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意识,社会,乃至宇宙的运转,都遵循某种相似的回环性,符合这样的故事,观众就会有本能的认同。这套心里机制,比人类本身的文明历史还要久远。因此,缺乏了某些必要的要素,故事便不能称为一个“故事”。az是商业作品,商业作品就是要塑造好人物,塑造人物又要通过人物动作来让观众直观感受,即人物做了什么,运用这个理论就能很好解释了。先说伊奈帆,平静生活被打破,逃亡,起助死亡下定决心战斗,不断战斗,得到了保护朋友家人的力量,代价是失去了一只眼睛,最后和平,最终回到了熟悉的平凡日常,但一切都将有所改变。这一点虽然仓促吧,但是地火和平对于地球是好事,结尾欢呼和平也算是完成了任务。英雄必须回归原点才能完成冒险,回归往昔生活,一切似乎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一定有根本上的东西被改变了。不需要具体,也可以是人物心理的成长。但斯雷因的回归和改变,处理的真是槽糕,摇摆不定。本来是为了蕾穆和同伴们总攻,结果大公主一广播和平就又投降了,反复横跳,这两条线选任何一条都可以是完整的故事。理论上来说,选二公主比较合理,从童年的依恋转换为同伴之情,当然这样的话只能战死殉道了。选了大公主就是投降审判自愿认罪赎罪。但是不只是结尾的这一部分,事实上整个第二季斯雷因心理上都挺优柔寡断的,无法从两个公主也就是两个道路上选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也很虚幻,经不起推敲。我个人真要说还是希望投降的,火星并没有值得地球人这样做的价值,改革了我也不认为蕾穆能幸福,这种事怎么看都是艾瑟来做更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