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19,660贴子:3,317,419
  • 21回复贴,共1

IJN重巡的实战炮射成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分析日本海军大口径炮的命中率,首先要刨除航空兵力参加的战斗,然后依靠视力和雷达的夜间炮战也不能说明问题(大部分发生在所罗门群岛铁底湾)。
田村尚也关注的三场战斗中,有两场是十炮重巡的舞台:
泗水海战——日军参战兵力是羽黑[妙高型]、那智[妙高型];
科曼多海战——日军参战兵力是摩耶[高雄型]、那智[妙高型]。
这些重巡的战场表现如何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们战前的训练成绩大正15年到昭和15年重巡舰炮射击成绩数据来自: 黛治夫大佐的『艦砲射撃の歴史』
以上数据表明1935~1940年间,日军重巡2万码射击命中率平均值在5.17%。
在泗水海战中,为了击败ABDA舰队,日军发射弹药数与命中率如下:田村尚也的数据:
火炮射击距离 发射弹数 命中数 命中率
203mm 26000~18500 1573 4 0.25%
140mm 18000~15000 221 0 0%
127mm 5000~3000 515 15 2.91%
可见日军重巡射击命中率仅为战前训练水平1/20还不到,没办法,这是实战,不是打死靶,田村尚也认为盟军舰船在战斗中,持续通过观测实行避弹机动,有效的规避了日军炮击。日军驱逐舰炮击命中率较高的原因是射击距离近,佐藤康夫大佐指挥日军第9驱逐队的两艘驱逐舰接近盟军进行炮战,取得了较高的命中率。
以上材料除取自《海军炮术历史》,还取自《爪哇海战》F.C. 范 .奥斯腾 和国内的王正兴写的《这才是战争》
×××××××××××××××××××××××
可见战前分析和实战两码事,战前训练和实战战绩两码事,以战前的分析得头头是道的书作为引经据典不可取,还是结合实战分析好。而从实战来看,与其追求弹丸的威力,射程,初速,不如提高射速,尤其是对付灵活的DD,美国5/38成为世界名炮,不仅对空牛逼,其射速对舰时也很强。打IJN的DD差主要还是鬼子还有93这个挂逼。


IP属地:上海1楼2025-04-14 16:49回复
    要区分对付目标是否覆盖重装甲。对于次等主力舰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对敌次等装甲目标就行有效打击。毫无疑问,能对敌巡洋舰尤其是对等的重巡产生足够威慑力/杀伤力才是重巡应该考虑的;而反驱才应该是6in巡和5in巡的本职,重巡则压制之。故而,无脑鼓吹射速而放弃对敌重巡的威慑不可取。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4-14 17:25
    收起回复
      是否可以实战中十炮的对九炮八炮优势也不明显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14 18:38
      回复
        只要初速能無上限提高,命中率自然也會上去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14 19:42
        收起回复
          演戏跟实战当然不是一码事,实战越接近演戏表现也会越接近演戏,具体要看实战双方是怎么机动的,极端情况如野分躲避新泽西的机动,对方永远不可能命中,但是自身也无法射击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15 03:40
          收起回复
            原来这样吗?我印象里本子重巡命中率一直不错,这么看的话估计是美军更烂给我的印象?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15 09:04
            收起回复
              黛大佐的东西早就过时了。
              现在实锤的就是 盐湖城打得比那智好,前者仅中一弹(虽然彻底毁了那智整个火控系统),后者一炮不中。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15 11:10
              回复
                十炮巡确实平庸。
                但正因为有两高的教训,才有了大和萨马岛对白平原的最远动对动命中,这不就是因祸得福?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15 12:42
                回复
                  追求射速的前提是有效杀伤布鲁克林被改成克利夫兰就已经说明了射速过剩完全没用,追求射速不如搞好火控加大威力一脚把对面蹴成路边一条是在(不过美国佬这种速射船拆自家的比基尼防护巡洋速度估计倒是不慢)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16 0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