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44,873贴子:3,336,087

引信设定器-Fuze setter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炮为精确控制引信的激发时间,是需要计算好距离通过延时引信来激发火药。我们知道二战的高平两用副炮射速受制于弹药的转运时间,装填时间,引信的设置时间。到了二战这个阶段很多副炮都是用了自动化炮闩,装填的流程大大简化,因此DP火炮的射速主要就是受制于弹药的转运时间和引信的设置时间。
延时引信的
基本原理
1.将拨杆调至播报的参数
2.摇动遥杆给飞轮储能
3.弹头倒置插入设定器,延时设定完成



IP属地:云南1楼2025-04-14 21:54回复
    引信设定器到二战原理没有发生变化,区别是一战时期通过电话播报参数,到了二战引信设定器大都可以通过电信号控制延时引信的设定使得延时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德国88MM防空炮为例
    (1)引信设定器安装在炮架左侧。它是手动操作的,一次可以设置两个引信。它可以与立体导向器或辅助导向器一起使用。

    (2)用于立体导向器电传输的数据,引信设定器有一个与方位角和仰角指示器类似的灯光系统。引信设定器的顶部是一块板,上面有三个同心环的10伏电灯插座。每个插座都有一个单独的正极电连接。所有插座都有一个公共负极连接。三个指针以圆心为中心旋转,每个灯圈一个。每个指针的末端都有一个半透明的索引。两个内部索引的宽度足以覆盖一盏灯。外部指针可以跨越两盏灯。指针以1:10:100的比例啮合,最短指针转动1圈,最长指针转动100圈。指针与引信刻度盘和引信设定器的设定环相啮合。
    (3)用于辅助指挥员通过电话传送的数据,引信设定器有一个从15度到350度的刻度(图102)。安全位置用十字标记。(美国引信设定器刻度盘以引信秒为单位。从美国引信秒数转换需要转换刻度,将校正值设置到此引信设定器上的度数标记中。)

    4)引信设定器前部的设定曲柄转动指针和引信刻度盘。引信设定器侧面的曲柄转动惯性飞轮,惯性飞轮储存机械能,用于切断引信。引信切断后,释放杆释放炮弹。引信设定器的电缆插座延伸至顶部滑架前部的接线盒。
    b. 操作。
    (1)转动设定手轮,使灯光熄灭(配合立体指挥仪使用),或使引信刻度与电话播报的数值一致(配合辅助指挥仪使用)。转动动力曲柄,将能量储存在飞轮中,并保持曲柄以均匀的速率旋转。
    (2)将子弹猛地推入引信设定器的一个杯状件中,从而啮合一个带齿离合器,该离合器旋转调节销。该离合器旋转两圈后自动脱离。弹药通过一个位于引信底部圆形凹槽内的键固定到位。该键由设定器顶部的杠杆触发被释放。


    IP属地:云南2楼2025-04-14 22:03
    回复
      2025-08-12 08:31: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引信设定器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分为集成式和独立引信设定器。所谓集成式大多集成在炮身或者扬弹机,设定完成以后直接推入装填杆,独立引信设定器则是在引信设置完成以后再次搬运弹药装填。
      独立引信设定器 主要适合应用在100mm以下的中小口径高炮上,弹药搬运并不费力,有多个弹药搬运手对射速的影响不大。上图的88MM就是属于独立引信设定器
      英国的4inch ,4.5inch 4.7inch .5.25inch 都是属于独立引信设定器。在此分别介绍下。
      首先是4inch 图三可以看出左侧的水兵正在将弹头卡进引信设定器,待引信设定完成以后装填




      IP属地:云南3楼2025-04-14 22:14
      回复


        IP属地:云南4楼2025-04-14 22:27
        回复
          QF4.5 inch MKII
          图二中士兵正在设定引信,早期的QF 4.5使用正装弹,由于炮弹沉重后期又改为定装弹。QF4.5有辅助的装填装置



          IP属地:云南5楼2025-04-14 22:40
          回复
            qf 4.7inch
            4.7英寸的引信设定器位置 我不是很确定,按照道理图二水兵腋下的才是引信设定器,图三为大英的滑轮辅助装填装置结构




            IP属地:云南6楼2025-04-14 22:57
            回复
              qf 5.25 in mki
              引信设定器位于两门火炮的中间位置,高射炮弹通过HA扬弹机将炮弹水平的送至引信设定器,引信设定完成以后装填手从后部取出装入装填盘
              这一门副炮射速慢是有原因的,首先该炮由高角位和低角位两个分别用于对海和对空种弹药。也就说在对空的场景下只能使用一个提弹机。再者从图二可以这个环境是多么逼仄,装填手拿到炮弹以后需要扛着80磅的弹药绕道装填机背后装弹,孱弱的辅助装填机也限制了装填的速度,这些种种原因导致实战射速不超过8发每分钟。
              在前卫装备的rp10 mki型炮座上,做了两项改进,首先取消了两门炮中间的引信设定器,引信设定器被集成在HA扬弹机上,取消了两名引信设定手,另外高角度扬弹机和低角度扬弹机的位置做了互换,使得装填手搬运更加合理。相应的前卫上的5.25英寸射速提升到了10发每分钟。
              按照国外爱好者的一些文章,5.25的mkiii 才最终改进了这些问题,mkiii的扬弹机和装填参考了美制设计,使得在使用有延时引信的高射炮弹时射速达到16发每分钟,在使用vt 引信时达到了20发每分钟。该型火炮最终未入役



              IP属地:云南7楼2025-04-14 23:29
              收起回复
                上文我们说到大口径的高炮不适合使用独立引信设定器,QF5.25inch MKI就是反例。下文主要用于介绍德苏系列的高炮引信设定装置
                图一为苏联KS-30
                图二为德国FLAK40
                二者基本一个设计,引信设定器被集成在炮身,待引信设定完成以后,装填机放下直接推入炮膛。省去了炮弹转运的步骤。图二中德国士兵正在设定延时引信



                IP属地:云南8楼2025-04-14 23:46
                回复
                  2025-08-12 08:2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15 00:09
                  回复
                    支持科普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15 00:09
                    回复
                      日本的引信设定器评价很高,被称为是可以和美国mk12的集成式引信设定器效率上媲美
                      我查询了navy weapon 里面89式和98式并没有相应的图纸。只有一个文字性描述
                      引信设定柜位于炮架右侧,并通过穿过耳轴的连杆齿轮与位于后膛面上的引信设定机构相连。当炮弹托盘从待装填区移动到装填位置时,引信设定机构会设定引信。装填托盘是手动操作的。引信设定是通过一个与炮弹上的引信计时环啮合的齿条进行的。
                      我的理解是89式设定器区别于传统的倒v型设定孔是使用齿条耦合,在推弹到装填位置的过程中,导轨中的齿条带动引信中的齿轮,因此省去引信设定的环节。
                      89式12.7cm和98式10cm都是使用弹簧推杆装填;
                      在这里引用jean bart 大佬对弹簧装填机的描述:"弹簧动力的杆式推弹机通常依靠舰炮后坐压缩弹簧储能,因此无需设置外部动力源,结构上最为简单,也最为可靠。不过这种推弹机首发炮弹需要人工装填,而且由于推送行程相对较短不适合装填长度较大的弹药,结构特性也使它无法通过重复多次推送来装填分装弹药,弹重较大的时候高仰角下也可能无法将炮弹推送到位。"





                      IP属地:云南11楼2025-04-15 00:22
                      收起回复
                        美国的QF 3英寸L50高射炮,该火炮同样是使用独立的引信设定装置。对于中小口径高炮使用独立引信设定没有问题





                        IP属地:云南12楼2025-04-15 00:37
                        回复
                          终于到了5/L38 MK12,MK12作为二战最优秀的中口径高平两用炮。
                          与传统印象中不同,5/L38 MK12其实也配备了独立的引信设定器。图1为CV12 大黄蜂号上5inch/L38 Mark 24型基座炮。

                          图2照片和插图展示了火炮平台侧面的机械引信设定器及其使用的引信设定调节器。这些机械引信设定器安装在没有整体升降装置的炮架上,用于设定防空炮弹上的机械定时引信(MT)。炮弹以机头朝下的方式插入该装置的插槽中。

                          引信设定员需要观察机械引信设定器上的两个刻度盘:一个“零读数器”(低速)刻度盘和一个“跟随指针”(高速)刻度盘,它们共同指示引信的总时间。零读数器刻度盘以1秒为间隔,从0到45秒刻度,最高可达48.75秒。跟随指针刻度盘以0.02秒为间隔,从0到1秒刻度,绕刻度盘旋转两圈。简而言之,机械引信设定器可以将引信时间设定在0.80秒到48.75秒之间的任意值,以0.02秒为增量。0.80秒的最低设定值是一个安全系数,以确保发射的炮弹在距离舰船安全距离之前不会爆炸。
                          引信设定器上的每个刻度盘都有一个内刻度盘,由火控系统中的模拟计算机驱动,例如与Mark 37火炮火控系统(GFCS)一起使用的Mark 1计算机。引信设定器可以处于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由选择手柄控制。在自动模式下,计算机控制引信时间,无需手动操作。在手动模式下,引信设定器操作员使用手摇曲柄移动外刻度盘来设定引信时间,该时间要么由计算机发送(再次强调,“匹配指针并射击”命令的由来),要么由炮长下令。需要注意的是,手动模式实际上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计算机将时间发送给引信设定器,但不自动控制引信设定,而是由引信设定器操作员手动完成。第二种是完全不使用计算机,由引信设定器操作员根据炮长的指示控制引信设定。
                          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出,机械引信设定器有三个射弹槽。弹药传递员将每枚射弹头朝下放入其中一个槽中,并将引信上的固定凸耳(见下图)装入槽中的V形槽中。每个槽中都有一个旋转杯,杯上有一个棘爪,可以与射弹上的定时环凸耳啮合。转动该环即可设定引信定时。射弹到位后,弹药传递员转动位于杯下方的曲柄,使杯旋转,从而将引信定时环旋转至初始设定值。之后,机械引信设定器会持续旋转杯,以匹配计算机(自动模式)或引信设定器操作员(手动模式)确定的最新时间设定。三个槽位为后续射弹设定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以便炮弹操作员(第一装填手)将射弹从机器中取出并放入火炮装填托盘之前,将射弹设定到正确的时间。这种引信设定方法还允许计算机不断更新时间引信,直到它们从机器中拔出为止,从而确保每个炮弹的最佳设定,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炮弹从机械引信设定器中拔出和从枪中发射出来的之间的“死区时间”间隔。
                          第一装填手踩下脚踏板,将弹壳从鼻杯机构中抬起,同时将弹壳从引信设定器中拉出。
                          发射VT引信(近炸)防空炮弹时,无需设定时间,因为VT引信本身就能决定炮弹何时引爆。战后的CVT引信则采用了一种时间设定,将引信的启动时间延迟到炮弹到达目标前几秒。这降低了雨水或海水回流导致炮弹提前引爆的可能性。
                          图三为Mark21型炮座
                          图四为Mark30型炮座


                          IP属地:云南13楼2025-04-15 00:52
                          收起回复
                            图一为整体式提升装置的引信设定装置
                            对于带有整体式提升装置的炮架,高射炮弹从操作室提升上来时,射弹的定时引信会被设定。操作室内的炮员将炮弹头朝下放入提升杯中,并将固定凸耳插入V形槽中。当射弹沿提升装置向上移动时,引信设定器链条带动链轮旋转,从而带动内套筒旋转。内套筒上的棘爪与定时环凸耳啮合,将引信旋转到正确的位置,该位置由自动火控系统或炮员手动转动引信设定调节器上的曲柄确定。
                            单座炮架整体式提升机的引信设定调节器位于射弹提升机上端的前方。双座炮架的单个调节器位于炮舱前部的两门火炮之间,用于控制两门火炮的引信。整体式提升机的调节器操作方式与上述调节器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用于手动设定引信时间的手摇曲柄,并且带有一个战斗指令指示器。该指示器有两行战斗指令,由GFCS磁力操作。上方一行指示火炮的模式,下方一行指示要发射的弹药类型。
                            图二为适用于带有整体升降装置的保险丝设定调节器


                            IP属地:云南14楼2025-04-15 01:00
                            回复
                              2025-08-12 08:19: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终于有人注意到引信设定的方面了,我本来还想随便写点东西说一说这个。
                              集成不集成这个区分,其实不如从引信设定模式分。一种是一次性设定,一种是连续设定。
                              定时引信在离开设定机的那一刻,其实火控意义上的“倒计时”就已经开始了。由于炮弹离开设定机到击发还有一段不固定的装填用时,火控在计算弹道和引信时长时必须考虑到这一段装填过程的dead time。假定某一距离仰角对应飞行时间5秒,炮弹从离开引信设定机到装填完毕需要4.3秒,火控就必须考虑到这段时间进行修正而不能直接把计算的飞行时间当作引信设定,否则当炮弹真正发射时,弹道时间就和引信设定时间有偏差了。因为装填时间不稳定,但dead time设定必须预先固定,所以定时引信弹的装填和击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定的时间进行,造成射速下降,不能像触发式引信弹随时按最高射速射击。
                              定时引信弹要么是在炮弹离开设定机时击发装置就开始按设定dead time倒计时,倒计时结束立即击发,要么是装填和击发严格按照指示灯指示遵循时间安排。
                              有了上述概念再讲回引信设定。类似英国高炮这种设置在炮座侧边的水平引信设定机大多是“一次性”设定模式,操作员控制设定机短暂接触弹头,设备在短时间完成引信设定不能停留,装填手必须马上取走炮弹开始装填作业。问题就来了,如果操之过急,高炮尚未击发时就提前设定了引信,很可能出现dead time结束但第二发炮弹其实还没来得及完成装填的情况。所以,这种“一次性”设定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好的流程作业,通常只有在上一轮击发后才能进行引信设定,这就会浪费一定的时间。
                              连续设定型则是炮弹放置在设定机上就能持续实时设定引信,可以提前放入设定机准备,随时可以取下装填。这种作业模式就比一次性作业要友好得多,也能避免射击后才设定引信浪费时间。
                              美国5/25 5/38配套的就是连续设定式的引信设定机,炮弹在设定机上停留多久都没问题,射击后立即取下炮弹装填即可。日本八九式 九八式的炮尾导轨设定机也可以算是一种连续设定型,因为它在装填时才同时设定引信,并不影响装填作业。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15 02: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