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7,013,066贴子:99,089,013
  • 6回复贴,共1

透过表象看健康——内壮的外在征象内外俱有养,则恬愉自得而无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透过表象看健康——内壮的外在征象
内外俱有养,则恬愉自得而无耗损之患,故寿亦可以百数。
——明·张景岳《摄生篇·类经》
我们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各方面的指标没有问题,医生就会让你回家,认为你身体没事。但是你自己会感觉身体不舒服。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就不是健康态,是病态。
通过西医的标准,我们并不能判断出来到底是身体的哪里出了问题。但是通过中医的健康标准,我们就能知道是身体的哪里出现了病症。下面是从中医角度来定义的人体各个表面征象的健康标准,大家可对照进行健康自检。
皮肤——饱满、有光泽
皮肤、头发、身材,是现在美容界最关心的三个方面,也是能看到的身体最直观的外在表现。
皮肤的表现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望诊。望诊望的是气,我们通常说一个人的气色很好,说的就是皮肤的光泽度、透明度和色泽。身体好,皮肤就饱满,气血就充足,看着就有光泽。皮肤不好,脸色就会显得差一些。
小知识
望诊: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
大部分女性对皮肤都比较关注,有些人把皮肤打理得很干净,但是从远处看,皮肤却显得很脏,好像没洗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她的皮肤没洗干净,而是内在的气血不充实。气血不充实,人的脸色就会显得晦暗,远远看来就好像没有洗干净一样。中医把这叫做面色无华,就是指皮肤气血不好。
头发——黑、柔顺
中医认为头发健康有两个标准:
第一是柔顺。柔顺代表这个人的气血比较和顺。
第二个是颜色要黑。头发乌黑代表这个人的气血比较充足,肝肾得养。
符合了这两点,就表示这个人比较健康。
小知识
肝肾与头发的关系:头发是肝肾的晴雨表,中医说“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精耗损过度,就会导致白头;熬夜、喝酒损耗肝血,血不足,头发难获得所需营养,就容易脱落、掉发。
身材——符合遗传与体重标准
说到身材,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胖瘦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健康关键要看一个人的身材和身体的整体比例,还包括一些遗传因素。那么身体和体重的标准以什么来衡量最好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7 12:46回复
    以个人的感受衡量最好。有的人身体很胖,但是他的动作非常灵巧,这样的人健康就没有问题。有的人身体虽然瘦,但是他的动作非常笨拙,这样也是不健康的。所以说,只要自我感觉身轻体健,行动敏捷无碍,即是健康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感觉当中,特别是对身体的感觉。所以说中医对于人体的概念,大多数是通过自我感受来判定的,而不是单纯地通过指标。
    牙齿——光泽、细腻
    中医讲“齿为骨之余”,就是说人体的肾气通过牙齿表现出来。
    小知识
    中医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意思就是说,牙齿的功能与肾脏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肾中精气充足,则“齿健发黑”。所以牙齿松动、早脱,与肾虚有关,是肾虚的一种症状表现,治疗和预防都要从补肾入手。
    我们都知道牙齿如果洁白光泽坚硬、表面晶莹细腻的话,说明这个人肾气足,这也是长寿的一种表现。假如说一个人的牙齿枯黄,而且很早就出现问题的话,说明这个人肾气不足,代表这个人的能量、物质基础差。
    在古代,人们看孩子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长寿,有两个标准,第一个就是看头发;第二个就是看牙齿。这种判断标准在明、清代宫廷里比较常见。因为皇家在把江山传给后代的时候,首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继承人的身体一定要好。
    眼神——灵活、有定力
    眼神是一个人有无精神的外在表现。评判标准是看一个人的眼神是否有定力,是否专注、灵活。
    肾气虚的人的眼神是外散的,游离不定的。
    肝气虚的人的眼神容易发涩。
    现在有很多白领,尤其是IT行业的,很多人都用眼过度。用到后来眼睛就不好了,目光呆滞无神,实际上是把神都散开了。肝开窍于目,用眼太多把肝气给损伤了。
    只要是用眼过度,睡眠就不会太好,身体就容易累,这都是神气外散。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7 12:46
    回复
      2025-10-13 00:17: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听力——细听针声
      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好坏是判断身体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会有两种外在表现特别明显,就是眼花和耳聋。人如果健康的话,眼神是专注的,耳朵也可以听到很细小的声音。
      小知识
      肾开窍于耳:肾的经脉上络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脏精气的充养,肾的生理病理状况,可由耳反映出来。
      听力不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通过补充肾气的方法,就可以增强我们的听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在一个大会议室中,有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微细声音都可以听到。当练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肾气就充足起来了,身体就好了。
      呼吸——深长、丹田气
      我们每天都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呼吸。假如说一个人不呼吸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呼吸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非常重要。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停止了活动,呼吸和心跳是不会停止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呼吸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观察婴儿的呼吸,是用丹田,也就是小腹在呼吸的,好像他从鼻子里吸进气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丹田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过了12岁之后,按照道家的说法,阳气就开始破了。破一分阳气,呼吸线就短一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线会越来越短。人到中年之后,大多数的呼吸只能到胸,在胸口这块儿就沉不下去了。尤其是女性,过了40岁,大多数呼吸只能沉到胸口,这就说明气血不流畅了,不足了。这是在提示你,身体出问题了。
      到老年的时候,呼吸会越来越差,表现有两点,一是呼吸的声音比较粗重;二是呼吸的深度不够。如果有这两点,就说明身体已经开始走向衰败了。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会告诉大家,如何通过锻炼把呼吸线变长。呼吸线变长,人的寿命也会变长。
      而濒临死亡的人的呼吸,则是非常短促的。我以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送走过一些濒危的患者。这些患者到最后关头基本都是用喉头在呼吸,呼吸非常短促。这样的呼吸表明他身体的元气已经不足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吊着一口气”,随时都有可能停止呼吸,非常危险。
      声音——五音俱全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17 12:46
      回复
        声音——五音俱全、洪亮、宽阔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五音不全”,用来形容一个人唱歌容易走调,掌握不好谱子。
        实际上,在古代对于声音有一个恒定标准。“五音”所对应的就是“五脏”,“五脏”对应的是“五行”。“五音”是“宫、商、角、徵、羽”,对应的是“肝、心、脾、肺、肾”。好的医生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大概就能知道他的五音里哪一个音色不够,也就知道了对应的哪一个脏腑的气不足。
        小知识
        五音五脏相对:心—徵;肝—角;脾—宫;肺—商;肾—羽。
        有人在熬夜之后,第二天声音就沙哑、干瘪了,这是因为熬夜伤肾。
        人在生气的时候,声音就会变细。这时候“宫”音就不足,中焦的气就不足。
        还有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说话没有底气,感觉就是在胸口说,脏腑的气上不来。这说明什么呢?也是说明中焦的元气不足。
        所以,一听声音,我们就能把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听出来。
        筋骨、下肢、足底——柔软、温暖、气沉涌泉
        我们都知道“人老腿先老”,筋骨、足底和下肢这三者是连在一起的。“人老腿先老”中,“腿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什么呢?就是腿发硬、发冷。人在小的时候,筋骨都是特别柔软的,非常有韧性、弹性,摔到地上也不容易骨折。
        人老了之后,骨头就开始变硬了。这并不是说他骨头的硬度增加了,而是说他的筋骨不柔软了,所以很容易骨折,而且骨折之后不容易痊愈。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腿特别僵硬,下肢、脚底板开始变凉,这都是通过筋骨表现出来的身体不好的症状。
        通过锻炼身体,可以把腿上的筋变得柔软,脚永远保持温暖的状态,这就达到了气沉涌泉。我们看生活中的老年人,凡是从五六十岁足底开始发凉的人,大多数寿命都不长。凡是经常走路,腿脚很好、足底温暖的老年人,通常寿命都很长。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17 12:47
        回复
          心态——无杂念、开朗、常笑
          小孩在3岁以前,欲望没有特别重的时候,心态是开朗的。据美国医学家统计,3岁之前的儿童,1天平均笑170次,他活在一个比较欢畅的气氛当中。
          而成年人呢,1天平均只笑7次,这是国际上的标准。中国人可能笑得要更少一些。因为中国人习惯板着面孔,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比较严肃、庄重。
          既然知道了如此,我们就应该经常微笑,让气血降下来。人在笑的时候,太阳膀胱经就放松,一放松,气就往下沉。人只要绷着脸,气就往上走。所以,脸部肌肉僵硬的人,老年之后得脑卒中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40%。而开朗常笑的人,就比较容易长寿了。
          所以说,养生首先一点就是心态要端正,一切回归自然、平和,身体才能好。就像孟夫子曾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充达的。
          小知识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浩然之气”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17 12:47
          回复
            我今年36岁,过去4年严重邪淫,熬夜看黄手淫,4天一次,现在得了严重的神经症,失眠,心理障碍,全身无力,心理痛不欲生,猛然醒悟,现在已经戒了5个月了,年级大了恢复的好慢,各位以我为戒,远离邪淫,健康生活。我好绝望,失眠,焦虑,无力感困扰着我,我还能恢复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5-17 14:45
            回复
              加油加油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5-17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