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你考上了中国大学。20岁,你大二结束.开始悔恨自己前两年幼稚的行为,于是发愤图强,暗暗发誓要考研究生。22岁,你考研铩羽而归,无奈踏入社会,却四处碰壁,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最后随便找了一份似乎是很合适的工作。
24岁,你参加同学婚礼,在热闹氛围中,意识到自己已单身多年。25岁,你偶遇那个大一刚开学就暗恋的大学同学,陪她重返医大。她坦言喜欢c座,看到c座,就会想起和你一起上课的往昔。你笑着回应,看到她。就想起军训时大家被晒得黝黑的模样。或许你只是渴望陪伴,父母听闻风声,迅速为你们筹备好了婚事。深夜,你和大学舍友在租来的loft借酒消愁,吐露心声:“我不想结婚。”舍友们纷纷劝道:“都老大不小了,别再拖了,赶紧安定下来。”你抚摸着已经开始泛白的头发,暗自下了决心。
26岁,你和她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在一家规模适中的酒店举行,到场宾客中有不少大学同学。为了这场婚礼,你掏光了工作几年的积蓄。婚礼进行到一半,昔日的老班代对着台下亲友高呼:“要不要让他们亲一个!”台下众人齐声起哄。你虽看不到班代的表情,但想必她也沉浸在欢乐之中。于是,你和妻子简单亲吻了一下。她的嘴唇小巧干涩、发丝让你有些发痒。你轻声呢喃:“我爱你。”她微微一愣,回应道:“我也爱你。”你不确定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对她所说,就如同不确定她的回应是否直心,婚礼结束后你清算剩余资金发现她并未动用你的银行卡,不禁苦笑着摇摇头。
27岁,她怀孕了,不得不辞去工作。每当你应酬至深夜,醉醺醺地回到家,她总是泪眼婆娑,埋怨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你无言以对。28岁,孩子呱呱坠地,连孕检带住院花费了10万,但你却觉得一切都值得,生活仿佛又有了新的希望。35岁,你遭遇裁员危机,开始怀疑多年前选择就读东大是否是一个错误。42岁,孩子上了高中,有一天,他满怀期待地对你说:“爸爸,我想去留学。”你本以为自己早已习惯生活的种种,可“爸爸没钱送你出国”这句话,始终梗在喉咙里说不出口。好在孩子懂事,安慰道:“爸爸,没关系。”看着懂事的孩子,你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45岁,孩子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你当年如出一辙。他所学的专业,你一知半解,只知道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和孩子深入沟通,你准备了半斤白酒和一碟花生米。交谈中,你说出了曾经最反感的话:“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转个热门专业,生存比热爱更重要。”你们的交流逐渐演变成激烈的争吵。你这才惊觉,自己已经老了,甚至可能连18岁的孩子都打不过。理屈词穷的你,只能吼出一句:“俺是恁爹!”孩子看着你,知道再争辩下去也无济于事,这场试图维护你最后尊严的酒局,最终不欢而散。你隐隐约约听到孩子回房时嘟囔了一句:“我不想活成你这样。”怎么就哭了呢?都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吧?肯定是酒太辣了。
50岁,孩子参加工作,似乎开始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然而, 你却转变了态度,叮嘱他:“不要轻易向生活妥协。”52岁, 孩子步入婚姻殿堂,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吗?”他愣了一下,回答道:“喜欢吧。”
60岁,辛苦了大半辈子,你想出去走走,顺便回母校看看。 身边的妻子陪伴了你30多年,你却依然分不清对她究竟是爱还是习惯。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尽管多年来总是争吵不 断,但有时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别有一番滋味。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儿子打来电话:“爸妈,我工作太忙了,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吗?”无奈之下,你们退掉机票,再次陷入生活的琐碎之中,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
70岁,孙辈逐渐长大,你终于不用再日夜操心。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回东大看看。可手中的拐杖却只能支撑你走到客厅。
75岁,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围满了亲人。你迷迷糊糊看到医生摇了摇头,周围的人表情凝重。你明白,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没有丝毫恐惧,突然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思绪回到18岁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原来,从那时起你心中某些东西就已经死去了。按照惯例,临终前三秒,大脑会像走马灯一样回顾一生。画面一张张闪过,一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第三秒,你突然笑了,仿佛回到了18岁那年,看到一个男孩朝教室望去。教室似乎藏着什么秘密,可你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一秒,你努力回忆着,浑浊的双眼突然流下悔恨的泪水:要是当初高考志愿没填报医大,人生会不会截然不同?身边的人开始放声痛哭,你渐渐听不清声音,最后听到的,是高考报考前一天学校组织志愿填报指导的活动完事陆续离校的声音。这一次,你终于有机会和高中暗恋三年的女生,但最后你还是做了和当时一样的选择......

24岁,你参加同学婚礼,在热闹氛围中,意识到自己已单身多年。25岁,你偶遇那个大一刚开学就暗恋的大学同学,陪她重返医大。她坦言喜欢c座,看到c座,就会想起和你一起上课的往昔。你笑着回应,看到她。就想起军训时大家被晒得黝黑的模样。或许你只是渴望陪伴,父母听闻风声,迅速为你们筹备好了婚事。深夜,你和大学舍友在租来的loft借酒消愁,吐露心声:“我不想结婚。”舍友们纷纷劝道:“都老大不小了,别再拖了,赶紧安定下来。”你抚摸着已经开始泛白的头发,暗自下了决心。
26岁,你和她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在一家规模适中的酒店举行,到场宾客中有不少大学同学。为了这场婚礼,你掏光了工作几年的积蓄。婚礼进行到一半,昔日的老班代对着台下亲友高呼:“要不要让他们亲一个!”台下众人齐声起哄。你虽看不到班代的表情,但想必她也沉浸在欢乐之中。于是,你和妻子简单亲吻了一下。她的嘴唇小巧干涩、发丝让你有些发痒。你轻声呢喃:“我爱你。”她微微一愣,回应道:“我也爱你。”你不确定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对她所说,就如同不确定她的回应是否直心,婚礼结束后你清算剩余资金发现她并未动用你的银行卡,不禁苦笑着摇摇头。
27岁,她怀孕了,不得不辞去工作。每当你应酬至深夜,醉醺醺地回到家,她总是泪眼婆娑,埋怨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你无言以对。28岁,孩子呱呱坠地,连孕检带住院花费了10万,但你却觉得一切都值得,生活仿佛又有了新的希望。35岁,你遭遇裁员危机,开始怀疑多年前选择就读东大是否是一个错误。42岁,孩子上了高中,有一天,他满怀期待地对你说:“爸爸,我想去留学。”你本以为自己早已习惯生活的种种,可“爸爸没钱送你出国”这句话,始终梗在喉咙里说不出口。好在孩子懂事,安慰道:“爸爸,没关系。”看着懂事的孩子,你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45岁,孩子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你当年如出一辙。他所学的专业,你一知半解,只知道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和孩子深入沟通,你准备了半斤白酒和一碟花生米。交谈中,你说出了曾经最反感的话:“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转个热门专业,生存比热爱更重要。”你们的交流逐渐演变成激烈的争吵。你这才惊觉,自己已经老了,甚至可能连18岁的孩子都打不过。理屈词穷的你,只能吼出一句:“俺是恁爹!”孩子看着你,知道再争辩下去也无济于事,这场试图维护你最后尊严的酒局,最终不欢而散。你隐隐约约听到孩子回房时嘟囔了一句:“我不想活成你这样。”怎么就哭了呢?都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吧?肯定是酒太辣了。
50岁,孩子参加工作,似乎开始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然而, 你却转变了态度,叮嘱他:“不要轻易向生活妥协。”52岁, 孩子步入婚姻殿堂,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吗?”他愣了一下,回答道:“喜欢吧。”
60岁,辛苦了大半辈子,你想出去走走,顺便回母校看看。 身边的妻子陪伴了你30多年,你却依然分不清对她究竟是爱还是习惯。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尽管多年来总是争吵不 断,但有时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别有一番滋味。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儿子打来电话:“爸妈,我工作太忙了,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吗?”无奈之下,你们退掉机票,再次陷入生活的琐碎之中,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
70岁,孙辈逐渐长大,你终于不用再日夜操心。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回东大看看。可手中的拐杖却只能支撑你走到客厅。
75岁,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围满了亲人。你迷迷糊糊看到医生摇了摇头,周围的人表情凝重。你明白,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没有丝毫恐惧,突然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思绪回到18岁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原来,从那时起你心中某些东西就已经死去了。按照惯例,临终前三秒,大脑会像走马灯一样回顾一生。画面一张张闪过,一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第三秒,你突然笑了,仿佛回到了18岁那年,看到一个男孩朝教室望去。教室似乎藏着什么秘密,可你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一秒,你努力回忆着,浑浊的双眼突然流下悔恨的泪水:要是当初高考志愿没填报医大,人生会不会截然不同?身边的人开始放声痛哭,你渐渐听不清声音,最后听到的,是高考报考前一天学校组织志愿填报指导的活动完事陆续离校的声音。这一次,你终于有机会和高中暗恋三年的女生,但最后你还是做了和当时一样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