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吧 关注:141,895贴子:605,496

对99A目前问题最终的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了太多关于自己家坦克的帖子了,从火力到防护,干脆一次解决


弄清资质再应聘,加强防范不交钱。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25-04-19 02:26回复
    第一点就是火力,先说结论。
    倾斜靶极限穿深700出头,优于L44发射的DM53/63脱壳穿甲弹,弱于使用L55倍径火炮的同款弹药。大体性能等同于M829A2穿甲弹。


    IP属地:澳大利亚2楼2025-04-19 02:28
    收起回复
      在理解炮弹测试结果前,必须要理解的是评判标准。首先,之所以普遍认为半无限垂直靶好于单块倾斜靶板的原因就是冲塞效应;即靶板的最后几十毫米失去支撑,被挤出去。然而,现实是世界上压根没有真正的半无限垂直靶;大厚度装甲钢的制造极其昂贵且复杂,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倾斜靶换算穿深数据。而回答评判标准上,中国三期弹打的靶子实际为:
      80mm 603钢+150mm空气+150mm 52c钢/69° 要求击穿率90 药温15°c
      二期弹使用的220mm靶板,后面按需求有一块后效板。三期弹单纯的将倾斜角度改为71.12°。
      这一点对比北约测试弹道极限靶板,也就是著名的DM53测试图(五层中厚靶元均质钢+两层薄靶元)
      两层薄钢板模拟K-5 + 5*150mm靶板 击穿率50 药温21°c
      这俩种测试方法的真正目的就是穿甲弹的防御弹道极限,很多人说老中的靶板透光就行了,那我理解不了为什么要有那一块后效板...


      IP属地:澳大利亚3楼2025-04-19 05:36
      收起回复
        为什么要对比不同的测试标准?实际上就是要证明以上两种的测试标准差距并不大。多层中厚靶元的背板效应和V50穿透率就是同V90的穿透率这些标准设计就是用来互相平衡,以求得出一个真实可靠的防御弹道极限数据。所以不存在什么“你的数据标准不够严谨。”标准能用到现在肯定是有原因的(差距肯定有,但一般很小)。
        至于很多人说的680穿的数据,是对的,也不是对的。垂直半无限是肯定打不到倾斜靶数据的,普遍会少个50左右。那这是否有和普遍的630-610这个数据想匹配呢?


        IP属地:澳大利亚4楼2025-04-19 05:46
        收起回复
          话说回来,总结99A的火力系统,对比西方RH120新一代穿甲弹(例如Shard),还有美国M829A4,相差大约1-200MM以上,总体位置位于第一梯队末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穿甲弹技术的落后,兼容老旧坦克的设计指标导致三期弹的第一节最长不能超过685mm,因此飞行体全场拢共610mm上下。利用组合杆体的独特结构(具体参考”后置组合杆体侵彻机理研究“),以及先进的发射药,材料达到了优与3BM60穿甲弹的水平。以及完全证明了中国设计师的水平。

          610(585钨合金穿杆+25碳化物小杆)这里是直接将碳化物部分算入杆长,实际上根据论文25%的穿深增益来看差距不大,但是在侵彻过程的末端有着巨大动能利用率提升。


          IP属地:澳大利亚5楼2025-04-19 06:02
          收起回复
            120l55穿深是670mm,120l44是650mm,你怎么得出弱于l55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19 06:09
            收起回复
              其次就是火控:一流平均(优于?)
              光学视镜一般,只到12倍/6倍,白光通道和夜视通道都具备数字变焦能力。这一点算是平均水平。
              热成像的说法有2;类凯瑟零FC二代热成像/三代热成像
              我个人偏向是二代热成像,因为立项时间较早,且288*4焦平面探测器XXXX热成像系统分析论文在同时期的原故,其可能性较大。
              最后就是火控本体,这一点就是99A优于平均水平的原因;其有可能装备了炮手自动瞄准系统。
              根据泰国军队的爆料,以及泄露的VT4手册,我们知道VT4是装备了类似系统的,哪么99A是否装备了此类系统呢?也是我对于火控系统的优越性产生疑问的原因。
              西方同时期的坦克大多数没有使用类似的双陀螺仪自动跟踪系统,只使用了自动装表火控与Delta E结合,火控视镜会将当前测距情况下的提前量落点显示到视野中,但仍然需要炮手手动跟踪目标(L2A6/M1A2SEP)而如果99A真的装备了类似系统,那就是显而易见的优势


              IP属地:澳大利亚7楼2025-04-19 06:12
              回复
                火力系统大致就这些了,剩下一项就是防御性能,也是受争议比较大的一项。不过我得睡一会


                IP属地:澳大利亚8楼2025-04-19 06:18
                回复
                  都来水一水吧


                  IP属地:澳大利亚9楼2025-04-19 06:18
                  回复
                    另外125l48炮口初速是1780m/s,120l55是1750m/s,l44是1650m/s。三期弹有材料优势,弱于dm73,略好于d53/63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19 07:03
                    收起回复
                      @只因战士2.5 你来解答吧,99a炮塔抗穿750mm不如vt4😂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4-19 08:24
                      回复
                        炮塔是不是空心我感觉存疑,你那个结构图就不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严重浪费空间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4-19 09:44
                        收起回复
                          完全没必要纠结穿甲弹穿深,毫无意义,坦克优先还是要用高爆弹作战,脱穿这种冷门武器可有可无,真有反坦克需求不如外挂两发红箭10比啥都强。
                          抗穿能力也完全可以省略,99A的最大问题是装甲过多的集中在前方了,完全可以把一半以上的前部装甲重量挪到侧方顶部,就机会全向爆反和全覆盖顶棚了,要尽量朝着蛆式坦克的构型上发展。


                          IP属地:江苏31楼2025-04-19 10:16
                          收起回复
                            现代坦克的对比对象应该是韩国k2k3吧,炮射降落伞攻顶,ai机枪反无人机,2k红外动喵,氢动力隐形,波兰采购了一个军对付俄罗斯,韩国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军火出口国,这么强的坦克,国内鲜有人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5-04-19 10:27
                            收起回复
                              问就是世界第一,叹息之墙,一米阳光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5-04-19 10: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