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知乎吧 关注:86,532贴子:1,526,410

回复:“倒反天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凡学过一点点测验史呢?它洋跌都公认的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5-05-06 23:00
回复
    他大凡找到脑子去查一下瑞克·辛格这个人就得不出这种结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5-07 00:23
    回复
      2025-11-20 09:30: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毕竟才建国200多年,能把举孝廉玩明白就不错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5-07 00:30
      回复
        没有wegame的后果就是4+4董小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5-07 10:04
        收起回复
          越古越强是吧,举孝廉这一块就是要强过科举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5-05-07 11:00
          回复
            教育本质是私有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5-07 12:04
            回复
              殖🐶见过很多,但是提到🇺🇸教育分数差不多,要靠培训班推荐信强度择优录取的时候,没见过一个殖🐶不装瞎,这套东西搁国内能骂成啥样都不敢想,亡国都算轻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5-07 12:20
              收起回复
                因为老美的学校要赚钱的呀,真公平选举了哪来的校董爆金币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5-07 13:13
                回复
                  2025-11-20 09:24: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美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要明显好于中国的,这个我亲身经历的。
                  但他的录取确实没中国公平,我很多同学有更好的offer,却因为经济问题来我们学校。
                  这套体系有利有弊,教育质量高的代价就是贵而且录取不公平,否则我也没机会来这念书….
                  不可能有教育体系是完美的,哪来又便宜又公平质量又高的,干脆许愿得了。只能做好平衡与取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5-05-07 14:15
                  收起回复
                    唉,每次谈到这个问题,基本上就能看见两种人,一种仇恨高考所以愿意无条件崇拜美国的制度,一种仇恨美国所以愿意无条件支持现在的高考制度。如果有人说“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本来就不会考虑所谓的平等”就会被前者无条件喷,如果有人说“高考怎么能算一个公平的制度”就会被后者无条件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5-07 16:58
                    收起回复
                      不评论国内的情况。这个回答里针对美国的描述是驴头不对马嘴的,类似于清朝人拿儒家伦理去理解美国独立。从一开始理解的基础就是错误的。
                      他提到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根据美国普通法传统,“个人自由为默认状态,政府权力须有依据”,私立大学想怎么招生拥有很高的自主权——除去宪法十四修正案及其带来的反种族歧视法律外,没有多少限制。那么高昂的学费,校友圈,乃至特权小圈子也自然是他们的自由权利(没有法律禁止)。他们的名声是由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校友圈子,乃至特权圈子带来的,而不是靠“公平教育”。当然,现实中也要考虑具体的因素,名声,公众形象,联邦反歧视法律(但此类法律基本立足十四修正案,主要关注种族问题)。特别是这些私校或多或少也收联邦补助,因此特别受1964民权法案限制。
                      如果想知道在美国,完全不受联邦/州补助的纯私立学校可以无法无天到什么程度,可以查关键词segregation academies了解。在1954布朗案后,这些学校维护种族隔离制度长达二十甚至三十年。
                      在这种广泛的自由下,“教育机会公平(在阶级含义上,而非种族含义上)”只是私立高等教育的可选项,不是必选项,私立高等教育也没有义务去考虑,联邦或州政府也没有多少权力来要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5-05-07 17:29
                      收起回复
                        不就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有啥,你告诉我推荐信还有什么别的玩意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5-05-07 17:32
                        回复
                          在这个案子里,bakke,一个白人,两次申请加州大学的医学院被拒绝。该学校项目预留了16个位置给少数族裔。bakke在申请被拒的两次中,他的分数,也就是大学GPA 和考试分数都比这16个少数族裔里的部分人高。因此他起诉学校,认为学校这一政策构成基于种族的歧视,违反1964民权法案及宪法十四修正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5-05-07 18:04
                          回复
                            最高法院最后裁决,种族可以作为招生评估中的一个因素”,但不能设置固定名额。也就是说,大学可以为了追求校园多样性而考虑种族因素,但不能使用排他性配额。(注意此判例已经在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v. Harvard/UNC,2023中被完全推翻)。
                            美国黑人社区一直批评这一判例。理由是1,标准化的考试成绩,如sat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论据是,在配额时期入学的黑人学生,即使标准考试成绩偏低,毕业率跟其他学生比也是一样的(有数据支撑)。2,白人学生家境较好,标准化成绩也偏高,这样子实质上构成了对黑人学生的挤出。
                            在这里,美国社会实质上认为标准化的sat助长了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注意到这点与我国普遍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是恰恰相反的!
                            正如我想说的,两国历史上极度的不同不仅决定了教育体系的不同,在“教育公平”上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够简单说谁的更好。谨慎地学习和借鉴才是合理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5-05-07 18:13
                            回复
                              2025-11-20 09:18: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外一个可以论证我观点(两国教育体系因为历史和文化因素差异过大,不可直接比较)的论点:许多痛恨高考不公平的人的关注点,莫过于不同地区配额的不同。好大学给予北京考生的名额占当地考生的比例较山河四省明显高出很多。所以想进同一层次的大学,北京考生需要爬到的百分比要比山河四省考生低不少。
                              但是跟他们想象中的美国就没有这种问题不一样……
                              在美国,如果一个学校选择建立基于“州籍”或“地区”的配额制度,在美国目前是合法的!并不构成违宪或违反联邦反歧视法律!这是因为和种族不同,“州籍”或“地理位置”不是受“严格审查”(Strict Scrutiny,美国在Korematsu v. United States (1944)案里确立了种族问题要严格审查的判例)的保护类别。
                              而且实际上:美国公立大学,绝绝大多数都是州立的,所以都会优先录取本州的学生。如加州大学系统对加州居民提供更多名额和更低学费;弗吉尼亚大学通常将66%以上的本科名额保留给弗吉尼亚居民。这是各州政府希望“回报纳税人”的正当目标,因此广泛合法并受政策支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5-05-07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