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吧 关注:453,264贴子:22,102,812
  • 9回复贴,共1

一条宋代排水沟使古城赣州千年不涝 青岛的德式地下管网百年仍沿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0年07月暴雨连连,众多大中城市惨遭水浸成灾。而江西的赣州也连遭暴雨,却未出现明显内涝。当洪峰到达赣州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此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被市民冠上“东方威尼斯”的绰号。
     是谁让赣州安然无恙?赣州城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疑 问
     古城为啥不淹水?赣州的老人们说,赣州是座“浮城”,而且是乌龟形,龟首在城南,龟尾在城北,所以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关于“浮城”,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当时的朱元璋为了统一天下,派军师刘伯温领兵攻打赣州。刘伯温几经攻打都不成功,这时,有人告诉他,赣州城的西面是章江,东面是贡江,两江在城北汇合成为赣江。三江环绕着赣州城,这个城墙的轮廓线在地图上看就像一个乌龟。乌龟的脑袋在南门,乌龟的尾巴在八境台,就是外面的河滩地这块地方。刘伯温听了似乎有所领悟,于是,他用四颗铁钉钉住了乌龟的四只脚,结果,赣州被水淹没了。就这样,刘伯温打下了赣州城。
     在赣州市博物馆文博专家万幼楠眼中,这些民间传说都不大靠谱。“不发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套现在看来都相当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他说。
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万幼楠分析说,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在万幼楠看来,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同时,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这样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还是得益于水塘?万幼楠说,按照刘彝当初的设计理念,福寿沟仅是整个赣州排水防洪体系中的一环。修建于宋代的坚固城墙是最好的防洪堤坝,还有城内的数百口水塘。刘彝曾差人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以发挥重要的调蓄作用。然而,让古人想不到的是后人竟会填塘建房。与古人倡导的因势利导不同,今人看上去更加崇尚用现代科学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在赣州,古城门里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铁门,新城区埋下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里装配了马力更强劲的抽水机。即使没有水塘,也不过是多消耗点电就能把水送出去。
     不过,一位市政工作人员也感叹,“幸好八境台公园的那口蓄水塘还在。”今年的几场暴雨中,雨水总是先汇集到水塘,然后泵站才能直接从水塘里往江里抽水。“否则,根本来不及排水。”
作为古代赣州的城市排水系统,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赣州博物馆的专家韩振飞介绍说,这个城市排水系统就是现在看来也还显得比较先进和科学。  
     释 疑         宋代排水系统力保城市不涝。
     作为古代赣州的城市排水系统,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福、寿两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废水分别排入章江和贡江。整个福寿沟排水系统,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工程。
     赣州博物馆的专家韩振飞介绍说,这个城市排水系统就是现在看来也还显得比较先进和科学。“福寿沟”是一个生态和环保的排水系统。韩振飞说,这个排水系统把整个市区的水塘都沟通了,而且利用水位的落差把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赣江的入口处,建成了消涨自然闭合的系统。江水涨时自然关闭,江水落时自然开启。
     这个排水系统依然在为赣州古城服务。文物专家认为,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1楼2010-12-30 09:16回复
    青岛不太怕强降雨
          比起重庆、济南受暴雨影响造成的巨大损失,历次暴雨都没给青岛道路造成严重积水,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得益于青岛独特的地理特点。青岛市为丘陵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临近大海,排海路径比较短,雨水比内地排泄速度快。其次,每年青岛市排水管理处都根据道路排水情况,争取财政支持 ,逐步进行改造,如福州路中段、香港中路汽水厂门前、人民路瑞昌路路口、鄱阳湖路、宏大路等积水路段,都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第三,得益于青岛市防汛措施到位。每次下雨,青岛市排水管理处都会根据气象预报和实际雨量,相应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各工区根据预案级数采取相应行动,对重点路段和传统积水路段安排专人看管,并通过全市不间歇巡视及时发现问题,综合市民打来的热线情况组织人员和养护车辆及时进行疏通,基本上保证了重点路段有专人看管,突发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
        技术可行就是差钱于德国建的下水道,市排水管理处也曾专门做过调查了解,而且也找到了相应的材料 。据排水处工作人员介绍,青岛建置初期,没有排水设施,市区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水主要依靠天然河流和冲沟流入海中。德国侵占时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市政建设 。德国人在青铺设下水道80公里。
        1898年10月起,德国殖民当局将前海一带青岛村的居民强行迁移,然后把中山路南段以东,自德县路过观象山、信号山至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整个区域的住房拆除,划定为欧人居住区,按照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欧人居住区开辟了新市街,并在主要街道下铺设了3200米下水管道,均为雨水管,污物则由桶搬运。后因桶运有碍卫生,1898年开始设置污水管道。至1905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采用雨污分流,在青岛西北部华人居住区采用雨污合流。雨、污水管道及雨、污混合式管道,均用陶土烧制,长约1米,内径75~450毫米。两管接口处有螺旋,以便于衔接,周围用沥青混和麻丝及沙土缠涂,以期坚固耐久,防止渗漏。管子埋于地下深约2米,在街道两侧路边缘石下,每隔40~50米设预制方形或圆形混凝土雨水斗或入孔(也有砖砌雨水斗),上面覆以铁箅子。雨水随主干管通过暗渠,自流入海。
         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亦由支管自流入污水管道,再经管道流入各排水泵站,由泵站将污水集中加压排海。在西镇、市北区等华人居住区,平日污水由管道流入附近排水泵站;下雨时排水泵站将这些管道的入口处堵塞,使污水溢出随雨水一起直排入海。这些管道的入海口均在胶州湾。德国侵占时期铺设雨水管道公里;铺设污水管道公里;雨污合流管道公里,总长度约为80公里。
    德式排水技术上可行,缺资金
         看了西方的排水系统,不少人曾提出疑问:为何我们的城市不能采用那么先进的技术。对于这个问题,市排水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从技术层面来说,排水处有这个能力,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他们说现在是用最少的资金实现排水效果的最大化。
        “他们所修建的污水管道是根据当时二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这些都是由当时特定的需求特点决定的。随着青岛人口密度加大,原来的小洋楼变为了人口密度更大的高层住宅,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自然都比原来大了很多。现在的城市需求更大容量的排水设施。”工作人员说,“在这一块上,我们的技术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但是资金的投入可能是不允许的。” 当记者问德国建造的下水道与国内相比,孰优孰劣时,工作人员说时代不同了,德国人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但可能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的现状。所以,两者的可比性并不大。“现在我们用的也是雨污分流,而且每年也在改造设施,其实排水效果最重要。”
    有的管道口被封死
         对于该问题,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么多年,很多违法违章的行为出现,很多小企业或者饭店将污水直接排入到这些雨水排水口里,有些管道是为了截污而堵上的。还有些管道是已经废弃了的管道,为了更好地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在原本的管道上游进行了截流,另设管道。
    


    3楼2010-12-30 09:21
    回复
      2025-11-20 04:2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一家德国企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5楼2010-12-30 09:23
      回复
        一条宋代排水沟使古城赣州千年不涝,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6楼2010-12-30 09:26
        回复
          非常佩服德国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如果我们有他们一半的敬业精神,恐怕我们中国也会成为一流国家.就看人家那个备件仓库,上百年标准不变,产品质量过硬,我们中国人学不来啊!!!


          7楼2010-12-30 09:54
          回复
            现在捞钱是最主要的


            8楼2010-12-30 10:45
            回复
                  ◎初探德建下水道     有的地方真能开车
                   2010年6月4日下午1点半,记者来到了市排水管理处。在得知记者想去探访一下百年之前的德建下水道时,工作人员给记者简单介绍了一下出口位置,说可以去看一看。但是,工作人员善意地提醒记者,他们以前也曾进去过,但都带着氧气设备,如果没有准备进去太深的话,可能会有危险。听了排水处工作人员的话,记者加了些小心,在去位于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前,专门买了蜡烛、塑料袋,用来照明、防水。
                    里面挺宽,但能开车的地方只有20米
                    日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因为正在退潮,原本被淹没一部分的出口全部露了出来。因为不知道下水道内是否会有积水,记者在脚上套了两层塑料袋,准备得差不多后,记者走进了神秘的德建下水道。
                    入口处非常宽阔,以前听人说,青岛的下水道里可以开汽车,这次见了才真正体会到。出口的拱形下水道又宽又高,开一辆轿车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有人说可以开解放牌卡车,则有点困难。往里走了20米左右,下水道出现了两个分出口,都没有主出口那么宽、那么高,分出口也根本容不下一辆车 ,即便是QQ 、小吉利。下水道可以开车的说法,对整个德建下水道而言并不成立。因为有分支,记者选择了左侧的一个出口,接着往里走。该下水道的分支高宽度大概只有 1.7米,记者在里面走只能低着头、弯着腰。看到蛋形下水道,却不知为何被堵着蜡烛,记者小心翼翼地往里面走去,发现脚底下有很多海菜,可能是潮水涌进时带上来的。海菜的存在,让下水道变得滑溜溜的,记者的脚步无疑慢了很多。
                   在摸索前行了50米后,记者在一个拐弯处看到了一丝亮光,走近一看,才知道上面就是古力盖,距离下水道地面有五六米高。阳光透过古力盖的两个圆孔照进下水道 ,黑暗处的一抹光亮无疑让记者的心情舒缓了很多。在天井的下方,记者有了欣喜的发现——蛋形下水管。
                   只见蛋形管材的截面形似鸭蛋,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据说上宽下窄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排水通畅,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 。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如今在市博物馆二楼,一段在城市管网改造中挖掘的蛋形管材,已经作为文物展出。但是让人疑惑的是,下水道内的这个蛋形下水管不知为何被砖块堵死,只留有十几厘米的出水口 。下水管被堵的原因何在?是何人堵死的?这都是未知的答案。楼梯间里有编织袋,难道曾有人居住?
                   在天井下面短暂调整了几分钟后,记者继续前行,但管道变得越来越窄,而且下水道呈现出阶梯式状态。即越往里走,下水管的位置越来越高,每一处增高的地方,都有台阶。由于离出口越来越远,没有了海水的回涌,管道的水泥地面显得很干净。
                  在前行的过程中,下水道右侧的一处楼梯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点着蜡烛,光线有些暗,楼梯间的平台上好像有丢弃的被子,记者不禁疑惑:难道里面还曾有人居住?记者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平台上的是几条白色编织袋。因为楼梯间内有碎石块,而台阶看上去并不十分陈旧,有点像后来施工过,记者猜测那些编织袋应该是盛放建筑材料的。越往里走空气越稀薄,记者无奈返回
                   记者往里面走了200多米,天井、古力盖也少了很多 ,随之而来的是 ,外面透进的亮光变得十分可贵。记者手中的蜡烛在一点一点地燃烧,不知不觉一根蜡烛已快燃尽。随着向下水道更深处走去,记者感觉到管道内的空气也变得稀薄起来 ,呼吸渐渐有点困难,不禁让记者想起了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的提醒。
              


              9楼2010-12-30 12:16
              回复
                真服了 国人什么时候能办到啊


                11楼2011-08-23 13:38
                回复
                  2025-11-20 04:21: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国人现在很功利,很浮躁。


                  12楼2011-08-23 13:59
                  回复
                    整个社会现在说不上来是什么风气,像楼上说的浮燥。照这样再过50年也没有欧洲那样先进、文明。


                    IP属地:山东13楼2011-08-23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