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原理吧 关注:4贴子:163
  • 0回复贴,共1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简单到不可思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简单到不可思议
——数学科普
近期,我多次对5月2日发布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行了解释。实际上,网上的文章已经无法查看到,这在预料之中。他们表现出的胆怯和对面子的执着,实际上揭示了他们的卑鄙、无能和无耻。然而,我在此深思熟虑,如何向世人清晰地阐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
我的文章是公开的,毫无私心,旨在追求科学的真理,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并为人类数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我不敢再有过多的奢望,只希望能够不受阻碍地将文章公之于众。
我们深知,在工业领域所谓的“新技术创新”产品实际上是罕见的。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发展依赖于“持续改进”。许多历史悠久的工业产品经历了十数年、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不断优化。因此,不要轻信所谓的全新设计产品。未经市场长期检验和持续改进的产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往往难以得到保证。
我们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达到了最简化的形式。最近,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我突然意识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其实并不复杂。当然,我预料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对此持反对态度,我的论文可能不会得到积极的反响。
无论如何,我将继续写作,继续发表。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坚持到底。
此次我们采用了一种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方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此举旨在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
第一步,证明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正整数空间”的概念。
看下图,

图中每一行均能代表所有正整数,只有确定了所使用的正整数空间,证明中才能应用该空间内的等差数列。否则,使用等差数列来表示正整数将是不确定的,这不符合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一些剽窃者试图规避这一概念,转而使用等差数列来表示奇数和偶数,或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对猜想,这无疑是严重的错误。
第二步,选取正整数空间的2N+A,A=1、2空间。
这一步至关重要。为何如此关键?因为正整数可以通过等差数列分解为无限多的空间,只有确定了这些空间,正整数才能以“唯一的等差数列组”形式来表示。这样一来,无论是奇数、偶数、素数还是合数,它们的位置都将固定下来,并且会对应一个特定的项数N。否则,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用无限多的等差数列形式来表示。
确定了空间后我们才可以做一个2N+A的表格,如下

务必重视序号项数N的重要性,我与传统数学家们在数论研究上的区别,正是在于引入了这个N的概念。
第三步,我们仔细研究2N+A空间表格里面的一些性质。
1)可以用两个一组等差数列2N+1和数列2N+2表示全部正整数;
2)数列2N+1是正整数中的全部奇数,包含除2以外的全部素数。
数列2N+2包含正整数中的全部偶数,其中2是素数,也是最小的偶数;
3)在这里1是单位,但是在不同的数学环境里它可以是素数,也可以是合数我不争论;
4)数列2N+2中的每一个偶数,都可以有一组首尾相加的数对。数量是这个偶数所在项数N的一半。比如,12=1+11=2+10=3+9=4+8=5+7=6+6。其中就有两个素数相加;
5)、选定“正整数空间”后,素数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它的出现不是概率随机的。所以素数与合数的变化规律,从开始到无穷都是遵守一个规律不会有突变;
6)随着偶数的增大,项数N的增加,素数在总体中所占比例降低,浓度降低,但是素数的总数是还是增多的;
7)偶数增大,素数两两相加不是没有或降低,而是增大的,仅仅是增加速度变慢。
第四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1)在数列2N+1中任意选取两个素数S′和S″,它们对应的项数分别为m和n。
2)它们的项数之和为 m+n=N,且这些项数均为固定值。
3)观察表格 N 对应的是一个偶数 O,从而构成了一个闭区间 [0, N]。
4)请注意,项数N总是由其前面项数两两首尾相加的结果构成。例如,当N=6时,0+6、1+5、2+4以及3+3均等于6,整个序列中的每一项都具有这样的特性。
5)因此,m+n=N 在闭区间[0,N] 内具有普遍性,位置变得不再固定。
对于任意偶数N,它都可以被表示为一对数m和n的和,其中m和n是项数。这样的表示方法将两个素数相加的固定位置问题转化为在整个区间内任意两个数相加的项数问题。换言之,两个素数相加等于偶数的规律适用于整个闭区间[0, N]。即使项数N趋向于无穷大,这一规律依然成立。
即, 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证毕。
您是否已经注意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之所以简单,主要归功于两个关键点:首先是“正整数空间概念的引入”;其次是必须对应一个由2N+A构成的表格,其中项数N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群小丑,卑鄙无耻下流,你们真没出息,不敢面对。而压制我的文章。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IP属地:河北1楼2025-05-14 09: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