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东北的南充,曾长期困于农业大市的发展窠臼。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命题,这座千年绸都正以破竹之势重构经济版图。从嘉陵江畔的产业园区到中欧班列的汽笛轰鸣,南充经济正在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惊艳转身。
一、产业重构激活发展动能
南充在产业坐标系上精准落子,构建起"5+5"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里,吉利商用车生产线每4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重卡,折射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突飞猛进。传统丝纺服装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焕发新生,丝绸产品出口额连续三年保持20%增速。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元,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起全国5000余家采购商。这种新旧动能的协同共振,使南充工业投资增速连续24个月保持川东北首位。
二、创新引擎驱动质量变革
在临江新区,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孵化出全球首款石墨烯复合电缆。这座城市深谙创新密码: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8个,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川东北人工智能研究院已转化科技成果32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显功力,"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98%,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万户。这种创新生态的培育,让南充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达19.3%。
三、开放枢纽重塑经济地理嘉陵江黄金水道重现千帆竞发,南充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中欧班列南充专列常态化运行,将"南充造"产品送达15个欧洲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战略机遇,与重庆合川共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7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1.6亿元。这种开放格局的构建,使南充外贸进出口总额三年增长2.7倍。当"制造"向"智造"跃迁,当"内陆"变"门户"突破,南充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绸都新传"。这座城市的突围之路证明:找准比较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内陆城市同样能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面向未来,南充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拥抱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奏响属于自己的时代强音。
一、产业重构激活发展动能
南充在产业坐标系上精准落子,构建起"5+5"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里,吉利商用车生产线每4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重卡,折射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突飞猛进。传统丝纺服装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焕发新生,丝绸产品出口额连续三年保持20%增速。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元,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起全国5000余家采购商。这种新旧动能的协同共振,使南充工业投资增速连续24个月保持川东北首位。
二、创新引擎驱动质量变革
在临江新区,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孵化出全球首款石墨烯复合电缆。这座城市深谙创新密码: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8个,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川东北人工智能研究院已转化科技成果32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显功力,"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98%,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万户。这种创新生态的培育,让南充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达19.3%。
三、开放枢纽重塑经济地理嘉陵江黄金水道重现千帆竞发,南充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中欧班列南充专列常态化运行,将"南充造"产品送达15个欧洲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战略机遇,与重庆合川共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7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1.6亿元。这种开放格局的构建,使南充外贸进出口总额三年增长2.7倍。当"制造"向"智造"跃迁,当"内陆"变"门户"突破,南充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绸都新传"。这座城市的突围之路证明:找准比较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内陆城市同样能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面向未来,南充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拥抱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奏响属于自己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