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江畔木棉红吧 关注:89贴子:1,517
  • 0回复贴,共1

[清]张庆长《黎岐纪闻》全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黎岐纪闻序
若乃珠崖北道,崚嶒黎母之山,琼海南浮,窈冥嵎夷之谷。则有绳行悬度,危溪隔铜柱之标,儋耳穿胸,绝磴昧楼船之迹。而自朱庐内属,瘴雨全消,纹雉重飞,沧波不作。环瀛九县,深渐邹鲁之风,总角诸黎,尽革班兰之旧。爰有张星贵胄、燕国词人,泛博望之仙槎,访端明之故宅,种竹补棠而外,青川课农,问羊知马。而还篮舆行部钩舟花脚。听蛮语而略解陬隅,历绿坋身。过县门而遥看露紒,则有春泥滑滑,骈肩叱犊之人,溪水溅溅,结队射鱼之伴。藤梢补屋,生黎编白木之栏,葱管吹箫,游女踢青阳之曲。逡巡薄酒,占鸡骨以留宾,卤莽新婚,课牛蹄而娶妇。他若都梁艾纳,深岭五木之香,吉贝多罗,遍地三花之树。连翘翡翠,能言之鸟何多,合拱檀梨,勿翦之才绝少。参诸里俗,证以山经,良有裨于方言,更可当夫说部余也。乘桴客岁,频惊飓母之涛,仗节遐处,惧陨鲛人之泣。多君美绩,示我异书。荔子阴浓,展卷在七星岭畔,桄榔雨足,寄情向五指峰头。乾隆丙子清和门学弟刘星炜序
苗、瑶、黎种相类也。黎人则居琼山海岛中,其从来不可考矣。世传狗尾王之说,事虽近诞,而以其尻验之,似非无据者。其俗贱男贵女,有事则女为政。其衣粗麻不掩形,或以树皮为之。其居形如覆舟,编茅及藤以蔽外内。其配则以春夏之交口琴鼻箫交吹为合。其聘以牛。其将娶也,则妻家先以花纹刺女面以示终身不贰。其岁无宪书,不知甲子,按十二兽以推吉凶。其器用椰壳。其符信截竹缚藤,呼之立集。其占鸡骨。其丧用木凿心以为棺。其病宰牛告先,或鸣钲跳舞。其山有五指之秀。其香有伽南、沉水之奇。其木有花梨、桄榔、香楠、油楠、石梓、虎梓之异。其人忠信朴拙,浑然有太古之遗。其后黎人渐分生熟,熟黎纳税公家,生黎自食其力。然熟黎颇趋巧诈,生黎未剖天真。至外奸缘以为利,多方诱之,即生黎亦渐非其旧矣。余固熟闻黔苗风俗与外间异,而黎与瑶则未暇考。张君敬亭令定安,定安居琼中,黎人较多,他邑政事之暇,取黎人日用居处及婚姻丧祭一切琐细之事笔之于篇,历历如绘。昔柳河东守柳州,柳之山水记之以传。其《咏峒氓》诗云:“青绿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鹅毛御腊缝山刹,鸡骨占年拜水神。”殊方异俗,往往类此。此余读之而叙其异,以俟后之博雅君子有取焉。丹陵彭端淑乐齐氏题
黎岐纪闻
南皮张庆长敬亭著
琼属儋、万、崖三州,琼山、澄迈、定安、临高、乐会、陵水、昌化、感恩八县均有黎,惟定安属最多。按琼州一府,四面环海,沿海皆州县治,中为黎峒,而定安独居琼属之中,故属黎岐较多也。
语曰:文昌无黎。今考会同亦无之。盖会同由乐会分出,文昌无黎之语当在会同未分时也。
五指山据黎岐之中,其形五峰突出,中峰独大,形若手指,故名五指。其脉来自安南,海外第一形胜也。由五指而西而北,绵亘数百里,其最著者为黎母山。昔苏文忠居琼时有题黎母山诗,至今琼人士诵之。黎地多以峒名,峒内散处,各村并附一峒,明所属也。惟崖州曰村,陵水曰弓,其散处各村,并附一村、一弓亦如峒制。
黎之种旧无所考。或云黎母山有女自卵中诞生,适外来番男与之配,遂为黎种所自出,故名其山曰黎母。或云有女航海而来,入山中,与狗为配,生长子孙,名曰狗尾王,遂为黎祖,其子孙即以王为姓。故凡生黎皆王姓。至今黎人尾 闾皆有赘肉,是其证也。余历验之果然,亦甚奇,然说皆近诞,识者存而不论可也。黎分生熟两种。熟黎之类有三,黎岐、孝黎、黎鬃是也。生黎之内有六,花脚黎、大厂黎、小厂黎、岐黎、霞黎、生岐是也。向来黎图皆注花脚黎曰下脚黎,余询之黎人,非下脚也。其俗,男妇俱于足胫刺纹数行,故名花脚。图说殆沿土语之讹而误注之欤?
唐相李德裕贬崖州,其后有遗海外者,入居崖黎,遂为黎人。其一村皆李姓,颇与别黎殊,唐时旧衣冠尚有藏之者。
熟黎多纳官粮,然其中地颇荒阔,不可以弓丈计,唯岁纳粮若干而已。生黎则各食其土,不入版籍,止设有黎练、峒长之类统辖之。遇有事,峒长、黎练以竹箭唤,无不至者。其信而畏法如此。
黎头辖一峒者为总管,辖一村或数村者为哨官,大抵父死子代,世世相传,或有无子而妻代之及弟代之者,为众心所归而公立之也。凡小事听哨官处断,大事则投诸总管。总管不能处,始出而控告州县。近日多不听处断而出告者,缘外奸教唆其中渐生机智,亦风会然也。
生黎地不属官,亦各有主。间有典卖授受者,以竹片为券。盖黎内无文字,用竹批为三,计坵段价值,划纹其上,两家及中人各执之以为信,无敢欺者。近日狡黠辈颇纷纷以诈伪生争矣。
黎内多崇山峻岭,少平夷之地。然依山涧为田,脉厚而水便,所获较外间数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然外间人食之多生胀满,琼人所谓大头米即黎米也。
生黎不识耕种法,亦无外间农具,春耕时用群牛践地中,践成泥,撒种其上,即可有收。近时颇有学耕种法如外人者。
黎人不贮谷。收获后连禾穗贮之,陆续取悬之 上,用 烟熏透,日计所食之数,摘取舂食,颇以为便。黎中无墟市,从无鬻米者。贫人乏食,则有米者贷之不计息偿,不偿亦不深较。近日颇有奸贪之徒春借秋偿,倍息取利,心不古矣。
山岭多木棉树,妇女采实,取其棉用竹弓弹为绒,足纫手引以为线,染红黑等色,杂以山麻及外贩卖采绒织而为布,名曰吉贝。或擘山麻纫线织布,捣树皮汁染为皂色,以五色绒杂绣其上,名曰黎布,买者或用牛、或用盐,易而售诸市,海南人颇用之。织布法复。其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之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以双足踏圆木两旁,而伸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圆木而成。其亦自有匠心也。
黎人以牛之有无多寡计贫富,大抵有牛家即为殷实。有养至数十头及数百头者,黎内谓之大家当。
俗好铜锣,小者为钲,亦锣类也。有余家购而藏之,以为世珍。大抵旧藏者佳,新制不及。其值或抵一牛或数牛,或有抵数十牛者。则益宝贵之。藏铜锣多而佳者为大家,亦犹外间世家之有古玩也。
居室形似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或藤叶,随所便也。门倚脊而开,穴其旁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上居男妇,下畜鸡豚。熟黎屋内通用栏橱,笼寝处并在其上。生黎栏在后,前留空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炊煮,惟于栏上寝处。黎内有高栏低栏之名,以去地高下而名,无甚异也。
屋止一间,男女不异处,昼同饮食,夜并寝宿。黎妇多在外耕作,男夫看婴儿、养牲畜而已。遇有事,妇人主之。男不敢预也。
黎男貌紫黑,圆目直视,高颧骨。妇女面白而目长,不殊民妇。闻竟有绝色者。
男发结在前而束以圈,或银或铜,随贫富为之。阔半寸许。大视发之多少,名曰包鬃。额前饰以簪。唯黎岐无之,馀黎类然。岐黎则发结在中,贯以簪,前用薄银片掩之,亦名包鬃,制稍异于别黎。
富人头前多插银条为饰,或一条或二三条不等,似鸡尾形,故名鸡尾。
幼年人耳垂大环,或银或铜,亦随贫富为之,以为观也。未娶亲者多用之,成亲后则无。
熟黎上衣粗麻短衫。生黎用布一幅,穴其中,以首贯之,无袖,长不掩脐。黎岐下著犊鼻裈,馀黎并无下衣,仅以四五寸粗布二片,上宽下窄,蔽前后,名曰黎厂。或用布一片,通前后包之,名曰黎包。按图说,惟岐黎为然。然别黎亦闻有之。
大厂黎者,厂较别黎独大,故名。其制上窄下宽,有缕亦稍异于别黎。小厂黎制与大厂同,唯小不及半,故名小厂。
遇有吉凶事,其上衣如民人马褂,状或花或绿或青不等,四围嵌以绿色岩珠,熟黎则用红布,不绣花。
黎妇结发垂后,唯花脚黎、岐黎披发不结,小厂黎亦闻有之。耳垂大环,项围铜圈如项之长,或用绿色岩珠围数扎,亦如项长。其头上不用金银杂饰,唯以布帕绣五色花覆之,长及肩下,缀五色绒绳数十条,长尺馀,绳端系铜钱,名为头标,互击有声以为媚。图说谓黎岐为然,馀则无。然别黎中亦有覆布帕如黎岐者。
女将嫁,面上刺花纹,涅以靛。其花或直或曲,各随其俗。盖夫家以花样子之照样刺面上以为记,所以示有配而不二也。
妇上衣短衫,其制用布一幅,中开一长穴,后至背,前至胸,下各留五六寸许,不断,惟大厂黎长距。膝前后近下各绣一方幅,胸前浸以抹胸,或蓝或青。下衣如竹筒,用幅布对缝之,名曰黎桶。黎岐长不蔽膝,别黎并长至胫,唯大厂黎、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搥软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
器用椰壳,或刳木为之。炊煮热,以木勺就釜取食,或以手捻成团而食之,无外间碗箸。
生黎不知种植,无外间菜蔬各种,唯取山中野菜用之。遇有事,则用牛犬鸡豕等畜。亦不知烹宰法,取牲用箭射死,不去毛,不剖腹,燎以山柴,就佩刀剖食,颇有太古风。
黎内不记年月,无令节。有黎人来者,问其年岁若干,茫如也。然耕作收获,颇与四时节气不爽毫发云。
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意投合者,男女各渐进凑一处,即订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相订后各回家告知父母,男家始倩媒议婚,用牛为聘。或数头,或数十头,随贫富议之。
黎中无时宪,不知甲子,然婚姻必择吉日,其法按十二兽以手推算,所择日与外间选择家无不暗合,亦一奇也。或云虎猴牛黎人以为恶兽,避之则吉。此说恐未尽其巧弗传也。
吉日男家送绣花桶为礼,女家亲戚凡年幼未婚者竞送钗带等物,亲送女至夫家,夫家幼女小儿伴新妇眠二十余日,俟造屋毕,斯成亲同居焉。
其女家送亲者至,则入屋饮酒,并无礼仪。夫家宰牛猪等畜盛待之。饮食毕,临回各送一物以为谢,男送箭,女送红绒,名曰压手。
女嫁之日,亲属送至外,痛哭而别,女亦痛哭如亲属。盖海南俗类,然黎尤尚焉。
黎女多外出野合,其父母亦不禁止。刺面为妇,则终身无二。尝问之黎人,其俗以既婚即不容有私,有则群黎立杀之,故无敢犯者。
妇丧夫,黎人谓之鬼婆,无复敢娶。凡外间人入娶黎婆者皆此类也。
父母丧,用木凿空中心以为棺,埋地内,上不起坟。葬后亦不复志。其处祭扫礼仪蔑如也。
亲丧,衣服如常时,止用白布一条围头上,父母三年,伯叔期年,其贫而无赖者不行。
遇有病,辄宰牛告祖先,或于屋,或于野,随所便也。不设位。病不知医,尚跳鬼。数十人为群,击鼓鸣钲,跳舞号呼。或取雄鸡红色者,割之见血,用以祈祷,谓之割鸡。海南风俗多类此。
有不祥之妇,撞即得促疾,可立死,名为带生魂病。觉用鸡卵悬屋上,念之,一人在旁呼其名曰“是必撞某耶?”非是者,鸡卵不动,是则旋转不已。念既应,急用酒肉遥告之,病即解。黎人以为神效云。
崖陵之间有禁婆,能隐伤人,其术窃取人发,缚绣针上,诵咒语,垂入水际,能使鱼来吞入,吞之则其人痛不可当。受害家知之,逼令救解,仍诵咒语,使鱼吐出发针,可立解。或有刺入树内者,其术一也。
以鸡腿骨占人心良歹,名为插鸡簪。其法于两人对食时取腿骨剥去肉,于有孔处用竹簪刺入,照亮处验其体全与否,可识来人之心是否良善。其秘巧,外闲人不知也。
起室用鸡卵占,念于黄昏时,将鸡卵置十字路口,次早取而煮熟,开念之,视其黄之偏处以定向。
深山多恶兽,能伤人。黎人每出门必带弓箭、佩小刀,所以为防也。其弓屈木为把,剖藤为弦,箭用竹为之,铁镞无羽。弓短而劲,箭利而准,小刀连靶尺许,用木挖空贮之。
黎岐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其获较纲罟尤捷云。
有石之最细润者,黎人谓之石精,大如枣栗,五色皆有之。黎中珍而藏之以为宝,谓可镇家。猎者藏诸身边,获禽兽独多。有大如拳者另为一种,用水磨之以食犬,则有力而能追逐,山兽可以捷获。石即产于黎内,幸者无心辄得之,否则寻之不能一遇也。
有草药,合饭内,犬食之亦健而有力,其功与石精无异。猎者辄采而用之。其草名不传与外人知也。
黎水盛涨时,势涌流急,最苦难渡。黎人往来山际,多用大葫芦带身间,至溪流涨处,双手抱之,浮水而过,亦有于山中取竹,束作一捆,藉其浮势夹挈而渡者,不可谓非智矣。头目有事传呼,截竹缚藤以次相传,谓之传箭。群黎见而超赴,若奉符信,无敢后者。
黎性鸷悍,一语不合辄持弓矢标枪相向,势不可当,有妇人从中间之,立解。
黎人类自食其力,从无为买卖生理者。然黎中所有外贩卖绒线盐布等物人而易之,亦通功易事之遗也。
以稻米作酒,谓之黎酒,味甚淡,见外间太和烧酒尤好之。近日惠潮人杂处其中,多以沽酒为业,任其赊取,不知数秋后计算,以米偿之,虽欺之亦不觉也。
黎茶粗而苦涩,饮之可以消积食去胀,满陈者尤佳,大抵味近普洱茶,而功用亦同之。
惠潮人入黎者多于坡地种烟,黎人颇用之。妇女尤酷好,无不食者。椰榔虽琼产,黎内第间有其树不以为利也。
黎产唯藤之利为大,外客出租资于山中起寮,雇黎仔采取之,出而运诸海口,通行各省,取值辄数倍其本焉。沉水香俗人以为海南宝,牛角沉最上,细花次之,粗花又次之。其成片者唯浑屯,形类帽者为帽头,虫蚀而有嵌空者为虫口,象形取义,各不同也。又有一种日飞香,如牛触飞大练飞苦瓜飞麻雀飞等类,其形各殊,命名亦异。然飞香内亦有牛角沉、细花、粗花之类,未可即论。大抵各香以沉水、不沉水分贵贱。其不沉水者,或以作器具,或为药香,或为炉香,随所用也。最下者为黄苏,海南人以之烧岁不足贵矣。
香之出也,有神。黎中人往往于山内偶遇,用草缚其树以为记,急取斧斤砍之,及回至其处,则草移别树,而原香不可复得矣。故余作沉香诗有“往往已得而失之”之句云。
能采香者谓之香仔,外客以银米安其家,雇入山中。犯雾露,触恶兽,辄经旬累月于其中,而偶一得之,不幸者虽历久而无获也。
上伽南即油苏之老而沉水者也。色有黑白鸭头绿等类,以手指按之,而粘置屋中,香芬之气逼人。其未沉者以油之多寡分贵贱,至沉水则为伽南,所值不赀。虽数年未或一遇也。入火而有羊臊味者为真。
鸡骨香亦沉水而色异,香客以做沉香售之,颇难辨。然用火烧之,则味辣而多烟气,须细认,不然鲜有不受其欺者矣。
花梨木色红紫而花细,较别地产者为佳。然近日黎人狡浍,以年办贡木恐致贻累,见花梨颇伐之,故老者渐少焉。
楠木有香楠、油楠、石梓、虎梓等类,或以作寿板,或作器具。石梓入土中可百余年不朽,海南人尤贵之,然他处颇不行。
万年青坚重青黑色,其成格可作寿板者数百年不朽,然深山之重数十年或一遇,不易得也。
鸡心凰眼等木出昌化黎峒,以作杯盘笔筒等物颇有别致,鸡心木或以作朝珠,亦可观。乙亥冬,有黎练自黎中出,带有木一条,其纹生成似云头,形空心,作笔筒有天然之趣。出定安水满峒,黎人名为龙头花木。近日纷纷争购之矣。
桄榔作轿杠,为宣紫色,而花细者佳。或云老则色紫,余询之黎人,不然。此木本有黄紫色两种,非紫色者尽佳也。
总管木红紫色,中间有黑斑,可避恶兽诸毒,故名总管。黎人每于身间带之,遇中兽毒,研末敷之即消,亦可消疮肿毒。近来颇多贵之者。
黎峒多大蛇,性最淫,妇人遇之,辄为所伤。然见穿山藤则伏而不敢动,故黎妇出门带藤条防之。穿山藤亦黎产也。
黎岐纪闻跋
黎岐远处海外,地狭人寡,猥琐不足道。故自古莫有为之记者。陈资斋《海国闻见录》所载寥寥数言,仁和沈麟洲《杂纪》稍详而尚多遗漏。客岁友人姚子英三携示兹帙,较为赅备,因舍彼取此。辛亥季春震泽杨复吉识


IP属地:海南1楼2025-05-08 19: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