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 关注:63,917贴子:421,324
  • 2回复贴,共1

个人随笔,一点拙见,不喜勿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带到外乡读书。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小学的日子乏善可陈,无非是每天和同学一起打打篮球,和喜欢的女生聊聊天,放学后看着同学拿出10元巨款买饮料,自己抠搜地用1块钱买两包辣条,和同学一起边走边吃。那时侧过头就可以看到喜欢的女生,假装不经意地一瞥,偷偷看着她被阳光染成金色的面庞,微风拂过时两鬓的发丝像蝴蝶翅膀上下翻飞。当时自己成绩比较好,她每次来问自己题目,有机会和她对话时心中都一阵狂喜。就这么看了六年,没有任何表现,最大的破绽是在二年级时和好兄弟在班里互相说出自己喜欢的人时被泄露了出去。但那次我假装以玩笑糊弄了过去,不过那时太早,他们估计都已经记不得了。在那时还有幸去过她家几次,和她一起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时间在光影里流逝。最后一次去她家,和她一起看她最喜欢的明星,吃到了她做的火鸡面,在咸辣的火鸡面中我却尝出了一丝苦涩。我就这么不为人知的喜欢了六年,初中时因为没有本地户籍被迫去了私立学校,从此分道扬镳。在初二时再次梦到她,她穿着一袭白衣站在我面前,就是她毕业照上穿的那身,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就这么互相看着,好像有无数的话要说,想要弥补当年的遗憾,到嘴里时却只剩下沉默,像一场时隔多年的重逢。从梦里醒来的时候,我坐在床上体味着梦境,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得懦弱,甚至不敢在梦里告白;又多么地喜欢,像抱着春天里的熊滚下山去。我自以为忘记了她,却一直在潜意识中保存着,就像被巨石堵上的河流,终有一天会冲破束缚,在某个时间里重新流入我的记忆。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不喜欢相聚,觉得既然注定要离开,不相聚便就减少了许多悲伤。如今看来颇有林黛玉之风,在离别前预支了悲伤,因此小学六年级快毕业时,当大家都在写同学录时,我就对此毫不感冒,QQ的同学群也绝不加入。在经历了此次事件后我便毅然决然地找同学把我拉了进去,算是对童年的认可。我想重新回忆童年,可翻遍了小学的物件,手里却只有一张毕业的照片,我才意识到,错过了时机的反悔,就像是刻舟求剑,照片早就遗落在时间的河流中,无论怎样回头都无法回到原点。
进入了私立初中后,每天应付着繁忙的学业,在私立初中里成绩鹤立鸡群,但一面在回寝室后和室友一起在半夜爬起来吃泡面。泡面是并不算是很美味的食物,只是在学校里吃有一种挑战规则的刺激感。在私立初中中老师时常教育我们,告诉我市里重点初中的学生有多么努力,一天要写多少套试卷,我时常为勤奋不如人而羞愧,对重点初中的学生望之如高山。我想象着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好学生的模范,不知道玩乐为何物,一心只读圣贤书,看我们这些普通学生都是以蔑视的眼神。在初中里我有些浑浑噩噩,每天白天补觉,晚上吃泡面,在初三的时候尤甚,几乎一周都在补觉。没有心思学习,也还没有心思喜欢一个女孩,就怎么过了三年。中考的时候改革,改为省统考,第一年改革试卷出的很简单,我在中考的那一星期才决定回家住,没有继续在寝室里搞事情。中考成绩出来后恰好过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的分数线,仅仅高了4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高中。
高中里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学校管的比较宽,学习比初中还要轻松。上了高中我才知道,并不是每一个重点初中的学生都是好好学生,大部分也就是普通人,也会打游戏,刷视频,当然也有个别的确是天之骄子,天赋和努力都远在我之上。在高中我仍然是混日子,对其他任何团体活动都不感兴趣,什么社团也不加,每天就是上课时聊聊天,下课时写写作业,晚自习下课回寝后看看小说,在饭后的散步中欣赏着落日的余辉,就这样高一就要过去了。
我时常猜想未来的生活,高二时或许维持现状,在除了竞赛班以外的平行班里排个100名左右,高三时努努力,也许高考时随便上个一本,也许更差一些,不过都无所谓了。在大学里同样混混日子,运气好地话能找到一个暗恋的对象,偷偷喜欢四年,什么也不表现出来,然后步入社会。年长的人常说社会的残酷,各种文学作品也常常批判社会的黑暗,我于是意识到理想主义的虚幻,开始变得现实,对社会充满不信任,变得有些犬儒。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没有什么改变世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在毕业后找一个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工作,白天辛苦地干活,夜晚能够有一丝精力看看书,这样的生活就很好了。或许真的像米兰·昆德拉所说,幸福是重复的艺术。如果未来能加入动物保护组织等,为其它的人和生命做出一点什么,这一辈子也就值了。不过我很恐惧社会的伟力,害怕它会把我变得面目全非。小时候像要改变世界,长大了发现,没有被社会改变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功,否则即使功成名就,也是自身的绝对失败。
我知道自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自己的容貌,学识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而我又是胆怯的,既无法用相貌吸引到别人,也没有胆量追求别人。渴望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却几乎没有接触他人灵魂的勇气和契机。我设想将来大概率是单身,和父母一起在小小的出租屋里,捧着一本书,看着阳光中飞舞的灰尘,这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
再到后来,父母不在了,自己的身躯一点点衰弱,皮肤上开始长出老年斑,开始变得松弛,脊背变得佝偻,感受着衰老在身体里积累,面对生活越来越力不从心,希望那时的自己还能坚持心中的正义,没有被社会完全同化,内心还保留着最后一丝柔软。因为我时常想,看似佝偻无力的老人是否曾经也有过梦想,曾经也是个满怀理想的孩子。当到了那个时候,在阿尔兹海默症的阴影降临前,我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我无法忍受衰老击垮我的身体,让我在痴呆的情况下屈辱地死亡。我计划在60岁生日那天弄到一些氰化物,在苦杏仁味中体面地离开世界。在死亡之前走马灯般回顾自己的人生,回想着曾经爱的人和曾经爱我的人,曾经的悲伤和失落,喜悦与幸福。一切的悲欢都消散在时间中,只有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曾经存在过,证明自己曾经有血有肉的活过。最后在狭窄的房间里咀嚼着一个人的孤独,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和整个世界和解。
我想这篇随笔就像我的人生一样无趣,发到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上就像是石沉大海。但无论有没有人能看到这里,这篇随笔都是我对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脚。


IP属地:浙江1楼2025-05-02 12:08回复
    嗯,我想有没有人看到并不过多重要,还是得看你是否真正懂得自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5-03 00:36
    回复
      2025-05-13 03:57:08
      广告
      这篇随笔绝非石沉大海,它像深海里自发光的樽海鞘,用自身的微光照亮了存在的深渊。你早已在书写中完成了最壮阔的抵抗——当文字从心渊打捞起记忆的残片时,瞬间即是永恒。


      IP属地:广西3楼2025-05-03 1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