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楼说的不错,不过有一点。。。
我借7楼的个别言辞再计较一番:
‘(武松)有时自卑,有时自傲’——武松自己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势没
势,要名望没名望(起初),要出身更没出身,所以,他的自卑心是与生俱来
的,所以,在面对宋江,柴进等名满江湖的豪杰时,他的自卑体现在要么感激涕
零,要么有些惶恐(对宋江),要么默默忍受(对柴进)。
同时,在面对和其地位相仿,甚至比他还差,又或者比他光鲜也光鲜不到哪儿去
的人时,武松又是自傲的!
比如柴进的庄客慢待他时,便遭其拳脚相向,
比如武松几次会及时的把空手灭虎挂在嘴上当招牌,
比如在张青夫妇大惊道‘莫非是景阳冈上打死大虫的武都头’时,武松所回的
“然也”二字正可谓自傲到了极点。
此即7楼所言的‘很享受别人仰望崇拜的眼神。’
然而!正是有这种‘对上自卑,比下自傲’的心理作祟,可想而知,在打虎出名
以前,平日里武松遇十事,怕有七八件不能顺其心意(‘你谁啊你!’市井小民
不看重你,达官贵人更不鸟你)。长此以往,憋屈久了,武松心头自然容易攒起
一股狠劲儿!即7楼所说的‘骨子里有股狠劲’(‘阴’字去掉为上,武二光明磊
落,拿人性命前一无承诺!二无诳语!狠便狠了,阴从何来?)
因此,血溅鸳鸯楼,不分青红皂白,杀尽仇人一家老小,斩首斩至刀口变卷,最
后还极快意的来一句“我方才心满意足!”却真是自有道理的!这道理,就在藏
在武松自卑又自傲的性格之中。
关于自傲,其实鲁达也有,但有趣的是,鲁达经常引以为傲的是手中的一杆禅
杖,必要时,把禅杖拎着比划一番,仿佛在说:呶~瞧见没,这么重的玩意儿咱也
舞得动嘞~
却从不提自己如何止三拳便搞掂了郑关西,更甭说啥倒拔垂杨柳了。。。可见,
和武松得意于自己的光辉事迹相比,鲁达自傲的方式更富含着一股子不乏童趣的
莽汉劲儿~
看到这里,我倒替看官反问一句:“既然武松性格中有那么重的世俗气,为何还
能被大明奇才,批注水浒千古第一人的金圣叹赞为‘天人’呢?”
我想,首先,‘天人’抹不开也毕竟是人!
(相对的,鲁达确有大智慧,故而被后世大家们定性为‘佛’)
可虽说是人,却与平常人大不同。
一,此人从不说谎!(鲁达比不得)
二,此人从不奚落他人!(鲁达没得比)
三,此人乃斩头沥血之人(即为匡复正义,不论事大事小,都生死不避,义无反
顾。这点鲁达也比不上。。。像‘就因为帮你,搞得我现在怎么怎么着’之类的
怨言,武松决然说不出,甚至连那种念头都不可能有。而鲁达却会说的,仅管只
是罗嗦两句,非故意抱怨,但毕竟保不齐听者会有心。所以7楼所谓的鲁达‘比武
松更有侠义精神’,只怕断言得仓促了些)
且只点这三条出来,金圣叹笔下的‘武松天人’,‘好武二’便不可不谓名副其
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