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吧 关注:8,270贴子:26,661
  • 0回复贴,共1

破形式主义顽疾 立实干担当新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形式主义实质是功利主义、主观主义。其根源则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多措并举,双管齐下,着力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实践中除了转变工作作风,更要坚持严苛的基调、正确的政绩观、清晰的权责体系,纠治作风顽疾,根除制度漏洞,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以严苛的基调遏制形式主义乱象反弹回潮。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对形式主义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某地建立"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各种形式主义做法,对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形成有力震慑。这种严苛态度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有丝毫松懈。严苛基调需要制度保障。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留痕要求,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创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去。只有制度严苛,才能有效防止形式主义死灰复燃。
以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工作“弃虚实干”。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做到弯下腰、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多听群众真实诉求,鼓励群众积极加入城市发展建设中来,将民生项目选择权交给群众,避免"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另一方面,要建立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及时解决新问题。只有坚持实干导向,才能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降压赋能。一方面,要着力加强系统化思维,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边界明晰、分工明确、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权责脱节的问题。通过明晰权责边界、划分条块事权、理顺职责关系,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据可循。另一方面,要强化向基层干部赋能的资源保障,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基层,赋予基层干部与其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让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做事有力、做事有权、做事有心。
王李澄
(上海中安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1楼2025-04-29 10: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