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与“民”
肖凌
"人"与"民"是有所区别的。上古的时候,前者指的是"自由人",而后者指的是"奴隶"。后来,这两个字逐渐合而为一,变作了"人民"。到了近现代,"人民"这个词的份量日益加重,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与"民"的迥异含义被人们所提起的已经不多了。但是,"人"与"民"这两个字义的独立性即便是在现在,也仍然是存在的,有些地方仍然必须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字,而且要各就各位,不得僭越。比如时下流行的所谓的"电影人"、"画人"、"音乐人"等,若把这里的"人"换作"民"则就非常别扭;同样,若把"移民"、"烟民"、"股民"等中的"民"换成"人"也会贻笑大方。这里面,既有群体与个体概念之别,又有特定人群与普通人群概念之异
========================================
关于春秋典籍中的"人"与"民"
黄瑞云
《论语》中的"人"专指统治阶级 即奴隶主,"民"专指被统治阶级即奴隶, 人'民,是指春秋时期相互对立的两个阶级.
==================================================
"人"与"民" 本来是对立的
吕俐敏
在春秋之前,"人"和"民" 是对立的概念.
从构词上看,民居,民宅,民夫,民户,小民,草民,贫民,贱民,乱民等等.
人杰,人才,人瑞,能人,善人,官人,贵人,大人,这些词义的不平衡就能够看出二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置与发展方向.
历史上的国人暴动,这个国人并不是普通的民众,其中暴动的国人就是指贵族们.统治者又把人的内部分为了君子与小人,小人也是人的范畴.
人和民的界限混淆,应该是进入战国之后,人的地位下降为庶民,民也在社会变迁中获得土地,成为独立生产者. 人与民也就经常连用了.
=========================================================
道德经中"人"与"民"的区别
郭宗林
在古代,人和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受过教育的称"人",没受过教育的称"民"
统治者称"人",一般老百姓称"民"
后来,人和民的区别渐渐模糊了
直到唐朝,因为避讳消除了,但人和民也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使人和使民]
统治者治理国家,一方面要"使民",也就是管理百姓; 一方面要"使人",也就是考核官员. 而且,使人与使民的方法是不同的.
==============================================================
慧眼《论语》(9)先秦时“人”和“民”的含义不同
“学而篇”第五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这里的“人”和“民”是分开使用的,他们有什么区别吗?人,广义地讲是指所有的人,狭义上指的是士大夫阶层。这一章的“人”特指官员。在先秦时期,“人”和“民”是有区别的,“人”是指士大夫阶层的官员,“民”是指百姓。
节用而爱人。一国之君,虽然富有一国财,但是也不可以奢侈。虽然贵居士大夫之上,更应该谦和虚心,不可以骄慢,对待属下要有一颗“爱人之心”。而一个铺张浪费之人,是不会体贴下属的,所以“节用”,即节约用度,是“爱人”的基础。也就是说,一国之君爱护自己的臣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你是否是一个节俭之人。的确,一个奢华无比、暴殄天物的国君,完全不会体谅百姓的疾苦,更谈不上什么爱心了。这里用“爱人”而不用“爱民”,是说一国之君很难直接接触生活在最底层的“民”。因为孔子所在社会礼崩乐坏,社会风气崇尚名利,富贵者鲜有人“节用”,官民之间完全是一种盘剥关系,这种来自国君的自上而下的“爱”也只能是空谈。历史上,凡是出现盛世,其国君都是敬事守信之人,其行为都是节用爱人的。“节用而爱人”意思是说:减省日常生活的用度,就会建立起与大臣们的爱护关系。
民,在《说文》中,意思是“众萌也”,也就是众人萌萌无知的样子。其本义是指奴隶,引申为百姓。 古代根据职业将“民”分为四种,即:士、农、工、商。《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记载:“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但有人认为这个次序并无隐含社会高低之义。在《荀子•王制篇》亦有“农士工商”的排列。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日知录》曾说:“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於管子。”指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最先将订下“士农工商”的次序,一直沿用至今。《管子》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意思是说,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使民以时。使,管理。民,百姓。以,顺应,按照。时,天时。使民,就是管理老百姓。作为一国之君如何考虑你所管理的老百姓呢?那就是“以时”。“使民以时”的意思是说:管理百姓方面要顺应天时,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的确如此,治理国家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作为老百姓他们的要求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能安逸地生活。
==================================================================
“人民”这个词里的“人”和“民”到底是什么关系?
曲卫国
”“人”和“民”也是个联合词组,但实际上“人”和“民”还是不同的。“人”的概念大于“民”,两个词好像是上下义关系。“民”过去常指一个特殊的不享受政治权力的人群,即被统治的庶人。所以根据上下义的包容关系,是民一定是人,而是人不一定是民,为官的可以斥责说,“你这个刁民;”为民的对官不满却只能说“你这个坏人。”据此,人和民的上下义关系是很明确的。人所拥有的属性自然大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