看得有点无语了…但也能理解。一方面是柠檬的思绪太快了,太为他人着想还没好好整理清楚自己的情感就陷入了各种想象。另一方面阿直或许是带有一点点自卑的,尽管猜到柠檬可能是说谎也去他家等待着她,心里却还是会想或许对方根本不想见自己选择离开,但阿直会有这样的情绪也无可厚非。
或许这种无奈感也是来源于:第一次谈恋爱明明都会很珍惜对方,但往往第一段感情或许会因为对爱的理解不足而没有开花结果。更何况限于当事人的阅历,当时的阿直和柠檬只是初中生,所以这段分手的原因看似“离谱”、却又有其合理性。当从仿佛罩着朦胧薄纱的青春感情被赋予了一张清晰可感的面孔,从悬浮到现实的结局,自然也会给观众带来沉痛。
另外说说楼主也算是有一段相似的经历,初中时也是谈了自己的第一任女朋友。但对方是真的出轨啊,脚踏两条船在我和另一个男生之间换来换去。不过当时的我也有问题,对感情太过羞涩且表达爱的方式比较幼稚,看到的是虚幻的、并非真实的,对她死心塌地和她复合了十一次,直到初三她转学才断了联系。
后来从初三到高二,三年时光不时都会想到第一段感情,或反思、或伤感。直到很久很久才与这段感情和解。无疑,她的出轨当时对我来说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后来探望班主任还和我当时看我那状态以为我“吸du”了。不过后来嘛,就觉得也得感谢对方磨炼了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学会了很多事情吧,让我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去成长了。例如会反思当时自己的情感表达也有问题--不成熟的我无法满足她对恋爱的期待。所以也能理解对方的痛苦了。
总之,青春总是充满遗憾啊。等到未来如果我有孩子了,我不会反对他早恋,只是可能由于他阅历不足,如果遇到打击或许会像我一样很长一段时间萎靡不振。不过嘛,学习除了直接经验还有间接经验,我或许会调一个合适的时间,和他一起伴读费洛姆的《爱的艺术》。同样也向还没有读过本书的大家伙们推荐本书。可以在公众号搜索“在学术界谋生存”,这是李连江老师本人的公众号,置顶就有本书,李老师翻译的版本是我觉得读来最通畅,也是最符合英文原义的一版,真的非常非常好。


或许这种无奈感也是来源于:第一次谈恋爱明明都会很珍惜对方,但往往第一段感情或许会因为对爱的理解不足而没有开花结果。更何况限于当事人的阅历,当时的阿直和柠檬只是初中生,所以这段分手的原因看似“离谱”、却又有其合理性。当从仿佛罩着朦胧薄纱的青春感情被赋予了一张清晰可感的面孔,从悬浮到现实的结局,自然也会给观众带来沉痛。
另外说说楼主也算是有一段相似的经历,初中时也是谈了自己的第一任女朋友。但对方是真的出轨啊,脚踏两条船在我和另一个男生之间换来换去。不过当时的我也有问题,对感情太过羞涩且表达爱的方式比较幼稚,看到的是虚幻的、并非真实的,对她死心塌地和她复合了十一次,直到初三她转学才断了联系。
后来从初三到高二,三年时光不时都会想到第一段感情,或反思、或伤感。直到很久很久才与这段感情和解。无疑,她的出轨当时对我来说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后来探望班主任还和我当时看我那状态以为我“吸du”了。不过后来嘛,就觉得也得感谢对方磨炼了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学会了很多事情吧,让我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去成长了。例如会反思当时自己的情感表达也有问题--不成熟的我无法满足她对恋爱的期待。所以也能理解对方的痛苦了。
总之,青春总是充满遗憾啊。等到未来如果我有孩子了,我不会反对他早恋,只是可能由于他阅历不足,如果遇到打击或许会像我一样很长一段时间萎靡不振。不过嘛,学习除了直接经验还有间接经验,我或许会调一个合适的时间,和他一起伴读费洛姆的《爱的艺术》。同样也向还没有读过本书的大家伙们推荐本书。可以在公众号搜索“在学术界谋生存”,这是李连江老师本人的公众号,置顶就有本书,李老师翻译的版本是我觉得读来最通畅,也是最符合英文原义的一版,真的非常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