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含义:指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系物、烷烃、酯类等)。
来源:主要来自汽车内饰材料(如塑料、皮革、胶黏剂、增塑剂)的挥发。
危害:影响车内空气质量,长期暴露可能危害健康(致癌、呼吸道疾病)。
雾化值(Fogging Value)
含义:材料在高温下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冷凝后形成的雾气(表现为挡风玻璃或内饰表面起雾)。
测试方法:通过加热材料(如120℃)收集冷凝物,测量其质量或透光率。
危害:影响驾驶视线安全,降低内饰美观度。

共同来源:VOC和雾化物质均来自材料中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物(如增塑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溶剂残留等)。
高温放大效应:
常温下VOC缓慢释放,但高温(如夏季暴晒)会加速挥发,导致VOC浓度升高,同时雾化值显著增加。
例:增塑剂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在高温下易挥发,既贡献VOC,又导致雾化值超标。
2. 差异点
检测目标不同:
VOC:关注常温下的挥发性及毒性(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特定化合物)。
雾化值:关注高温下挥发性物质的总量及冷凝后的物理表现(透光率或重量法)。
法规侧重点:
VOC:受《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等健康法规约束。
雾化值:受汽车主机厂技术标准限制(如大众PV 3920、通用GMW 3235)。

简单来说,VOC是指挥发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汽车内饰会散发出这些小分子,汽车厂商会制定标准,限制这些物质的挥发,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雾化值是指在加热后,面料上残留的物质百分比,也是一个限制挥发的标准。因为这些物质容易沾到玻璃上,影响驾驶视线。VOC标准包含雾化值,是一个大于雾化值的存在。降低VOC的方法是使用高分子量的增塑剂,如911P、TOTM、DIDP、DPHP增塑剂等。
以上,希望能解决你的困惑!了解更多产品,关注图片,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