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符合第四域说法的东西
巨型病毒2003年,研究者报道了所发现的巨型病毒,他们将其命名为Mimivirus(模仿病毒),该病毒的基因显示它们的祖先可能能够在宿主细胞外存活。这项发现使研究者分为了两个阵营。一方认为病毒本来是自给自足的有机体,但被困在其他细胞内并最终寄生于细胞,抛弃它们不再需要的基因。另一方则将病毒视为在数亿年的时间里从宿主中不断获取遗传物质的颗粒。
一项于4月6号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为后一种观点提供了证据,证明病毒由“偷”来的部分拼凑而成。然而,该研究已经引起了争议,不太可能解决这场纷杂的争论。
在Mimivirus被发现之后,一些研究者建立起一种将病毒置于进化树根部的理论。他们提出病毒组成了除细菌、真核生物(含有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核的有机体)以及古菌(与细菌大小相近的有机体)之外的“第四域”。
潘多拉病毒是一种巨型病毒,主要感染变形虫。其基因组包含190-250万碱基对,比绝大多数病毒的基因组大得多。更奇特的是,这个庞大的基因组中,只有7%左右与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同源,其他93%都是洪荒般的存在。

巨型病毒2003年,研究者报道了所发现的巨型病毒,他们将其命名为Mimivirus(模仿病毒),该病毒的基因显示它们的祖先可能能够在宿主细胞外存活。这项发现使研究者分为了两个阵营。一方认为病毒本来是自给自足的有机体,但被困在其他细胞内并最终寄生于细胞,抛弃它们不再需要的基因。另一方则将病毒视为在数亿年的时间里从宿主中不断获取遗传物质的颗粒。
一项于4月6号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为后一种观点提供了证据,证明病毒由“偷”来的部分拼凑而成。然而,该研究已经引起了争议,不太可能解决这场纷杂的争论。
在Mimivirus被发现之后,一些研究者建立起一种将病毒置于进化树根部的理论。他们提出病毒组成了除细菌、真核生物(含有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核的有机体)以及古菌(与细菌大小相近的有机体)之外的“第四域”。
潘多拉病毒是一种巨型病毒,主要感染变形虫。其基因组包含190-250万碱基对,比绝大多数病毒的基因组大得多。更奇特的是,这个庞大的基因组中,只有7%左右与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同源,其他93%都是洪荒般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