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朝廷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
周寿昌:“李邈何人敢为此疏,直是全无心肝。使非后主之明断,则谗慝生心,乘间构衅,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祸,明张太岳籍没之惨,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矣。见疏生怒,立正刑诛,君子谓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这是我给你科普的事实,古人称赞刘禅是个贤明之君,不是你说的昏君。你认为灭国之君不能被视作贤明之君,只是你的主观评价,不代表其他人没有正面评价。
刘禅信任诸葛亮,自然胜过李世民信任魏征,胜过万历信任张居正。
魏征死后,李世民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张居正死后,万历抄家张居正。不等贤臣尸骨寒,君心早变。后主之贤,你们比不上,这就是全文的主旨。
这段话就不是裴松之写的,你非要说裴松之写的这段话,不知道是想表达什么。

周寿昌:“李邈何人敢为此疏,直是全无心肝。使非后主之明断,则谗慝生心,乘间构衅,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祸,明张太岳籍没之惨,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矣。见疏生怒,立正刑诛,君子谓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这是我给你科普的事实,古人称赞刘禅是个贤明之君,不是你说的昏君。你认为灭国之君不能被视作贤明之君,只是你的主观评价,不代表其他人没有正面评价。
刘禅信任诸葛亮,自然胜过李世民信任魏征,胜过万历信任张居正。
魏征死后,李世民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张居正死后,万历抄家张居正。不等贤臣尸骨寒,君心早变。后主之贤,你们比不上,这就是全文的主旨。
这段话就不是裴松之写的,你非要说裴松之写的这段话,不知道是想表达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