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电视剧吧 关注:73,301贴子:3,501,225
  • 15回复贴,共1

书接上文,让我们看看元宝是怎么说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你提供的长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仙剑奇侠传1》(以下简称“仙1”)和《又见逍遥》两部剧的对比分析非常深入,既肯定了经典作品的地位,也探讨了时代变迁对观众审美和作品评价的影响。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 关于“经典”的定义与时代性作者提到仙1的成功与其时代背景密不可分——2005年时,仙侠剧尚未形成固定套路,观众娱乐方式单一,电视剧的传播依赖口碑和有限的媒介。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确实让仙1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更在于它是否承载了某一代人的情感共鸣。
但经典也需接受时代检验。如今观众对“三观”、剧情逻辑、改编还原度的要求更高,仙1中某些情节(如李逍遥的“油腻”台词、女性角色的工具化)难免被诟病。这并非否定其价值,而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 改编模式的优劣作者将改编分为四类,认为《又见逍遥》的成功在于“模式2”(保留主线+合理扩充),而仙1属于“模式3”(大幅改编但保留核心)。这一分类很有启发性:
模式2更适合当下观众:尊重原作的同时填补空白(如游戏未详述的配角故事),符合现代观众对“还原度”和“深度”的双重需求。
模式3的仙1则更像“同人创作”:它牺牲了游戏的部分设定(如技能、角色关系),但通过原创剧情(如红色蒲公英、十年之约)塑造了独特的影视魅力。这种改编风险大,但一旦成功,反而能超越原作影响力。
争议点在于:改编是否必须忠于原作?
仙1的“魔改”曾让游戏粉愤怒,但非玩家观众却因剧情感动。这说明改编的成败取决于目标受众——若以“破圈”为目标,适度脱离原作或许是必要的。
3. 《又见逍遥》的“叫好不叫座”作者提到该剧制作精良、还原度高,但热度远不及仙1,原因包括:
时代差异:当下观众选择太多,仙侠剧竞争激烈,缺乏“开山之作”的稀缺性;
宣发不足:剧名无法沿用“仙剑”IP,前期宣传未触达核心受众;
情怀壁垒:仙1的“白月光”地位让新剧天然被对比,甚至引发“捍卫经典”的排斥心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又见逍遥》的口碑集中在“游戏粉”群体,而仙1的观众多为非玩家。这反映出IP改编的困境:满足原作党可能牺牲大众市场,反之亦然。
4. 仙侠剧的核心吸引力作者认为优秀仙侠剧需具备两点:剧情和音乐。仙1的成功正源于此:
剧情内核(宿命、侠义、爱情)源自游戏的经典性;
OST(如《杀破狼》《一直很安静》)与剧情高度契合,成为情感放大器。
但如今的仙侠剧常陷入“重特效轻叙事”的误区,或沦为“仙偶”(仙侠+偶像剧)。《又见逍遥》的突破在于回归“侠”的本质,但能否像仙1一样用音乐和台词制造“记忆点”,仍是关键。
5. “童年滤镜”与批判性审视文中提到对老作品的评价常受“滤镜”影响,但更需警惕的是时代的错位批判。例如:
仙1的“恶俗台词”在当年可能是幽默感的体现,如今则被视为冒犯;
观众成长后对作品的苛责,有时源于自身价值观的变化,而非作品“退步”。
健康的评价体系应兼顾历史语境与现代视角:既承认经典的局限性,也肯定其开创性。
总结:仙侠剧的“进步”与“停滞”技术层面:《又见逍遥》在特效、动作设计上远超仙1,证明国产剧工业水平的提升;
叙事层面:两者各有侧重——仙1胜在情感冲击力,《又见逍遥》强在还原与细节;
文化层面:仙侠剧20年来的“原地踏步”,实则是类型化的必然。当“仙侠”被窄化为“恋爱修仙”,创新反而更难。真正的突破或许需跳出IP改编,回归原创世界观的构建。
最终,无论是仙1还是《又见逍遥》,它们的价值在于为不同时代的观众提供了不同的“仙侠体验”。经典不会被取代,但新作的意义在于证明:仙侠剧仍有进化空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18 10:34回复
    自己写的吗,写的很认真嘛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8 13:50
    收起回复
      有一点不敢苟同,什么叫还原原著就会丢失大众市场
      假象一个优秀的原著 没有被翻拍过 然后他的影视改编能忠于原著 那一定也是优秀的作品 并不一定会失去大众市场 仙剑太特殊了新的 翻拍不管是否忠于原著 都会失去大部分老粉丝市场 因为滤镜情怀具有排他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18 16:49
      收起回复
        纠正你一个错误观点,不是什么忠于原著会牺牲掉谁,因为老版粉丝注定不喜欢的,他们只看自己的爱豆,所以忠于原著会吸引游戏粉,魔改的话既吸引不了老版观众也吸引不了游戏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19 08:21
        收起回复
          补充下《三体》也有被魔改的历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19 11:06
          回复
            非常同意。时代在进步,大家的思想境界都在提升,对台词和角色的三观以及剧情逻辑关系和演员演技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所以如果一部剧播完整个优点都只有“还原”,并且这个还原不仅还原了原著,也“还原”了老版某些内容,那么就注定了他既摆脱不了老版的阴影,也抓不住没有看过老版和没有玩过游戏的其他普通观众的心,只能成为一部令原著粉满意的作品。观众数量是很庞大的,没有任何一部电视剧能吸干所有观众底盘,好比《哪吒》上映期间有些同期电影莫名将《哪吒》视为假想敌一样好笑。一部二十年后的电视剧的对手并不是二十年前的那部剧,打铁还需自生硬,改编剧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又能打开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市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19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