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y1149说得对,心灵的默契,往往来自于偶然,在我与脉脉和他的相遇中,有太多的缘。知道彼此至少应该有了两年半的时间,交流之语却是可数,可心灵的默契却可以让偶然的火花点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在网络在论坛的来来去去中,我的原则是做个“独行侠”,独立思考,独自前行,停留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驻足在自己喜欢的家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关注自己喜欢关注的人和文字,写自己心里的真实心情与情感,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被任何所束缚。这个原则,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诗文杂志论坛的老版里,有个“心情文字”栏目,我特别喜欢,觉得那里就是自己心情文字的家园,有很长的时间关注着那里,直到几次被那里的管理者邀请,自己又一再地拒绝后,才开始因为过意不去而对那里“淡”了下来。可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时再去那里时,却因论坛的改版而让我有了一次失去家的感觉.从此,我开始在那里若即若离开来。
再一次地驻守,是读者论坛的“心情物语”。起初去论坛时,并没有这个栏目,也是一次改版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心情文字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可是,“心情物语”一直没能做得起来,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发的帖子也不少,但交流跟帖的却总是那么三两个,版主也是换了好几届。我一直的默默关注与驻守被几位坚守文学区的管理者关注并分别致以邀请,希望我可以把那里的担子挑起来,可我一直没有破自己行走论坛的原则。只是很多的时候,我体谅着那里不能常在线的版主,所以一再地关注着那里,想尽量不让那里出现零跟帖,并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去回复每一篇心灵的文字。但终因了工作的关系和一些其它的原因,我在“心情物语”只留下一座心情的小楼,还有一些牵挂和默默地关注与祝福。常常地,我还是在那里驻足,心疼着那里的版主忙碌且有些孤单的身影。
而那时,因为一位兄长的牵引和鼓励,我开始关注了生态摄影,希望能让自己在一种美的欣赏与享受里走出自己忧伤的心。在心情物语与生态摄影的来回走动里,我以为自己的心开始不自觉地把重心作了转移,后来才发现,远离我的文字是一种不舍,而欣赏每一个美丽的视角却可以忘却忧伤收获并享受快乐。于是,我不摄影却开始不断地把脚印留在每一幅我所欣赏到的图片后。
应该说,这是关注诗歌的一个引子,只是我一直是不知的。因为,自己的跟帖被摄友们一再地称赞为“诗意地解读”,于是,一个忧伤的自己在不经意间向一个诗意且开朗的自己转向,不是文字的转向,是心灵的转向。又因为一次偶然,在诗文杂志读到的一篇散文,而因了那篇散文的牵引,开始关注诗歌。才开始明白,原来不是一直以来自己的以为,诗歌离自己的距离并不是所想像的那么远,诗歌也好,散文也好,摄影也好,一切的距离,都只是心的距离。
这,应该就说到家园了。是的,心的家园,用心灵相约,在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真实地拥有着一份真诚的默契。这份默契,来自于文字里的偶然,却分明又来自每相互走近的两颗心的必然。一开始,对这里,我是以一种关注的心态而来,因为内心坚守的原则从来不曾有过动摇。但无形中,一种被信任的感动牵引并左右了我的心,而不自觉地走近,走近,再走近。
当自己被邀请来当吧主的时候,我还在想着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坚持。用心阅读,用心交流,用心灵来驻守不是就很好了么?我在新浪曾和一位朋友共同创建过一个博客圈,圈子发展得非常快,而第一任管理员的我们实际上只有我一个人在打理,在那样的三、四个月里,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读每天圈子里更新的博文,各种体裁,各种层次,各种心态的文字后面代表圈子也代表自己留下真诚的心声。可就在我牵着这个孩子的手走稳脚步的时候,我累了,只是四个月,还夹杂了些其它的因素在内,我离开了那个视为自己孩子的圈子,开始了自己的网络独行。那么,我可不可以不当吧主,哪怕是小吧主都不当,只在这里默默地跟帖支持呢?我这样问着自己的时候,朋友告诉我,跟帖和当吧主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只为了交流,别处同样可以,而当吧主是一种奉献,有一种责任感。不可否认,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原则前动摇了。那一天下班后,我去美容院做护理,心却很奇怪地牵挂着一个自己才关注了不久的地方----心灵有约吧。我用手机搜索,跳出来好多条相关的信息,很巧,第一条,就是一篇<写给心灵有约吧和历届吧主们>的文章,我的好奇心使我继续跟着往下走。原来,是一位老吧主几年前写下的一篇文字,文字里朴实真诚的字句,把心吧的创建历程与历界老吧主们对心吧的情感与付出一一地流露着。我的心,在那一下子,被轻微地撞了一下,我说不清,那叫感动还是心动,或者都有。那一时刻,有些后悔白日里对朋友的婉言回绝了。那一时刻,我知道,我真的走近了,走进了,真的带着心灵融入了这个家园。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在网络在论坛的来来去去中,我的原则是做个“独行侠”,独立思考,独自前行,停留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驻足在自己喜欢的家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关注自己喜欢关注的人和文字,写自己心里的真实心情与情感,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被任何所束缚。这个原则,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诗文杂志论坛的老版里,有个“心情文字”栏目,我特别喜欢,觉得那里就是自己心情文字的家园,有很长的时间关注着那里,直到几次被那里的管理者邀请,自己又一再地拒绝后,才开始因为过意不去而对那里“淡”了下来。可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时再去那里时,却因论坛的改版而让我有了一次失去家的感觉.从此,我开始在那里若即若离开来。
再一次地驻守,是读者论坛的“心情物语”。起初去论坛时,并没有这个栏目,也是一次改版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心情文字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可是,“心情物语”一直没能做得起来,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发的帖子也不少,但交流跟帖的却总是那么三两个,版主也是换了好几届。我一直的默默关注与驻守被几位坚守文学区的管理者关注并分别致以邀请,希望我可以把那里的担子挑起来,可我一直没有破自己行走论坛的原则。只是很多的时候,我体谅着那里不能常在线的版主,所以一再地关注着那里,想尽量不让那里出现零跟帖,并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去回复每一篇心灵的文字。但终因了工作的关系和一些其它的原因,我在“心情物语”只留下一座心情的小楼,还有一些牵挂和默默地关注与祝福。常常地,我还是在那里驻足,心疼着那里的版主忙碌且有些孤单的身影。
而那时,因为一位兄长的牵引和鼓励,我开始关注了生态摄影,希望能让自己在一种美的欣赏与享受里走出自己忧伤的心。在心情物语与生态摄影的来回走动里,我以为自己的心开始不自觉地把重心作了转移,后来才发现,远离我的文字是一种不舍,而欣赏每一个美丽的视角却可以忘却忧伤收获并享受快乐。于是,我不摄影却开始不断地把脚印留在每一幅我所欣赏到的图片后。
应该说,这是关注诗歌的一个引子,只是我一直是不知的。因为,自己的跟帖被摄友们一再地称赞为“诗意地解读”,于是,一个忧伤的自己在不经意间向一个诗意且开朗的自己转向,不是文字的转向,是心灵的转向。又因为一次偶然,在诗文杂志读到的一篇散文,而因了那篇散文的牵引,开始关注诗歌。才开始明白,原来不是一直以来自己的以为,诗歌离自己的距离并不是所想像的那么远,诗歌也好,散文也好,摄影也好,一切的距离,都只是心的距离。
这,应该就说到家园了。是的,心的家园,用心灵相约,在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真实地拥有着一份真诚的默契。这份默契,来自于文字里的偶然,却分明又来自每相互走近的两颗心的必然。一开始,对这里,我是以一种关注的心态而来,因为内心坚守的原则从来不曾有过动摇。但无形中,一种被信任的感动牵引并左右了我的心,而不自觉地走近,走近,再走近。
当自己被邀请来当吧主的时候,我还在想着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坚持。用心阅读,用心交流,用心灵来驻守不是就很好了么?我在新浪曾和一位朋友共同创建过一个博客圈,圈子发展得非常快,而第一任管理员的我们实际上只有我一个人在打理,在那样的三、四个月里,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读每天圈子里更新的博文,各种体裁,各种层次,各种心态的文字后面代表圈子也代表自己留下真诚的心声。可就在我牵着这个孩子的手走稳脚步的时候,我累了,只是四个月,还夹杂了些其它的因素在内,我离开了那个视为自己孩子的圈子,开始了自己的网络独行。那么,我可不可以不当吧主,哪怕是小吧主都不当,只在这里默默地跟帖支持呢?我这样问着自己的时候,朋友告诉我,跟帖和当吧主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只为了交流,别处同样可以,而当吧主是一种奉献,有一种责任感。不可否认,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原则前动摇了。那一天下班后,我去美容院做护理,心却很奇怪地牵挂着一个自己才关注了不久的地方----心灵有约吧。我用手机搜索,跳出来好多条相关的信息,很巧,第一条,就是一篇<写给心灵有约吧和历届吧主们>的文章,我的好奇心使我继续跟着往下走。原来,是一位老吧主几年前写下的一篇文字,文字里朴实真诚的字句,把心吧的创建历程与历界老吧主们对心吧的情感与付出一一地流露着。我的心,在那一下子,被轻微地撞了一下,我说不清,那叫感动还是心动,或者都有。那一时刻,有些后悔白日里对朋友的婉言回绝了。那一时刻,我知道,我真的走近了,走进了,真的带着心灵融入了这个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