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我做过的最大的非运载型亚音速飞机了,用途是建造一个深空通信节点,由于信号最终要传到地面,所以干脆就把卫星放在地面上。
这个卫星有30个高增益天线,可以把信号放大根号30倍,也就是大约5.5倍,起飞重量255吨,载油75吨,最大航程3500公里,巡航速度800公里,不过没有关系,它有完整的采矿系统,可以自己加油。
严格来说,水上卫星是给RSS设计的,因为飞机是它的载具,成本很低,而要运载30个高增益天线以及结构和燃料引擎的卫星,不装RO起飞重量至少3000吨,而且轨道上dv未必够用,但是如果用飞机运载,只需要在地心的连线上弄上两艘,就可以全宇宙覆盖信号,而不用考虑修正轨道,一劳永逸。
飞机用的是亚音速布局,目的是降低翼载,好在水面上起飞,同时翼载也不宜太低,因为它一般在海面和平原上飞,有5公里的飞行高度足够。目前飞机的翼载是每单位2.5吨,可以在5000米高度定速巡航,如果想高一些翼载弄2吨,低一些就3吨。
其实在RSS里面用高速船更安全,低阻力设计开个每秒60-70米随随便便,我记得RSS的海是可以采矿,而且老的版本里面可以一边航行一边采。但是为什么放弃呢?其实时间并不是主要问题,问题在于海上航行不能随时存档,要先停下来很不方便,而不存档又怕bug退出,让进度消失,如果能增加海上航行可以存档,再次读取速度归0但是位置不变就好了。










这个卫星有30个高增益天线,可以把信号放大根号30倍,也就是大约5.5倍,起飞重量255吨,载油75吨,最大航程3500公里,巡航速度800公里,不过没有关系,它有完整的采矿系统,可以自己加油。
严格来说,水上卫星是给RSS设计的,因为飞机是它的载具,成本很低,而要运载30个高增益天线以及结构和燃料引擎的卫星,不装RO起飞重量至少3000吨,而且轨道上dv未必够用,但是如果用飞机运载,只需要在地心的连线上弄上两艘,就可以全宇宙覆盖信号,而不用考虑修正轨道,一劳永逸。
飞机用的是亚音速布局,目的是降低翼载,好在水面上起飞,同时翼载也不宜太低,因为它一般在海面和平原上飞,有5公里的飞行高度足够。目前飞机的翼载是每单位2.5吨,可以在5000米高度定速巡航,如果想高一些翼载弄2吨,低一些就3吨。
其实在RSS里面用高速船更安全,低阻力设计开个每秒60-70米随随便便,我记得RSS的海是可以采矿,而且老的版本里面可以一边航行一边采。但是为什么放弃呢?其实时间并不是主要问题,问题在于海上航行不能随时存档,要先停下来很不方便,而不存档又怕bug退出,让进度消失,如果能增加海上航行可以存档,再次读取速度归0但是位置不变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