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吧 关注:1,474,039贴子:7,710,374
  • 0回复贴,共1

【励志图文】合写“众”字:团结必胜,铁板长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统一战线不是妥协的艺术,而是力量的乘法;将一盘散沙的中国,锻造成铁板一块的抗敌长城;从抗战时小米加步枪到如今航母与北斗,变的是一代代人的奋斗,不变的是万众一心的基因!#团结
1937年8月,抗日烽火已燃遍华北,但国内仍存分歧:国民党内部分势力消极避战,地方军阀观望自保,民众救亡热情亟待凝聚。此背景下文章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直指核心问题——如何将一盘散沙的中国,锻造成铁板一块的抗敌长城。文章既是国共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石,更是全民抗战的动员宣言,为黑暗中的中国点亮了“团结必胜”的明灯。 值得一提的是此文发表于淞沪会战前夕,一个月后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印证了“动员一切力量”方针的实践伟力。
文中指出统一战线的“三大支柱”,第一方针锚定,全民抗战的终极目标:旗帜鲜明反对“亡国论”与“速胜论”,主张持久战与人民战争相结合,提出“抗日高于一切”的总原则;批判“片面抗战”(仅靠政府和军队)的局限性,强调“全面抗战”,必须发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阶层力量。第二纲领破局,十大救国行动指南:军事,改革军队制度,发展游击战争,武装人民参战;政治,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保障人民言论、集会自由;经济,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改善民生;教育,推行抗日爱国教育,培养民族气节;外交,联合反法西斯阵营,争取国际援助。十大纲领如同一把手术刀,直指当时中国的积弊,将“救亡”与“革新”融为一体。第三策略升华,统一战线的辩证法:既联合又斗争,团结国民党抗日,同时警惕其妥协倾向;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抗战胜利是阶段性目标,最终要走向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对于当代,团结的基因永不过时。其一国家统一的深层逻辑,强调“国内各民族团结一致”,今日“一国两制”、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从香港国安法落地到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印证了团结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其二人民战争的当代演绎,抗疫中的“全民防控”、扶贫中的“万企帮万村”、科技攻关中的“举国体制”,皆是新时代“动员一切力量”的生动实践。其三开放与自主的平衡术,抗战时“联合国际友人”与“坚持独立自主”并重,今日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坚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如北斗、5G),正是历史智慧的传承。最后危机应对的系统思维,十大纲领涵盖军事、经济、文化多维度,启示当代面对贸易战、科技封锁等挑战,须全局谋划、多措并举,避免“头痛医头”。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越是危难时刻,越能激发出众志成城的伟力。当今世界变局加速,从“芯片突围”到“碳中和”攻坚,从“一带一路”到“乡村振兴”,每一个战场都需要我们唤醒这份基因。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让团结的号角,永远响彻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如果你是1937年的青年,你会如何响应“十大纲领”,为自己写一封抗战家书?请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答案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0 14: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