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李家生了一个新孩子,听说他妈在生下他时,看到了一贯大白长虹一闪而过。虽然说只有她一人看到了,但是一家人依旧认为此乃不可多得的吉兆,故而将孩子取名为“长虹”。又因这孩子的八字五行缺金,便取意谐音,名“常鋐”,愿其安康如常、洪音不改。
后来,他爷爷发现孩子的下巴上长了一个痣,顿时喜出望外,“这是毛主席痣呀!哦呦!乖孙,你可不得了啊!”孩子看了看大堂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他的嘴角下侧分明有一个显眼的黑痣,果然与自己下巴上的黑痣有七八分相似。孩子的爷爷辈最敬重的就是毛主席,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挂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也因此,他们不再信奉什么神明。但乖孙儿可就受苦了,几年过去,这痣是越长越大,跟颗小绿豆似的。而爷爷不管孙儿多不愿意,都不让他把这颗痣给点掉,因为这个,孙儿还总是在背后抹眼泪。
孩子的鼻子比较大,小时候没展现出来,一上初中,面容发生了些许改变,这小小的细节就逐渐浮出水面。这是遗传他妈妈的,妈妈是从外公那遗传的。外公是个算命的,每当孩子看到别人家那小巧玲珑的鼻子时,总会想起自己那长得跟蒜头似的鼻子,都忍不住会像他的外公委屈的嘀咕几句,大概内容就是自己外公为什么不生个好看的鼻子。而外公总会笑着对孩子说:“鼻子大证明有才呀,常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孩子的父母要开一个店,由于经验不够,需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所以就叫了一个保姆。孩子的耳朵不大得招风,也没有一点奇怪的东西长在那里。他的保姆最喜欢夸孩子的耳朵了,也最喜欢把孩子的小脸蛋捧在手心中,亲昵地蹭一蹭,吻一吻。孩子最喜欢被贴脸、被亲了。所以保姆总是会逗得孩子咯咯笑。
保姆的丈夫,孩子叫他阿公。他也非常喜欢孩子,总是给他玩家里的电脑,有很多次,他都赖在房间不走,不愿意去找他的爸爸妈妈。他的阿公总会抓一些鸽子拿去市场卖钱,有时候也会很早起来带他出来看阿公抓鸽子。每当阿公抓上来一只鸽子,他都会鼓掌拍手,发出咯咯的叫声。阿公也是因为这点,才总是带他出来到公园。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开的店是小本生意,店虽然大,但卖出的每一件商品都得斤斤计较。他们是轮替着看店,妈妈在早上和中午,爸爸在下午和晚上。他们有时候去上厕所时,会让孩子去看店。
但有一次,一个纹着花臂的社会痞子光顾店里时,孩子在看店。他们拿了一瓶冰红茶,笑着对孩子说:“老板,今天我没带钱啊,你看今天的先欠着,我下次再来付,你看可以吗?”孩子最喜欢别人叫他老板了,四岁的他也不懂什么社会险恶,想了想,顿时就答应了下来,那花臂男也就满脸笑容地走了,迎接他的是两个同样纹着花臂的男子。
不久,孩子的父亲从厕所里面出来了,还是照常问他有没有顾客来到店里。孩子点了点头,如实交代了先前的事情。父亲顿时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与孩子说:“以后不能让别人欠着你钱,知道吗?你不知道他心里盘算着的东西,也不知道他的为人,怎么判断他能不能还上这些钱?还有,以后要是有人找你借钱,你先仔细估量一下那个人的底细,然后去查实他的借款理由是否属实,在把钱借给他,懂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孩子在这方超市的小天地里待了十年。其实,这十年间,也不全在超市度过,他的妈妈会带他去公园玩,去照相馆拍照。他的妈妈很漂亮,中专的时候是学缝纫机的,所以很喜欢漂亮的衣服,也很喜欢化妆。
孩子一直都很乖,他从小都受保姆的照顾,小时被灌注最多的思想就是“节约”。父母和保姆总是告诉他:“常鋐,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你可千万不能乱花钱啊。”孩子听话,一直都没有找父母要钱。在他的认知中,爸爸是天下最有钱的人,因为只要他向爸爸要买东西,要吃零食时,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想要的给他。当然,孩子谨记不能要太多钱这个原则,也没频繁地向父亲提出这个要求。
但是他渐渐大了,父母也没有给他零花钱。他对外界的东西产生了渴望,却因为以前那一句句“节约”总是徘徊在耳边,他不敢开口向爸爸妈妈要钱。他学会了偷抽屉里的钱,这让他富裕了好一阵子。但是这并不长久,他被发现了。
那一次,父母发了很大的火,却并没有打他骂他,只是看着他。但殊不知,孩子最怕的就是被自己视为依靠的人这样注视。他的愧疚如决堤洪水般袭来,一阵阵波涛激荡心头,击溃了孩子对于钱的防线。现在,他每一次提到“钱”这个字,泪水总会在眼眶中盘旋。孩子忘了父母到底训斥了什么,他只知道他非常自卑,一直到了现在。
他不再被众星捧月,他现在一文不值。因为他长大了,不能再以他那稚嫩的脸庞取悦大人。
后来,他爷爷发现孩子的下巴上长了一个痣,顿时喜出望外,“这是毛主席痣呀!哦呦!乖孙,你可不得了啊!”孩子看了看大堂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他的嘴角下侧分明有一个显眼的黑痣,果然与自己下巴上的黑痣有七八分相似。孩子的爷爷辈最敬重的就是毛主席,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挂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也因此,他们不再信奉什么神明。但乖孙儿可就受苦了,几年过去,这痣是越长越大,跟颗小绿豆似的。而爷爷不管孙儿多不愿意,都不让他把这颗痣给点掉,因为这个,孙儿还总是在背后抹眼泪。
孩子的鼻子比较大,小时候没展现出来,一上初中,面容发生了些许改变,这小小的细节就逐渐浮出水面。这是遗传他妈妈的,妈妈是从外公那遗传的。外公是个算命的,每当孩子看到别人家那小巧玲珑的鼻子时,总会想起自己那长得跟蒜头似的鼻子,都忍不住会像他的外公委屈的嘀咕几句,大概内容就是自己外公为什么不生个好看的鼻子。而外公总会笑着对孩子说:“鼻子大证明有才呀,常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孩子的父母要开一个店,由于经验不够,需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所以就叫了一个保姆。孩子的耳朵不大得招风,也没有一点奇怪的东西长在那里。他的保姆最喜欢夸孩子的耳朵了,也最喜欢把孩子的小脸蛋捧在手心中,亲昵地蹭一蹭,吻一吻。孩子最喜欢被贴脸、被亲了。所以保姆总是会逗得孩子咯咯笑。
保姆的丈夫,孩子叫他阿公。他也非常喜欢孩子,总是给他玩家里的电脑,有很多次,他都赖在房间不走,不愿意去找他的爸爸妈妈。他的阿公总会抓一些鸽子拿去市场卖钱,有时候也会很早起来带他出来看阿公抓鸽子。每当阿公抓上来一只鸽子,他都会鼓掌拍手,发出咯咯的叫声。阿公也是因为这点,才总是带他出来到公园。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开的店是小本生意,店虽然大,但卖出的每一件商品都得斤斤计较。他们是轮替着看店,妈妈在早上和中午,爸爸在下午和晚上。他们有时候去上厕所时,会让孩子去看店。
但有一次,一个纹着花臂的社会痞子光顾店里时,孩子在看店。他们拿了一瓶冰红茶,笑着对孩子说:“老板,今天我没带钱啊,你看今天的先欠着,我下次再来付,你看可以吗?”孩子最喜欢别人叫他老板了,四岁的他也不懂什么社会险恶,想了想,顿时就答应了下来,那花臂男也就满脸笑容地走了,迎接他的是两个同样纹着花臂的男子。
不久,孩子的父亲从厕所里面出来了,还是照常问他有没有顾客来到店里。孩子点了点头,如实交代了先前的事情。父亲顿时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与孩子说:“以后不能让别人欠着你钱,知道吗?你不知道他心里盘算着的东西,也不知道他的为人,怎么判断他能不能还上这些钱?还有,以后要是有人找你借钱,你先仔细估量一下那个人的底细,然后去查实他的借款理由是否属实,在把钱借给他,懂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孩子在这方超市的小天地里待了十年。其实,这十年间,也不全在超市度过,他的妈妈会带他去公园玩,去照相馆拍照。他的妈妈很漂亮,中专的时候是学缝纫机的,所以很喜欢漂亮的衣服,也很喜欢化妆。
孩子一直都很乖,他从小都受保姆的照顾,小时被灌注最多的思想就是“节约”。父母和保姆总是告诉他:“常鋐,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你可千万不能乱花钱啊。”孩子听话,一直都没有找父母要钱。在他的认知中,爸爸是天下最有钱的人,因为只要他向爸爸要买东西,要吃零食时,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想要的给他。当然,孩子谨记不能要太多钱这个原则,也没频繁地向父亲提出这个要求。
但是他渐渐大了,父母也没有给他零花钱。他对外界的东西产生了渴望,却因为以前那一句句“节约”总是徘徊在耳边,他不敢开口向爸爸妈妈要钱。他学会了偷抽屉里的钱,这让他富裕了好一阵子。但是这并不长久,他被发现了。
那一次,父母发了很大的火,却并没有打他骂他,只是看着他。但殊不知,孩子最怕的就是被自己视为依靠的人这样注视。他的愧疚如决堤洪水般袭来,一阵阵波涛激荡心头,击溃了孩子对于钱的防线。现在,他每一次提到“钱”这个字,泪水总会在眼眶中盘旋。孩子忘了父母到底训斥了什么,他只知道他非常自卑,一直到了现在。
他不再被众星捧月,他现在一文不值。因为他长大了,不能再以他那稚嫩的脸庞取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