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網上看到什麼三國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著名的以弱勝強,至少勝方當時兵力方面是弱勢,然後雙方都是明星陣營,可是夷陵之戰就很有疑問了....
首先,做為攻方的劉備史料有明確記載兵力比陸遜還少:
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兵秭归,兵四万馀人。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孫權寫給曹丕的信也提到劉備的兵力只有四萬:
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再來就是雙方將領的質量,除了陸遜外孫吳方有徐盛、朱然、孫桓、潘璋、韓當、宋謙、駱統和步騭,這個絕對是當時孫吳的明星陣容。
那劉備方有黃權、馬良、吳班、陳式、張南、馮習和傅肜,很明顯蜀漢那邊的將領除了黃權在漢中之戰打出名氣來,其他都是二線甚至是三線將領,蜀漢的一線將領如李嚴、魏延、趙雲、吳懿和諸葛亮等通通沒參戰。
夷陵之戰詭異的地方就是明明陸遜是佔了地利和兵力的一方,還是被劉備二軍打得龜縮了半年之久,至少在放火之前我找不到什麼陸遜占上風的記載,更無言的是,雙方兵力加起來不到十萬的戰役可以被吹成三國三大戰役,吹石亭之戰雙方人數都比這還多
然後就是蜀漢夷陵之戰的損失被誇大化,劉備是敗了沒錯,損失了黃權和馬良也是事實,可是夷陵之戰表現最勇猛的吳班生還,北伐時期還跟魏延高翔一起大破司馬懿,陳式也生還,在北伐時期也有占地之功,劉備沒帶任何一線戰將也保存了蜀漢的戰力。
再來說劉備把蜀漢的兵力打光更是胡扯至極,劉備章武三年(223年)去世,諸葛亮在建興三年(225年)直接發動南中平定戰:
三年春,亮率衆南征,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劉備才去世兩年而已喔,諸葛亮打完南中還有國以富饒的記載
更不要提後面的第一次北伐蜀漢派的兵力還多於曹魏
首先,做為攻方的劉備史料有明確記載兵力比陸遜還少:
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兵秭归,兵四万馀人。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孫權寫給曹丕的信也提到劉備的兵力只有四萬:
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再來就是雙方將領的質量,除了陸遜外孫吳方有徐盛、朱然、孫桓、潘璋、韓當、宋謙、駱統和步騭,這個絕對是當時孫吳的明星陣容。
那劉備方有黃權、馬良、吳班、陳式、張南、馮習和傅肜,很明顯蜀漢那邊的將領除了黃權在漢中之戰打出名氣來,其他都是二線甚至是三線將領,蜀漢的一線將領如李嚴、魏延、趙雲、吳懿和諸葛亮等通通沒參戰。
夷陵之戰詭異的地方就是明明陸遜是佔了地利和兵力的一方,還是被劉備二軍打得龜縮了半年之久,至少在放火之前我找不到什麼陸遜占上風的記載,更無言的是,雙方兵力加起來不到十萬的戰役可以被吹成三國三大戰役,吹石亭之戰雙方人數都比這還多

然後就是蜀漢夷陵之戰的損失被誇大化,劉備是敗了沒錯,損失了黃權和馬良也是事實,可是夷陵之戰表現最勇猛的吳班生還,北伐時期還跟魏延高翔一起大破司馬懿,陳式也生還,在北伐時期也有占地之功,劉備沒帶任何一線戰將也保存了蜀漢的戰力。
再來說劉備把蜀漢的兵力打光更是胡扯至極,劉備章武三年(223年)去世,諸葛亮在建興三年(225年)直接發動南中平定戰:
三年春,亮率衆南征,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劉備才去世兩年而已喔,諸葛亮打完南中還有國以富饒的記載

更不要提後面的第一次北伐蜀漢派的兵力還多於曹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