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 滋养青春正当时——公安局长思政课以文化人润心田
五月芳菲季,书香满校园。5月11日,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迎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周口市川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川汇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成刚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朱成刚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公安卫士,32年从警路,他始终坚守一线,累计参与侦破各类案件数百起,摧毁有组织犯罪团伙二十余个。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并荣获首届“河南省十大忠诚卫士”等多项荣誉称号。

朱成刚从“修身”切入,结合《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入阐述修身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通过对比君子与常人在格局、境界、操守等方面的差异,讲述君子之孝、君子之耻、君子之争等内容,将抽象的传统文化理念转化为青年学子易懂的人生智慧。现场师生频频颔首,受益匪浅。

讲座中,朱成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成长相结合。他引用杜甫“剑外忽闻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济世情怀,讲述林觉民《与妻书》的家国大爱,引导同学们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强调:“学习不应只为高考分数,更要追求成为心系家国的时代新人。”这番话语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谈及信仰的力量时,朱成刚分享了自己从警生涯中的诸多经历——无论是在新疆时的艰苦环境,还是疫情防控中的逆行坚守,亦或是抗洪抢险时的日夜奋战,支撑他的正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坚定信仰。他强调,青年学子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写作提升问题,朱成刚从古人的写作智慧出发,提出写文章要做到借鉴吸收、真情实感、文风简洁、文哲融合。他以苏轼、辛弃疾的诗词为例,揭示写作技巧,鼓励同学们多读多背经典,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座最后,朱成刚寄语同学们,要做一个“明明德”的追光者、“亲亲民”的践行者、“止于至善”的攀登者,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不仅让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激发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朱局长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高二(2)班王家豪深有感触地说,“特别是对‘修身’理念的生动诠释,让我深刻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品格的塑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君子之道修身养性。”
高二(16)班苗圃则表示:“最打动我的是朱局长用从警生涯诠释的信仰力量。从边疆维稳到抢险救灾,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民警察的担当。这让我明白,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既要立鸿鹄之志,更要修高尚之德,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田亚楠 朱新福 文/图
编辑:朱新福
审核:朱东一
监制:王伟宏
声明:本平台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五月芳菲季,书香满校园。5月11日,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迎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周口市川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川汇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成刚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朱成刚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公安卫士,32年从警路,他始终坚守一线,累计参与侦破各类案件数百起,摧毁有组织犯罪团伙二十余个。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并荣获首届“河南省十大忠诚卫士”等多项荣誉称号。

朱成刚从“修身”切入,结合《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入阐述修身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通过对比君子与常人在格局、境界、操守等方面的差异,讲述君子之孝、君子之耻、君子之争等内容,将抽象的传统文化理念转化为青年学子易懂的人生智慧。现场师生频频颔首,受益匪浅。

讲座中,朱成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成长相结合。他引用杜甫“剑外忽闻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济世情怀,讲述林觉民《与妻书》的家国大爱,引导同学们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强调:“学习不应只为高考分数,更要追求成为心系家国的时代新人。”这番话语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谈及信仰的力量时,朱成刚分享了自己从警生涯中的诸多经历——无论是在新疆时的艰苦环境,还是疫情防控中的逆行坚守,亦或是抗洪抢险时的日夜奋战,支撑他的正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坚定信仰。他强调,青年学子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写作提升问题,朱成刚从古人的写作智慧出发,提出写文章要做到借鉴吸收、真情实感、文风简洁、文哲融合。他以苏轼、辛弃疾的诗词为例,揭示写作技巧,鼓励同学们多读多背经典,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座最后,朱成刚寄语同学们,要做一个“明明德”的追光者、“亲亲民”的践行者、“止于至善”的攀登者,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不仅让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激发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朱局长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高二(2)班王家豪深有感触地说,“特别是对‘修身’理念的生动诠释,让我深刻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品格的塑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君子之道修身养性。”
高二(16)班苗圃则表示:“最打动我的是朱局长用从警生涯诠释的信仰力量。从边疆维稳到抢险救灾,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民警察的担当。这让我明白,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既要立鸿鹄之志,更要修高尚之德,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田亚楠 朱新福 文/图
编辑:朱新福
审核:朱东一
监制:王伟宏
声明:本平台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