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54,108贴子:2,317,551

个人对所有未来25年内(2050年前)载人登火规划嗤之以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对所有未来25年内(2050年前)载人登火规划嗤之以鼻
(载人)登月花10年时间用于前期规划、积累技术,再来10年逐步验证实施,这个我信。
国力允许的情况下,从立项起算,经过20年到30年总时间,完成实施,这个可信。
但(载人)登火想要2050年前完成我个人不信。
-
主要还不光光是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载人)星际远航不成熟。甚至是目前对(载人)星际远航的讨论也远远达不到严肃的程度。扯淡的居多。
-
现在不管国内国外,航天员在轨时间都是以6个月为安全期,这点时间还不够够跑一次火星单程。
目前各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中,就没有在搞太空模拟人工重力(离心仓)的。既然要抢着登火了(至少嘴巴上和PPT上已经开搞了),又没有工程化实施人工重力仓的行动,这太不严肃了。
失重环境下坚持6个月的航天员,下地后不管哪个国家,统统都是左边、右边各一个汉子从飞船里抬出来打包带回基地的。长时间身体处在失重条件下机能退化得如此恶劣。
而完成地火转移最慢9个月,快点的7、8个月。别指望25年内航天器化学推进会有超革命发展,啥么核动力、反物质推进、曲率引擎啥得都去坐小说迷的那一桌去,你硬拿出来讨论那就只能加深我的对此事态度不严肃的观点。
没有人工重力环境,这大半年下来,就算是载人载到了火星,落了火星表面。谁帮忙去把飞船里面的航天员抬出来????靠火星人么???
连走路都走不稳的航天员,登了火星,又能怎么样?既然不能下地,再派人类去登火意义何在?这不形成悖论了么。
-
然后就是该死的地火交会周期,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登火窗口,而且这26个月的等待后,发射窗口期就只有20多天!!登上火星的人类刚站住脚(假设人工重力问题解决,不需要火星人扶着出仓),必要要考虑马上、赶紧发射返航的问题。要不然只能等26个月以后再谈返航。这万一赶不上窗口,火星要留你26个月,你是准备啃石头还是啃扳手过活?不深思熟虑这个风险点,就大谈载人登火,岂不完全是儿戏?
这不是登月后的返航,地月距离总是那么点36万公里,地火距离天天都在变!!!一旦出了啥故障,发动机不能启动,窗口错过了就肯定是错过了,没得挽救。
不能用登月的返回条件去类比登火,登月从起飞后到返航就才一周,一周内所有设备的状态能维持住是有把握的,你登火返航时设备可是距离起飞已经9个月了,9个月啊!!你拿什么保证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所有设备状态始终是完美的?
-
返航的燃料问题怎么解决?是从地球发射时一开始准备好的?(我的天,那要发射多大质量的航天器)?还是到了火星,利用火星大气二氧化碳和地下水现造甲烷、氧气??(如果现场加工设备没问题,时间呢?赶得上返航窗口?)
-
-
-
在我这,所有的载人登火规划都是大扯淡,扯大蛋。
除非我能看到:
已经有具体实施的人造重力太空站运营了;
已经有具体的机器人登火并返回成功了;
太空农业大成,空间站口粮完全自给了。(这样就算返航失败,至少26个月的窗口封闭期里就不会有宇航员饿死-------如果这一条准备没有做,那载人登火就是儿戏,而不是个严肃的话题。)
等等
-
不然载人登火真得只能说是在扯淡。


IP属地:江苏1楼2025-05-10 14:44回复
    人一天只需要不到一公斤氧气和一公斤左右的食物,水能循环利用(其实氧气也可以,就是设备比较复杂,性价比不一定有直接消耗高),按每天三公斤消耗品算火星往返三年一个人只需要三吨多而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0 16:02
    收起回复
      2025-10-18 06:24: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工重力很简单,把火箭末级和飞船用绳子连一起转就行了。现在的空间站不搞是因为需要利用无重力环境。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10 16:08
      收起回复
        跟当年阿波罗计划一样的登火是完全可能的,长期保留人的运营不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10 17:15
        收起回复
          关于发动机长期储存,很多弹道导弹可以加注燃料后在发射井里储存十几年,卡西尼号从发射到入轨土星用了六年,现代通讯卫星寿命普遍在15年以上。三年的火星任务对于针对长期储存设计的毒发来说不过是毛毛雨,依然能有很高的可靠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10 17:34
          收起回复
            中国载人登火一定是核动力载具。核动力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的东西,核热或空间堆电推带来的盈余的速度增量既可以选择走更高能的转移轨道来显著压缩转移用时,也可以显著拓宽转移窗口。实际载人登火的飞船也不会有那种人造重力环。最终这些需要百吨以上LEO运力的多次发射,在轨建造。
            空间核动力的相关东西都是在做的,最终实现载人登火大概的确就是本世纪中叶。但距离现在那么久只是因为在它立项之前都不会是头等重要的事,所以稳步推进度。实际上可用的超重型火箭运力大概是目前对载人登火工程最重要的。
            前一阵有一个我记不清是以一院还是五院的立场做的方案,送达火星近地轨道六十几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10 17:40
            回复
              任何轨道状态下不能六个月内往返的都是宰人航天,期待一下聚变加电推的持续推进方案吧(月球现在还没重返,以现在的技术讨论载人登火是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10 18:50
              收起回复
                我认为先要把登月往来这一套像来去太空站一样往来多次摸索成熟之后,才会考虑登火星的问题


                IP属地:江苏8楼2025-05-10 22:09
                收起回复
                  2025-10-18 06:18: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国的话完全不成问题,先用火箭与飞船将航天员送到月球,再从月球发射场将航天员发射到火星,如果美国先搞的话那就需要造个相当于五个绑在一起的能源号(三个助推一个三级半芯级(还不一定回得来,可能还得需要用同样的火箭发射个接应飞船)这对于美国来说比科幻还要虚无缥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10 22:28
                  回复
                    机器人,粮食物资先发火,盖好基地后人再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10 23:07
                    回复
                      火星26个月等待时间?
                      你是来搞笑的吗?
                      只需要550d就行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5-11 03:20
                      回复
                        可以分段走,先把返回用的食物燃料运过去不和人用同一飞行器,这些年在火星的无人登陆实验很多,已经很成熟了,可以控制在一公里范围内,人类上去收集不难,食物自然是要特制,高能量食物不需要什么一公斤,氧气和水都是要循环处理也已经验证过了,至于骨质疏松,那就只能忍了,在火星上影响不大,回来复健比较够呛,但是不至于死亡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5-11 17:00
                        收起回复
                          目前的载人登火确实只是一纸空谈,科学和工程上的一大堆问题都还没方案去解决,而且以目前的技术进行载人登火,投资和风险都是巨大的,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拍着胸脯承诺2050年前能载人登火。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12 08:39
                          回复
                            怎么去不是关键,去了干嘛才是关键。为了登火而登火没有意义。如果火星上有值得开发的资源那是可行的,无人方案应该更适合,如果为了殖民就纯属炒作。想搞这套先开发撒哈拉吧,真不是走弯路,地球被糟蹋完了哪怕人类给自己整灭了那环境也比火星强多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12 12:31
                            回复
                              2025-10-18 06:12: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参考大航海时代,现阶段的技术只要能接受高失败风险把人送到火星上再送回来还是可以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12 15: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