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人吧 关注:2,731贴子:52,731
  • 5回复贴,共1

【十二经简介】一、诗经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季黛 整理


1楼2010-12-30 14:41回复
    诗经之由来
    任何国家之文化发展,歌谣一定先于文字,所谓情动于中,歌咏于外也。
    我国古代民间歌谣分“徒歌”与“乐歌”两种:不用乐器单凭对口唱和的叫徒歌;必须各种乐器伴奏的叫乐歌。由此可见至春秋各国已有专业的乐工与曲谱歌词。
    战国之后,贵族没落,乐工散失,但歌谣唱本已流传民间。墨子所谓:“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其盛,因而后世常以“诗三百”等同“诗经”来称谓。
    


    2楼2010-12-30 14:42
    回复
      2025-11-26 22:58: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诗经之意义与价值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大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篇》孔子曾屡次说到“诗三百”,而“诗三百”却全都是先民感情的表达,像古今所有的诗一样,是“缘情”之作,因之孔圣人藉之“教世”。
      孔子认为《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禽兽草木之名。”故又云:“不学诗无以言”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乃为孔门弟子共同必修之学。《诗经》在文学上,不仅超越了希腊荷马的《奥德赛》和《依里亚特》,能够夸耀于世界文学之林,同时也是古代社会史料的重要佐证,故其价值非比寻常。
      


      5楼2010-12-30 14:43
      回复
        《诗经》试译举隅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小雅•谷风•蓼莪)
        (父母期望我是又高又大又美又好的莪菜,哪知我却是不成材的茅草!可怜我的父母呵,白白浪费了一生抚育我的心血!父母期望我是又高又大又美又好的莪菜,哪知我却是不成材的野草!可怜我的父母呵,为我受尽了一生折磨终于病倒!取酒的瓶儿破了,储酒的缸儿呵,(注:瓶罍本是祭品器。)怎不也是光光的一无所有!使父母对我怀着渴望而去世呵,我这种人活着,岂不早就该死才对!如今——我失去了父亲呵,人世间已再无有力的依靠!我失去了母亲呵,天地间也再无慈爱的怀抱!离家外出是满目凄怆,满心悲痛呵;回家来呢,哪里再去找疼爱我的父母呵!)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月饮饮食,群黎百姓,偏为尔德。(小雅•天保)
        (老天爷如保佑你呵,那就安定又坚固;只要你诚心相信呵,何福不可临到你?各种各样的好处呵,多到了数也数不清楚!神如果与你同在呵,那就是天大福气;人民无不诚心拥戴呵,民生也不成问题;全国上下的老百姓呵,都从心坎里歌诵你!)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大雅•生民之什•板)
        (君王是天下的表率不可疏忽呵,以免老天爷对你的怒气难挡!君王是天下的榜样不可游荡呵,以免老天爷对你的变脸难防!不管你出巡到哪儿,老天爷都一清二楚,岂容你蒙蔽,上你的当!不管你荒唐躲在哪儿,老天爷都一清二楚,岂容你逃避,上你的当!)
        


        6楼2010-12-30 14:43
        回复
          结语
          从以上试译的三则诗句来看,古人由对天地主宰的信奉、祭祀、敬畏而演绎延伸为注重天命,崇奉天道,恪遵天意,持守天理,而追求于天人合一,成了天道人伦镕铸为一的中华文化的特色,乃是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的!
          “诗三百”,就创作先后论,是中国第一部诗歌集;就内容优劣论,是古今第一流诗歌!呈现的是先民们纯情的歌谣曲乐,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是纯文学价值的依归与表现。细细品味这部先民们的综合巨著,你会发出慨叹:何时归我先天的纯真、善良与与生俱来的宽容、忍让的胸怀?那些歌咏,那些比拟与譬喻,都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点点滴滴,随手拿出、顺口唱出。你会由衷的赞赏,万分的佩服,觉得再合适不过了。以现代这般复杂的思路来讲,面对某些场景,你也会感到束手无策而拙于形容!可几千年前的人们,却很自然的就身边的事物随机比喻出来,不造作、不勉强、不失真,太妙了!
          


          7楼2010-12-30 14:43
          回复
            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8楼2010-12-31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