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观察到一种现象,部分xyn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RT)仅数百天后,便匆匆计划或接受性别重置手术(SRS)。对此,我个人认为,在如此短的准备期后即进行手术,其长远意义和潜在益处,或许值得更深入地商榷。
首先,从宏观层面考量,当前全球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部分地区意识形态呈现向保守化转变的趋势,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遭遇新的挑战,同时失业人口比例亦在攀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重大的个人决策,尤其是在财务和人生规划方面,都应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SRS作为一项涉及巨大身心投入、财务支出且可能“透支未来”的决定,在当前背景下更需三思而后行。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现有SRS术式的固有局限性。理想的SRS效果追求在外观、结构、感觉、功能及术后健康舒适度五个维度上都达到令人满意的、接近天生女性生理状态的水平。
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也难以确保每一次手术都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理想状态。医疗行为本身存在固有的不确定性,医生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乃至手术对象的个体体质差异,都可能导致术后效果未如预期。例如:
结构与功能性问题: 采用皮瓣等方式进行的阴道成形术后,可能出现阴道狭窄、萎缩、闭锁或脱垂,以及阴道或外阴撕裂。若考虑到激素治疗本身可能导致原有生殖器官萎缩,那么在手术中为追求阴道深度而对组织进行牵拉,此类萎缩现象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完全避免。
严重并发症: 包括但不限于肠道-阴道瘘、尿道-阴道瘘、因尿道截断或移位导致的尿道狭窄、阴唇或阴蒂组织坏死、神经损伤导致的感知度下降或完全丧失。
持续性问题: 术后可能面临持续性出血、异常肉芽组织增生,或其他迁延不愈的红肿、炎症等症状。
再者,术后康复与护理阶段对时间和资源的投入亦相当可观。通常情况下,每日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通模”和精心的清洁护理。这不仅要求个人拥有高度的自律性和持久的耐心,更需要一个私密、独立的休养空间,这些都意味着不可忽视的经济支出。
此外,若HRT的周期不足便仓促进行手术,可能会诱发显著的心理波动,例如抑郁情绪的出现或加剧。由于术后雄激素水平在短时间内骤降,身体可能产生剧烈的应激反应,加之术后恢复期的生理疼痛,易使人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悔意,直至身体逐渐适应这种双低的内分泌新环境。令人担忧的是,观察到一些速通党在术后仅依赖极低剂量的雌激素进行补充。事实上,相较于术前,术后身体为了维持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稳定,对适量且稳定的外源性雌激素的依赖性可能更高。否则,个体极有可能经历类似顺性别女性更年期的诸多不适症状,如情绪烦躁易怒、阵发性潮热、心绪不宁等。
身份与法律文件的变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难题。由于学籍、学历、户籍等各类证件的修改流程可能异常繁琐,部分大龄天残党可能会选择在术后保留其法定的男性身份,成为事实上的“持男性证件生活,但生理结构已改变”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接受SRS的初衷和意义。她们在工作和部分社交场合仍需以男性身份示人,尽管其跨性别身份往往是周围人心中不言自明的秘密,但这可能使她们既无法享受到作为女性在某些社会情境下可能获得的便利,反而可能需要承受来自部分男性同事或社会人士的不理解、疏远甚至嘲笑。
即便个体非常幸运地规避了上述诸多风险——例如拥有绝佳的个人体质、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渥——就业问题依然是一大潜在挑战。如果术前已经就业,手术及漫长的恢复期所造成的职业空窗期,往往会导致后续求职过程更为艰难。尤其在国内当前的招聘环境中,这样一段“空窗期”,加之可能的未婚未育状态,往往会被HR视为显著的负面信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术前相比,术后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显著减少。
婚恋关系方面,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认知误区。有些跨性别女性可能因为暂时获得了一些男性的青睐,便天真地以为接受SRS能使这段关系更为稳固长久。然而,现实中部分追求者可能并非出于真挚的爱意,而是对其在特定生理阶段的特征抱有好奇或某种迷恋。一旦手术完成,这种基于特殊吸引力的关系基础可能随之瓦解。对于跨性别拉拉而言,即使完成了生理层面的转变,社会对她们原先性别角色的某些固有期待可能依然存在,甚至因为身份的独特性而面临新的、未曾预料的压力,导致生活整体负担不减反增。
如果你有过性别认同上的问题,你大概率遭遇过一些相当痛苦的事情,通过把焦点转移到性别认同这一点上来逃避现实的苦涩,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srs可能会让你的现状变得更差,我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尽早让你明白这一点。
声明: 以上所述,均为基于个人观察与独立思考的阶段性总结与感悟,不代表对整个跨性别群体或其所有个体行为选择持有任何预设立场或进行价值评判。此文旨在从一个侧面提供一个审慎思考的视角,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首先,从宏观层面考量,当前全球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部分地区意识形态呈现向保守化转变的趋势,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遭遇新的挑战,同时失业人口比例亦在攀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重大的个人决策,尤其是在财务和人生规划方面,都应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SRS作为一项涉及巨大身心投入、财务支出且可能“透支未来”的决定,在当前背景下更需三思而后行。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现有SRS术式的固有局限性。理想的SRS效果追求在外观、结构、感觉、功能及术后健康舒适度五个维度上都达到令人满意的、接近天生女性生理状态的水平。
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也难以确保每一次手术都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理想状态。医疗行为本身存在固有的不确定性,医生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乃至手术对象的个体体质差异,都可能导致术后效果未如预期。例如:
结构与功能性问题: 采用皮瓣等方式进行的阴道成形术后,可能出现阴道狭窄、萎缩、闭锁或脱垂,以及阴道或外阴撕裂。若考虑到激素治疗本身可能导致原有生殖器官萎缩,那么在手术中为追求阴道深度而对组织进行牵拉,此类萎缩现象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完全避免。
严重并发症: 包括但不限于肠道-阴道瘘、尿道-阴道瘘、因尿道截断或移位导致的尿道狭窄、阴唇或阴蒂组织坏死、神经损伤导致的感知度下降或完全丧失。
持续性问题: 术后可能面临持续性出血、异常肉芽组织增生,或其他迁延不愈的红肿、炎症等症状。
再者,术后康复与护理阶段对时间和资源的投入亦相当可观。通常情况下,每日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通模”和精心的清洁护理。这不仅要求个人拥有高度的自律性和持久的耐心,更需要一个私密、独立的休养空间,这些都意味着不可忽视的经济支出。
此外,若HRT的周期不足便仓促进行手术,可能会诱发显著的心理波动,例如抑郁情绪的出现或加剧。由于术后雄激素水平在短时间内骤降,身体可能产生剧烈的应激反应,加之术后恢复期的生理疼痛,易使人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悔意,直至身体逐渐适应这种双低的内分泌新环境。令人担忧的是,观察到一些速通党在术后仅依赖极低剂量的雌激素进行补充。事实上,相较于术前,术后身体为了维持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稳定,对适量且稳定的外源性雌激素的依赖性可能更高。否则,个体极有可能经历类似顺性别女性更年期的诸多不适症状,如情绪烦躁易怒、阵发性潮热、心绪不宁等。
身份与法律文件的变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难题。由于学籍、学历、户籍等各类证件的修改流程可能异常繁琐,部分大龄天残党可能会选择在术后保留其法定的男性身份,成为事实上的“持男性证件生活,但生理结构已改变”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接受SRS的初衷和意义。她们在工作和部分社交场合仍需以男性身份示人,尽管其跨性别身份往往是周围人心中不言自明的秘密,但这可能使她们既无法享受到作为女性在某些社会情境下可能获得的便利,反而可能需要承受来自部分男性同事或社会人士的不理解、疏远甚至嘲笑。
即便个体非常幸运地规避了上述诸多风险——例如拥有绝佳的个人体质、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渥——就业问题依然是一大潜在挑战。如果术前已经就业,手术及漫长的恢复期所造成的职业空窗期,往往会导致后续求职过程更为艰难。尤其在国内当前的招聘环境中,这样一段“空窗期”,加之可能的未婚未育状态,往往会被HR视为显著的负面信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术前相比,术后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显著减少。
婚恋关系方面,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认知误区。有些跨性别女性可能因为暂时获得了一些男性的青睐,便天真地以为接受SRS能使这段关系更为稳固长久。然而,现实中部分追求者可能并非出于真挚的爱意,而是对其在特定生理阶段的特征抱有好奇或某种迷恋。一旦手术完成,这种基于特殊吸引力的关系基础可能随之瓦解。对于跨性别拉拉而言,即使完成了生理层面的转变,社会对她们原先性别角色的某些固有期待可能依然存在,甚至因为身份的独特性而面临新的、未曾预料的压力,导致生活整体负担不减反增。
如果你有过性别认同上的问题,你大概率遭遇过一些相当痛苦的事情,通过把焦点转移到性别认同这一点上来逃避现实的苦涩,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srs可能会让你的现状变得更差,我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尽早让你明白这一点。
声明: 以上所述,均为基于个人观察与独立思考的阶段性总结与感悟,不代表对整个跨性别群体或其所有个体行为选择持有任何预设立场或进行价值评判。此文旨在从一个侧面提供一个审慎思考的视角,供大家参考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