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吧 关注:10,173贴子:50,216
  • 10回复贴,共1

各位可以活用AI来计算堆肥材料配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确认堆肥的容器以及容积,比如是泡沫箱还是美植袋。
二、确认堆肥的氮料和碳料主要是什么,以及确认干湿状态。比如锯末我会说“干锯末”,咖啡渣我会说“鲜咖啡渣”,鱼肠我会说“鲜鱼肠”,菜籽饼我会说“干菜籽饼粉”。
三、确认手头上已经弄到手的材料是多少重量。
然后参考我的案例:
“以完全利用75升泡沫箱容积为前提,现有碳料有干锯末、蘑菇菌棒4.5㎏、少量干稻壳,现有氮料有豆饼、鲜咖啡渣5.2㎏、干胡麻饼粕4.6㎏、鲜鱼肠。请以密度、含氮量、含碳量来计算,以25:1的碳氮比计算出配比其他所有现有的碳料和氮料的配方,避免单一材料需求过多。”
然后AI给与我回复:
以下是根据75升泡沫箱容积、现有材料限制及25:1碳氮比要求的配方计算,结合历史对话和搜索结果整理:
---
一、基础数据整理
| 物料名称| 形态| 密度 (kg/L) | 含氮量(鲜重) | 含碳量(鲜重) | C/N比| 现有库存|
|----------------|--------|-------------|----------------|----------------|--------|------------|
| 蘑菇菌棒| 碳料| 0.3| 1.5%| 40%| 26.7:1 | 4.5 kg|
| 干锯末| 碳料| 0.2| 0.1%| 50%| 500:1| 不限|
| 干稻壳| 碳料| 0.12| 0.5%| 40%| 80:1| 少量(假设3kg) |
| 豆饼| 氮料| 0.6| 4.54%| 45.4%| 10:1| 不限|
| 鲜咖啡渣| 氮料| 1.0| 0.5%| 8%| 16:1| 5.2 kg|
| 干胡麻饼粕 | 氮料| 0.6| 3.8%| 42%| 11:1| 4.6 kg|
| 鲜鱼肠| 氮料| 1.1| 2.0%| 3%| 1.5:1| 不限|
---
二、配方计算逻辑
1. 优先利用库存固定材料:蘑菇菌棒(4.5kg)、鲜咖啡渣(5.2kg)、干胡麻饼粕(4.6kg)。
2. 平衡碳氮比:蘑菇菌棒C/N接近目标值(26.7:1),可作为主碳料;鲜咖啡渣和干胡麻饼粕补充氮源,干锯末/稻壳调节碳量。
3. 体积约束:总容积≤75L,通过密度换算材料体积。
---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5 21:05回复
    三、具体配方
    1. 材料用量分配
    | 物料名称| 用量| 体积计算| 碳贡献(kg) | 氮贡献(kg) |
    |----------------|--------|------------------------|--------------|--------------|
    | 蘑菇菌棒| 4.5 kg | 4.5 kg ÷ 0.3 kg/L = 15 L | 4.5×40% = 1.8 | 4.5×1.5% = 0.0675 |
    | 鲜咖啡渣| 5.2 kg | 5.2 kg ÷ 1.0 kg/L = 5.2 L | 5.2×8% = 0.416 | 5.2×0.5% = 0.026 |
    | 干胡麻饼粕 | 4.6 kg | 4.6 kg ÷ 0.6 kg/L ≈ 7.67 L | 4.6×42% = 1.932 | 4.6×3.8% = 0.1748 |
    | 干稻壳| 3 kg| 3 kg ÷ 0.12 kg/L = 25 L | 3×40% = 1.2| 3×0.5% = 0.015 |
    | 豆饼| 2 kg| 2 kg ÷ 0.6 kg/L ≈ 3.33 L | 2×45.4% = 0.908 | 2×4.54% = 0.0908 |
    | 鲜鱼肠| 2 kg| 2 kg ÷ 1.1 kg/L ≈ 1.82 L | 2×3% = 0.06| 2×2% = 0.04 |
    | 干锯末| 8.5 kg | 8.5 kg ÷ 0.2 kg/L = 42.5 L | 8.5×50% = 4.25 | 8.5×0.1% = 0.0085 |
    总容积:15+5.2+7.67+25+3.33+1.82+42.5 ≈ 75 L
    总碳量:1.8+0.416+1.932+1.2+0.908+0.06+4.25 = 9.566 kg
    总氮量:0.0675+0.026+0.1748+0.015+0.0908+0.04+0.0085 = 0.4226 kg
    C/N验证:9.566 ÷ 0.4226 ≈ 22.6:1(接近25:1,误差因材料含水量和计算简化)
    ---
    四、配方优化建议
    1. 微调碳氮比:
    - 若需提高C/N比至25:1,可减少豆饼用量至1.5kg(减少氮0.0227kg),增加干锯末至9kg(增加碳0.25kg)。
    - 调整后C/N≈24.8:1,更接近目标值。
    2. 避免单一材料过量:
    - 蘑菇菌棒和干胡麻饼粕已完全利用库存,鲜咖啡渣仅用5.2kg,鱼肠和豆饼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
    ---
    五、操作要点
    1. 分层堆叠:底层铺干锯末和稻壳,中层混合蘑菇菌棒、豆饼、鱼肠,上层覆盖鲜咖啡渣和干胡麻饼粕。
    2. 湿度控制:鲜鱼肠和咖啡渣含水率高,需搭配干料(如锯末)吸湿,保持堆体湿度60%左右。
    3. 翻堆频率:每3天翻堆一次促进通气,高温期(50℃以上)可减少至每周一次。
    ---
    六、总结
    此配方充分利用库存材料,平衡碳氮比至接近25:1,同时满足75升容积限制。重点通过蘑菇菌棒和干胡麻饼粕稳定堆肥进程,鲜鱼肠和豆饼补充速效氮源,干锯末调节孔隙度。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堆体温度变化微调材料比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5 21:07
    回复
      2025-07-31 19:2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实际上我把碳料减少了一小部分,因为AI计算体积出错,多出来的那部分我用来减少了锯末。
      其次,新手一定要记得不要学什么“三明治堆肥”,纯粹放屁浪费时间。所有材料你就记住四个字,“搅拌均匀”。另外不要没有节制的加水,好氧堆肥对湿度是有要求的,湿度过大会导致嗜热高温菌会先排水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5 21:11
      回复
        目前我维持65度以上高温已经8天了,第一天直接65度,第二天直接70度维持了5天,然后慢慢降到现在的66-67度。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5 21:15
        收起回复
          其次就是不管用什么容器堆肥,透气性很重要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5 21:19
          回复
            我堆肥也是主打鱼肠肥,碳氮比没计算这么细,都是估摸着来,“起温慢”一直困扰着我……开春后,去年年底堆的存货差不多见底了,51假期准备搞两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4-26 12:13
            回复
              昨晚大翻堆,温度重上69度。连续高温11天了这就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8 1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