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社吧 关注:137贴子:112,852
  • 28回复贴,共1

人格障碍举例及与修行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格障碍是一种轻度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节奏快,刺激多,有一定的人格障碍是很普通的事。本文拟就人格障碍与修行的关系进行一定的探讨。


IP属地:重庆1楼2025-05-01 10:19回复
    从因果性来说,人类社会进行到如今,已经是高度的复杂交往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态势,积累的复杂性已经太多。所以,个人身上的心理势能,采取的生存策略。都会导致一些非均衡的态势。
    心态是因果的出发点,所以修行者要关注


    IP属地:重庆2楼2025-05-01 10:23
    回复
      2025-08-03 17:34: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格障碍起因是因果性的,这个稍后谈,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自我蒙蔽。就是不如实知见世间的人和事,也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性。
      如实哦,这个如实,在修行角度上讲,就是价值取向的如实。某件事是善与不善业。某心态是善与不善。
      从十善业道经上讲,或是全真的智慧十戒上讲,都有明确的分别。
      但是有心理障碍之后,这些都处于匆迫之中,只是不自知觉罢了。总会觉得自己好多是善,别人好多是对自己不好的。


      IP属地:重庆3楼2025-05-01 11:20
      回复
        人格障碍的12种类型的代表人物如下:
        偏执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特点包括极度敏感、猜疑、固执、控制欲强、病态嫉妒心理、敌视他人7。
        分裂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影《美丽心灵》中的约翰纳什。特点包括古怪的思维、言语和行为、幻觉、讲话内容不具有连贯性7。
        分裂样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影《野草莓》中的伊萨克。特点包括社会退缩、情感冷淡、喜欢独自活动7。
        回避型人格障碍:特点包括无能感、自卑、对批评敏感、低自尊、为避免尴尬而不参与社交活动。电影《消失的爱人》中的艾米可能符合这一类型71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特点包括易怒和攻击、漠视真理、侵犯他人权利、鲁莽和冲动7。
        边缘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影《消失的爱人》中的艾米。特点包括情绪极不稳定、害怕被抛弃、具有攻击性、有自我伤害倾向7。
        表演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芙蓉姐姐。特点包括过度寻求关注、情感过剩、富有性挑逗、观点肤浅、强烈需要他人注意7。
        自恋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特点包括妄自尊大、优越感、自尊心强但很脆弱、希望得到他人赞美7。
        依赖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特点包括过于依赖、屈从他人意愿、寻求他人肯定、无法独立工作9。
        强迫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特点包括完美主义、僵化固执、刻意关注事物的条理性7。
        焦虑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胆小怕事的角色。特点包括懦弱胆怯,对任何事情表现得惴惴不安11。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可能是一位表面上顺从但内心不满,并通过间接方式表达反抗的虚构角色。特点包括消极抵抗、被动攻击,常表现为表面顺从、内心不满2。


        IP属地:重庆4楼2025-05-01 11:21
        收起回复
          心理学上有句话说的比较准确:不要每次急于当自己的辩护律师。
          人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之下,总会急于维护自己的形象。会把自己失衡的一些行为当成正常的,或者叫理所当然的。


          IP属地:重庆5楼2025-05-01 11:25
          收起回复
            人格障碍本质是增强自已心理的平衡性,所以有一些配重。
            有配重不是太严重的事,因为某些事,是需要一些配重。道德经上也说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君子行终日不离缁重。
            以及圣人尤难之,故终无难矣。
            所以,有一定的强迫性不算太严重的障碍。因为人总是易流于轻易。不过这个强制性应该是对修行上的,不是对任何日常的事件。


            IP属地:重庆6楼2025-05-01 11:44
            回复
              分裂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影《美丽心灵》中的约翰纳什。特点包括古怪的思维、言语和行为、幻觉、讲话内容不具有连贯性7。、
              这一类人,总体上讲,灵感比较多,有时会发表一些与常规不同的修行观点。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就是主流上不通畅,整体三观上,或是日常人伦上比较虚弱。


              IP属地:重庆7楼2025-05-01 11:49
              收起回复
                反社会人格,漠视他人权利,唯己之利是图,社会性原因出自成长环境恶劣。对修行来说,是为人尚不能顺。何况顺于天意。所以应教之以人伦道德。使不堕落,切勿说以高论异论。等同以刃授人。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01 12:37
                收起回复
                  2025-08-03 17:2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避型人格障碍:特点包括无能感、自卑、对批评敏感、低自尊、为避免尴尬而不参与社交活动。电影《消失的爱人》中的艾米可能符合这一类型。
                  这种类型的人,会采取收敛形的类“修行”方式,比如不讲是非,对许多事采取不主张,不提要求的方式。
                  实际这种类型是因为生活环境所致,内心对生活的要求并没有完成消减。


                  IP属地:重庆9楼2025-05-02 09:11
                  收起回复
                    表演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芙蓉姐姐。特点包括过度寻求关注、情感过剩、富有性挑逗、观点肤浅、强烈需要他人注意。
                    点评:各种人格障碍要抓住主流,需求不同。所以对治的方式也应该不同。此种人格障碍是需求观注,应解释对人的需求要缓释。
                    此种人格状态在团体中比较活跃,然而行事与修行关系不大。所以会处于一赞即喜,一评则怒的状态。
                    所以要事主对自己的精神关注收回自身。首先习惯于独立的心态,而非依赖外界对自身的评价。
                    参考经文:道德经宠侮若惊一章。


                    IP属地:重庆10楼2025-05-02 10:47
                    收起回复
                      偏执型人格障碍:代表人物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特点包括极度敏感、猜疑、固执、控制欲强、病态嫉妒心理、敌视他人。
                      从因果性上讲,是求利,并且经历过被背叛或失落之后,意识受损所致。
                      从心理上讲,是少安全感的状态。
                      心理上有治疗方式,比如认知疗法等等。
                      从修行上要疗治这种偏差,还是从敬信入手,先有对修行的恭敬,然后自己要接受现状。从立信为本。以敬信为端行善补之。


                      IP属地:重庆11楼2025-05-03 09: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