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262贴子:354,561
  • 28回复贴,共1
求助

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该怎么去理解和实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试着读了一点传习录,灭人欲感觉就是察觉个人私欲,并试着摒弃它,存天理又该如何理解,又该怎么做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2 21:24回复
    存天理,去人欲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2 23:30
    收起回复
      2025-08-03 22:4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心只有一个
      1、存天理致良知时,私欲 等 自然就没有了。但致良知的修行,在实践中,有的得心应用,有的若存若无。
      2、如果你只是从 去私欲 处下手,也只是个去私欲。在做 去私欲 这个动作的时候,其它东西自然而然没了,包含天理良知。这不算修行。


      IP属地:江西4楼2025-05-16 10:05
      收起回复
        时常自省,想复杂了很难搞。先把良知认为对自己是良善的一个认知。致良知,遵循你的良知做事,对你个人而言是一种正向的循环,也就是说会越来越好。
        就拿吃饭来说,你正常一日三餐,也是天理。吃的太少了,对你身体不好。吃的太多了,对你身体还不好。只有刚刚好才是良善的认知。那你长期保持一日三餐,对你的身体不会造成危害。是一种正向循环,因为是维持你的生命。这不就是存天理,至于怎么做?对于这件事情来讲,你正常吃饭就行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23 12:09
        收起回复
          我的理解是正一分私欲,便存一分天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24 12:25
          收起回复
            天理即私欲,存天理,去人欲,我理解是存的是客观上良好的欲,本质是利己利他之心,去的是利己害他之意


            IP属地:湖南10楼2025-07-04 15:11
            回复
              私欲人人都有。不应该去摒弃它。
              而是应该去理解他,然后再克服它。
              Give me five。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7-06 21:04
              回复
                天理就是过而不及


                IP属地:湖北14楼2025-07-07 09:44
                回复
                  2025-08-03 22:43: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我觉得不用想的那么高深。当你觉得应当去做什么的时候,别急着做;当你觉得不应去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别做。就这么试试~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5-07-09 00:32
                  收起回复
                    天理就是良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真一切真,何为对何为错就要问自己内心了
                    实际上存天理去人欲就是一体两面,对治私欲的当下就是致良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7-13 17:48
                    回复
                      悟是体,致良知是用,没有悟道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致良知的,我们普通人能做到问心无愧其实就很牛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7-13 18:15
                      回复
                        能明察自己的私欲已经很不简单了,人们往往会把私欲和需求混为一谈。而且存天理去人欲是一件事,天理和人欲也是殊途同归,性或心的两种状态罢了。你说实践不妨说说你现在想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5-07-19 21:33
                        收起回复
                          抛开逻辑思维,用最直接的情感来面对世界。
                          也就是孔子说的以直报怨。还有我认为的,以直报德。


                          IP属地:广东27楼2025-08-02 21:26
                          回复
                            那你认为王阳明他是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吗?关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为什么后人都追捧他?因为知行合一其实在大部分人脑海里是懂一点的,但是无法具体去描述,而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所以人们找到了他们内心想法的解释。而且知行合一与大部分人的内心的知行合一是不谋而合的,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算是普通人为自己内心想法找的一个投射吧,知行合一这个概念可以被普通人粗俗的理解,所以自那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用他这一个知行合一的概念,去表达,去寻求认同,当一个人在公众场合,高空论调的谈论知行合一是其实他表面上是在借助知行合一的概念求得观众的认同,他在表演出自己有多出色的思想,而另一个人赞美这个人谈论知行合一的行为时另一个人其实也在侧面的表达他懂得这个概念他可以做到和刚才那个谈论知行合一的人思想一个高度,甚至和王阳明一个高度,现在我接触的每个人谈论王阳明都会提到他的龙场悟道,而我问起一些人是他们甚至以为农场是那种神龙的场地,不问之前,我以为他们真的了解一些王阳明,却没想到连龙场都不知道是什么龙场,我问他们为什么做不到知行合一?他们说他们没有龙场悟道,当我听到他们这样的回答,我不再与他们交流,因为我知道他们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人一样,只是用王阳明知行合一这种概念去标榜自己去表演,这就不得不提王阳明为什么出名的另一个原因了,因为龙场悟道听起来就很高大上,都在农场悟道了,如果不去理解,不去了解龙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合?普通人听到了自然会感觉这个人非常牛逼,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有些人甚至把龙场认为成神龙之地,如果他们后来知道了龙场是一个蛮夷极其荒芜的地段,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更加追捧王阳明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8-03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