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首夺斯诺克世锦赛本来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但总有人挑起事端。赵心童在克鲁斯堡拿下冠军对于真正的台球迷来说是非常爽的一天,因为这是中国斯诺克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和05年丁俊辉首夺世界排名赛冠军的意义一样重要,2005年中国公开赛丁俊晖夺冠被定义为中国斯诺克元年,这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已经载入史册,这一点没有人能够抹杀。但某些人依然嘴犟,继续玩着拉一踩一的低劣把戏带节奏误导很多新粉丝。或者你不懂得“元年”这种定义,可以去参考历史上对“元年”这两个字使用的场合,以及去翻一下当时英伦三岛对于丁主任夺冠的修饰词和定义就懂了,这种待遇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享受。
我们说回斯诺克或者说台球,扼要地说这项运动20世纪仅仅风靡于英伦三岛或者前英殖民地的几个国家,80-90年代上古时期的球王们还没来得及秀够,紧接着75三杰横空出世集体上线,他们在2000年前直接把斯诺克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记得90年代初那几年,我们大概五十来户人家的村子居然有三家经营台球,在自己房子里弄个球桌就营业,大人2毛钱一局,大人没人玩的时候小孩五分一局。看大人们带赌球的对抗过程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刺激的。而此后我国也经历了从90年代初路边全是中8台球案子到2000年前后台球房难觅的由盛转衰的过程。
紧接着第一个打击来了,02年前后世台联开始限制和计划完全禁止烟草广告,这直接导致这项运动的资金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无论是排名赛奖金、单杆147的14.7万英镑巨额满分奖励,还是排名赛数量急剧下滑。等到05-06赛季完全禁止球员和赛事赞助商完全杜绝烟草广告的时候,排名赛仅剩下6站。。是的,你没看错,可能一年下来2个月才有一站排名赛。而此时丁俊辉夺冠后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激活了世台联的思考模式,他们开始在亚洲,准确地说是东南亚推广斯诺克,泰国成为首选地,因为当时的台球氛围确实泰国更合适。所以斯诺克世界杯比赛交给泰国举办,但是因为没有本土明星球手撑场子,很快这个实验就失败了。这一期间排名赛的数量基本就是6-8个,波澜不惊。

而05年首夺排名赛后到2015年这十年间,丁俊晖夺得十一项排名赛冠军加一个大师赛冠军。世台联确认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后决定把世界杯放到了中国,尝试破冰扩大斯诺克在远东的影响力。中国组合夺冠进一步刺激了国内斯诺克的气氛逐渐火爆,越来越多的球员走出国门去英伦长期生活旅居训练比赛,同时也刺激了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市场。与之相匹配的就是中国企业和生产斯诺克相关设备的企业大幅度赞助或者组织赛事提升自己知名度,所以在斯诺克世界杯落地中国的次年,排名赛数量增长到19,增加的9个排名赛有四个来自中国。2020-2023赛季,排名赛场次有所下降,这正好是因为3-5站比赛因为我国的防疫管控而被迫取消,一些非常牛逼的国际赛事类似汇丰赛高尔夫世锦赛也因为疫情管控从2020年后就停办至今。
这里作为斯诺克球迷和台球球迷,我必须要表达自己的立场,丁俊辉之于中国台球乃至于世界台球运动的推广意义是非凡的,尽管有些人不遗余力地一直黑丁俊晖,但我要说的是从他对这项运动推广的贡献看是现象级别存在的人物,后来者的影响几乎不可能超越他。你们回头去看13-14赛季他拿下12个排名赛冠军中的五个冠军,类似于现在20个排名赛中的拿下10个冠军的这种能力,当时确实超一流的存在。有人会说,他一年打不了几场比赛,能够专心准备。。别忘了,当时的丁俊晖的影响力决定了他一年的商业比赛和活动可以说是所有斯诺克球员中最多的,因为中国这个消费市场太庞大,连续夺冠的效应太冲击市场。这一期间,丁主任广告接到手软,这就是为啥人们总喷丁主任吃光了斯诺克在中国发展红利的原因。
毫不掩饰,作为一名斯诺克球迷,我个人倾向于丁主任第一个夺得世锦赛冠军,成就他的大满贯和完美的职业生涯,这就是作为年轻人固有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们想看到中国斯诺克神童有始有终,19岁外卡横空出世多冠,攻陷克鲁斯堡成就美名青史留名。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在丁主任黄金时期刚好碰上了人才辈出的鼎盛期,且不说75三杰的统治力,萝卜和大魔王以及墨菲等人都是处于非常强势的爆发期。有些人总否认或者试图抹杀丁主任对于中国斯诺克的贡献,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为什么赵心童夺冠了,非要跟丁俊晖比较?这如果是本能的反应,是不是侧面验证了即便没能拿世锦赛冠军,丁主任的影响力强到所有人都会把超越他作为目标,而言必提及丁俊晖本身就证明了他的地位。这就好比火箭拿了世锦赛冠军,他的粉丝会把他和卡特去对比吗,会把他和詹米科普去比较吗,会把他和马奎尔去对比吗?当然不会,只会把他和王者亨得利去对比。
不得不说赵心童是一个非凡的球员,虽然走了几年弯路,无论是主观主动或者是被动,一旦牵涉了打假球,这就好比旁观别人吃一坨屎一样恶心。在肯定他励志经历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年轻的球员们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成为年轻人们优质的偶像。类似颜炳涛,康芒大地这种垃圾货色,基本不会入流的。所以有些新粉丝,尤其是新晋冠军粉,别给赵心童招黑和捧杀了,他已经28岁了,三个排名赛冠军,其中一个头衔还可能涉嫌打假球的。别说对标火箭,对比丁主任28岁的11个排名赛加一个大师赛冠军,还是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现在每年有将近20场排名赛的机会下,他需要拿出更有统治力的表现才能实现超越。
最后让我们期待赵心童未来十年有非常精彩的发挥夺得更多的排名赛冠军,就像20年前年轻的我们期待19岁的丁主任成就大满贯一样。更期待中国军团百花齐放,让中国的斯诺克球迷们爽翻天。
我们说回斯诺克或者说台球,扼要地说这项运动20世纪仅仅风靡于英伦三岛或者前英殖民地的几个国家,80-90年代上古时期的球王们还没来得及秀够,紧接着75三杰横空出世集体上线,他们在2000年前直接把斯诺克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记得90年代初那几年,我们大概五十来户人家的村子居然有三家经营台球,在自己房子里弄个球桌就营业,大人2毛钱一局,大人没人玩的时候小孩五分一局。看大人们带赌球的对抗过程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刺激的。而此后我国也经历了从90年代初路边全是中8台球案子到2000年前后台球房难觅的由盛转衰的过程。
紧接着第一个打击来了,02年前后世台联开始限制和计划完全禁止烟草广告,这直接导致这项运动的资金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无论是排名赛奖金、单杆147的14.7万英镑巨额满分奖励,还是排名赛数量急剧下滑。等到05-06赛季完全禁止球员和赛事赞助商完全杜绝烟草广告的时候,排名赛仅剩下6站。。是的,你没看错,可能一年下来2个月才有一站排名赛。而此时丁俊辉夺冠后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激活了世台联的思考模式,他们开始在亚洲,准确地说是东南亚推广斯诺克,泰国成为首选地,因为当时的台球氛围确实泰国更合适。所以斯诺克世界杯比赛交给泰国举办,但是因为没有本土明星球手撑场子,很快这个实验就失败了。这一期间排名赛的数量基本就是6-8个,波澜不惊。

而05年首夺排名赛后到2015年这十年间,丁俊晖夺得十一项排名赛冠军加一个大师赛冠军。世台联确认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后决定把世界杯放到了中国,尝试破冰扩大斯诺克在远东的影响力。中国组合夺冠进一步刺激了国内斯诺克的气氛逐渐火爆,越来越多的球员走出国门去英伦长期生活旅居训练比赛,同时也刺激了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市场。与之相匹配的就是中国企业和生产斯诺克相关设备的企业大幅度赞助或者组织赛事提升自己知名度,所以在斯诺克世界杯落地中国的次年,排名赛数量增长到19,增加的9个排名赛有四个来自中国。2020-2023赛季,排名赛场次有所下降,这正好是因为3-5站比赛因为我国的防疫管控而被迫取消,一些非常牛逼的国际赛事类似汇丰赛高尔夫世锦赛也因为疫情管控从2020年后就停办至今。
这里作为斯诺克球迷和台球球迷,我必须要表达自己的立场,丁俊辉之于中国台球乃至于世界台球运动的推广意义是非凡的,尽管有些人不遗余力地一直黑丁俊晖,但我要说的是从他对这项运动推广的贡献看是现象级别存在的人物,后来者的影响几乎不可能超越他。你们回头去看13-14赛季他拿下12个排名赛冠军中的五个冠军,类似于现在20个排名赛中的拿下10个冠军的这种能力,当时确实超一流的存在。有人会说,他一年打不了几场比赛,能够专心准备。。别忘了,当时的丁俊晖的影响力决定了他一年的商业比赛和活动可以说是所有斯诺克球员中最多的,因为中国这个消费市场太庞大,连续夺冠的效应太冲击市场。这一期间,丁主任广告接到手软,这就是为啥人们总喷丁主任吃光了斯诺克在中国发展红利的原因。
毫不掩饰,作为一名斯诺克球迷,我个人倾向于丁主任第一个夺得世锦赛冠军,成就他的大满贯和完美的职业生涯,这就是作为年轻人固有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们想看到中国斯诺克神童有始有终,19岁外卡横空出世多冠,攻陷克鲁斯堡成就美名青史留名。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在丁主任黄金时期刚好碰上了人才辈出的鼎盛期,且不说75三杰的统治力,萝卜和大魔王以及墨菲等人都是处于非常强势的爆发期。有些人总否认或者试图抹杀丁主任对于中国斯诺克的贡献,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为什么赵心童夺冠了,非要跟丁俊晖比较?这如果是本能的反应,是不是侧面验证了即便没能拿世锦赛冠军,丁主任的影响力强到所有人都会把超越他作为目标,而言必提及丁俊晖本身就证明了他的地位。这就好比火箭拿了世锦赛冠军,他的粉丝会把他和卡特去对比吗,会把他和詹米科普去比较吗,会把他和马奎尔去对比吗?当然不会,只会把他和王者亨得利去对比。
不得不说赵心童是一个非凡的球员,虽然走了几年弯路,无论是主观主动或者是被动,一旦牵涉了打假球,这就好比旁观别人吃一坨屎一样恶心。在肯定他励志经历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年轻的球员们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成为年轻人们优质的偶像。类似颜炳涛,康芒大地这种垃圾货色,基本不会入流的。所以有些新粉丝,尤其是新晋冠军粉,别给赵心童招黑和捧杀了,他已经28岁了,三个排名赛冠军,其中一个头衔还可能涉嫌打假球的。别说对标火箭,对比丁主任28岁的11个排名赛加一个大师赛冠军,还是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现在每年有将近20场排名赛的机会下,他需要拿出更有统治力的表现才能实现超越。
最后让我们期待赵心童未来十年有非常精彩的发挥夺得更多的排名赛冠军,就像20年前年轻的我们期待19岁的丁主任成就大满贯一样。更期待中国军团百花齐放,让中国的斯诺克球迷们爽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