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富士康现状
根据最新信息,深圳龙华富士康正经历显著衰退,表现为订单流失、产能萎缩和员工规模缩减,其代工霸主地位被比亚迪等本土企业取代。以下是具体现状分析:
1. 产能与订单断崖式下跌
龙华园区曾以每分钟下线350台iPhone的产能著称,如今生产线大量闲置,部分区域甚至"黑得像被掐了脖子的霓虹灯"。
苹果订单被大幅削减(如iPhone 17 Pro订单减少40%),导致设备撤离,现场工人描述撤离场景"像鬼子进村"。
对比之下,比亚迪同期代工业务增长210%,并吸纳了大量原富士康员工。
2. 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
中国政策转向扶持自主产业链(如2024年《智造升级白皮书》),地方政府优先为比亚迪等企业提供支持,富士康原有的免税、批地等优惠逐渐消失。
美国《芯片与代工回流法案》迫使苹果将30%产能转移出中国大陆,进一步削弱富士康的订单基础。
3. 员工与供应链流失
龙华园区工人数量锐减,高峰时120万大陆员工的"黄金宫殿"已不复存在。
供应链优势被本土企业取代,例如比亚迪能在3小时内获取周边零件,而富士康印度工厂因供应链问题导致生产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