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是给以前的,是的以前的中国国内钢琴教学产业做个总结。
让大家伙看明白下。
首先,中国国内的钢琴教学,起点是1980年开始。
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1950年代,世界有一些,,变化。
由钢琴制造工艺“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欧洲的钢琴制作,使用原木,几个月制作时间,到十几年制作时间。
而当时,日本研发了复合板工艺,这一时期,大概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个工艺,极大地缩短了制作周期,使得钢琴的产量,百倍增量。
无法跟原有的精英化钢琴教学市场相匹配。
然后吧,1960年代,就是东南亚,香港等地,钢琴输入,经济收割。
这个东西呢,在1980年,就直接进入中国了。
我们人才引进,把人家欧美在东南亚搞这种东西的领军人物弄进中央音乐学院。
1980年到2000年,整个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高抬指。最终2000年终止。
这时期呢,就把中国本土原本保存的微弱的钢琴教学,给彻底摧毁,替换成了。。。教学产业。
没有教学的教学产业。
暴增的钢琴产量,需要扩张教学体量,压缩教学周期。
这两者的需求,直接催生了,劣化简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完全不合格的教师群体。
原本的钢琴教学产业,8岁起步,学习周期5到8年,学习成功率能有百分30以上。
而商业化的教学产业,3岁起步,学习周期1到3年,学习成功率无限接近于零。
后者,扩张了教学体量,压缩了教学周期,使得钢琴的销售数量,大幅度增加,迎合了钢琴产能的增加。
在教学上的不成功,依靠,高抬指,考级,以及所谓的听觉素质,来掩盖掉。
高抬指,是一种劣化,简化的教学内容,把原本具有深度,广度,难度的钢琴教学技术,简化为了一种,只需要重复训练身体机能,就号称可以解决诸多问题的万能用品,然而实际上,40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抬指就是无效的。只是个借口。
第二个是考级,考级机制,是一种由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直接受到利益集团影响,催生出来的,独立于正常音乐评价体系之外的评价体系。基本来说,说到这里大多数人就可以看懂什么鬼了。。。。我讲的简单点吧,考级10级,其达标通过的演奏水准,钢琴来说,是跟实际顶尖演奏,差距5倍左右的程度的。而其他乐器的考级10级,基本达到或者接近世界顶尖水准。。。乐器学习的生源,是固定的一个“总量”,一个学生学了个50块钱乐器成本的口琴,可能之后就不会选择几万块的钢琴了,而吸引学生来学习数量的一个门槛,就是难易度,通过直接在考级这个另外的评价体系,扭曲掉原本正常的音乐评价体系,来达到修正,乐器学习的难易度,驱赶其他生源进入钢琴生源池,就是其目的之一。
当然了,考级这样做,最终出来的实际演奏能力不具备,最终会毁掉考级。因此,民间组织,拼命促成,考级加分,通过与政策的深度捆绑,来达到考级正规化的目的。
但中国不是东南亚小国,2015年,我们原本在2008年通过的考级加分,就被取缔掉了。
第三个就是我说的教学理念。
这里头,主要是以日本铃木教学法,美国的汤普森教学法,所形成的直接针对低龄儿童,简化的教材,简化的教法,甚至不要技术知识,不要学会乐器,近乎邪道的享受音乐,锻炼素质。
其中的核心,就在于,自编自创教学理念。
正常的教学理念,是从教学出发,一定是以:“学会”为目的。
而这些教学理念,并不是。。学会。
相反,他们编造的理念,比如,绝对音高,绝对音感。
是说,只有在儿童阶段,接受相应的音乐学习,才能建立,特殊的音乐学习素质。
而一直以来几百年的音乐理论,在听觉上的说法直接跟他们相反。
只要是生理健康的人类,在正确技术知识的训练下,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最终达到专业程度的听觉能力!
目的是什么?
把原本适龄,8岁左右,有些乐器10岁,才能够具备正常学习能力的年龄,深挖,压低到,3岁。
B站,郎朗站台,呼吁两岁学钢琴。
哈。
原本的商品,是教学。
而现在的商品,是所谓的“素质教育”。
呐,通过舆论,胁迫家长买单。
整个钢琴产业发展线完善了。
疫情前的。
2015年后,钢琴产业下滑,其实就体现了这种模式的缺点,因为考级加分没了。
大多数家长,正常的思维,想的都是学会乐器,当整个行业没有学会乐器这个能力,展现,再失去了捆绑政策的胁迫后,没人买单。
2015年到2020年,依靠钢琴产业的大额经济收益,整个市场,用不对等的洗脑宣传,淡化掉了,考级不加分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在欺骗性的考级加分的骗术下,依然选择钢琴。
然后吧,疫情,疫情的特殊性,就是原本的线下教学,转变为了线上教学。
钢琴教学产业的真实教学内容,其教导的技术知识,以及教学态度公开,遭受大多数家长的抵制。
跟想象中的没钱了没多大关系,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态度,不认可。
你能够认可,一节课,钢琴老师什么技术知识都不教,只是强压着学生练琴,甚至这个练琴的过程里,老师不上心,甚至像毒瘾发作一样的玩手机上瘾么??
而且,不只是一节课两节课,而是半年一年这样的?
当然了,教学教的好的,有教学态度的老师立马被筛选出来,也有的。在其他那些劣质老师流失生源的时候,这些老师。。是不是在增加生源啊?
疫情结束后,就是美育纳入中考,2022年,3月份的教育局四份文件主动公开。
今年2025年,5月份,2022年9月份初一的学生,2024年9月份初三的那批学生,按照这个考。
所有乐器,同台竞技,现场测评。3到5分钟。占据终结性总分百分40到百分70.
好,结果出来了嘛。钢琴生源,彻底断档。生源被其他乐器分掉。
在今年,3月26日,教培新规,大家自己可以百度下,我们当地呢,教培产业,又跑路了3分之一,预测最终会没掉一半。
钢琴的教学教培机构市场,基本定型了。
教培机构,只剩下了疫情前体量的百分20.
好事情哦。
钢琴如果还占据那么大的教学体量,中国是不可能有音乐学习的未来的。
同时,给大家聊一下,春节期间,跟西班牙回国朋友的对账。
欧洲那边的钢琴学习,学习成本很低。
一般来说,新琴500欧左右,二手琴,200欧左右。
这是乐器学习价格。
大概相当于国内3000左右的钢琴价位吧。
然后是学习课费,正常的课费,在70欧左右“中等档次,质量有保证”,业内顶尖课费,在100欧,到200欧。
比如,意大利某音乐学院教授,就是120欧的课费。
学习周期,5到8年,能够达到一般专业程度演奏能力。这个能力,大概相当于国内考级2倍技术指标。。考级10级2倍数技术指标。具备一般演奏能力。
在各方面素质“不仅仅需要演奏能力的”,都达标,可以达到专业程度的,在整个欧洲的成材率,是百分30左右。
我们对比下国内,国内的钢琴,几万块,疫情前,炒作到4W的中等档次立式。
学费,50到300,为一般钢琴学习学费,几百到上千,到3000甚至几万,为所谓的高层钢琴教学的课费。
一般人,学不起钢琴,最重要的是,一般性的钢琴教学,没有教学内容,几百上千,甚至几千块的高层钢琴教学,也照样大多数没有教学内容!
说的直白点,就是权利。以权利影响音乐教学。
所以,中国国内的钢琴教学,很糟糕。
在现在来说,受到政策的影响,中国钢琴,体量缩减,是好事情,也是其他音乐发展的先决条件。生源池是共享的。全部被虚假的宣传,欺骗的进的钢琴,其他种类,能分到多少学生呢?
让大家伙看明白下。
首先,中国国内的钢琴教学,起点是1980年开始。
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1950年代,世界有一些,,变化。
由钢琴制造工艺“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欧洲的钢琴制作,使用原木,几个月制作时间,到十几年制作时间。
而当时,日本研发了复合板工艺,这一时期,大概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个工艺,极大地缩短了制作周期,使得钢琴的产量,百倍增量。
无法跟原有的精英化钢琴教学市场相匹配。
然后吧,1960年代,就是东南亚,香港等地,钢琴输入,经济收割。
这个东西呢,在1980年,就直接进入中国了。
我们人才引进,把人家欧美在东南亚搞这种东西的领军人物弄进中央音乐学院。
1980年到2000年,整个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高抬指。最终2000年终止。
这时期呢,就把中国本土原本保存的微弱的钢琴教学,给彻底摧毁,替换成了。。。教学产业。
没有教学的教学产业。
暴增的钢琴产量,需要扩张教学体量,压缩教学周期。
这两者的需求,直接催生了,劣化简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完全不合格的教师群体。
原本的钢琴教学产业,8岁起步,学习周期5到8年,学习成功率能有百分30以上。
而商业化的教学产业,3岁起步,学习周期1到3年,学习成功率无限接近于零。
后者,扩张了教学体量,压缩了教学周期,使得钢琴的销售数量,大幅度增加,迎合了钢琴产能的增加。
在教学上的不成功,依靠,高抬指,考级,以及所谓的听觉素质,来掩盖掉。
高抬指,是一种劣化,简化的教学内容,把原本具有深度,广度,难度的钢琴教学技术,简化为了一种,只需要重复训练身体机能,就号称可以解决诸多问题的万能用品,然而实际上,40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抬指就是无效的。只是个借口。
第二个是考级,考级机制,是一种由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直接受到利益集团影响,催生出来的,独立于正常音乐评价体系之外的评价体系。基本来说,说到这里大多数人就可以看懂什么鬼了。。。。我讲的简单点吧,考级10级,其达标通过的演奏水准,钢琴来说,是跟实际顶尖演奏,差距5倍左右的程度的。而其他乐器的考级10级,基本达到或者接近世界顶尖水准。。。乐器学习的生源,是固定的一个“总量”,一个学生学了个50块钱乐器成本的口琴,可能之后就不会选择几万块的钢琴了,而吸引学生来学习数量的一个门槛,就是难易度,通过直接在考级这个另外的评价体系,扭曲掉原本正常的音乐评价体系,来达到修正,乐器学习的难易度,驱赶其他生源进入钢琴生源池,就是其目的之一。
当然了,考级这样做,最终出来的实际演奏能力不具备,最终会毁掉考级。因此,民间组织,拼命促成,考级加分,通过与政策的深度捆绑,来达到考级正规化的目的。
但中国不是东南亚小国,2015年,我们原本在2008年通过的考级加分,就被取缔掉了。
第三个就是我说的教学理念。
这里头,主要是以日本铃木教学法,美国的汤普森教学法,所形成的直接针对低龄儿童,简化的教材,简化的教法,甚至不要技术知识,不要学会乐器,近乎邪道的享受音乐,锻炼素质。
其中的核心,就在于,自编自创教学理念。
正常的教学理念,是从教学出发,一定是以:“学会”为目的。
而这些教学理念,并不是。。学会。
相反,他们编造的理念,比如,绝对音高,绝对音感。
是说,只有在儿童阶段,接受相应的音乐学习,才能建立,特殊的音乐学习素质。
而一直以来几百年的音乐理论,在听觉上的说法直接跟他们相反。
只要是生理健康的人类,在正确技术知识的训练下,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最终达到专业程度的听觉能力!
目的是什么?
把原本适龄,8岁左右,有些乐器10岁,才能够具备正常学习能力的年龄,深挖,压低到,3岁。
B站,郎朗站台,呼吁两岁学钢琴。
哈。
原本的商品,是教学。
而现在的商品,是所谓的“素质教育”。
呐,通过舆论,胁迫家长买单。
整个钢琴产业发展线完善了。
疫情前的。
2015年后,钢琴产业下滑,其实就体现了这种模式的缺点,因为考级加分没了。
大多数家长,正常的思维,想的都是学会乐器,当整个行业没有学会乐器这个能力,展现,再失去了捆绑政策的胁迫后,没人买单。
2015年到2020年,依靠钢琴产业的大额经济收益,整个市场,用不对等的洗脑宣传,淡化掉了,考级不加分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在欺骗性的考级加分的骗术下,依然选择钢琴。
然后吧,疫情,疫情的特殊性,就是原本的线下教学,转变为了线上教学。
钢琴教学产业的真实教学内容,其教导的技术知识,以及教学态度公开,遭受大多数家长的抵制。
跟想象中的没钱了没多大关系,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态度,不认可。
你能够认可,一节课,钢琴老师什么技术知识都不教,只是强压着学生练琴,甚至这个练琴的过程里,老师不上心,甚至像毒瘾发作一样的玩手机上瘾么??
而且,不只是一节课两节课,而是半年一年这样的?
当然了,教学教的好的,有教学态度的老师立马被筛选出来,也有的。在其他那些劣质老师流失生源的时候,这些老师。。是不是在增加生源啊?
疫情结束后,就是美育纳入中考,2022年,3月份的教育局四份文件主动公开。
今年2025年,5月份,2022年9月份初一的学生,2024年9月份初三的那批学生,按照这个考。
所有乐器,同台竞技,现场测评。3到5分钟。占据终结性总分百分40到百分70.
好,结果出来了嘛。钢琴生源,彻底断档。生源被其他乐器分掉。
在今年,3月26日,教培新规,大家自己可以百度下,我们当地呢,教培产业,又跑路了3分之一,预测最终会没掉一半。
钢琴的教学教培机构市场,基本定型了。
教培机构,只剩下了疫情前体量的百分20.
好事情哦。
钢琴如果还占据那么大的教学体量,中国是不可能有音乐学习的未来的。
同时,给大家聊一下,春节期间,跟西班牙回国朋友的对账。
欧洲那边的钢琴学习,学习成本很低。
一般来说,新琴500欧左右,二手琴,200欧左右。
这是乐器学习价格。
大概相当于国内3000左右的钢琴价位吧。
然后是学习课费,正常的课费,在70欧左右“中等档次,质量有保证”,业内顶尖课费,在100欧,到200欧。
比如,意大利某音乐学院教授,就是120欧的课费。
学习周期,5到8年,能够达到一般专业程度演奏能力。这个能力,大概相当于国内考级2倍技术指标。。考级10级2倍数技术指标。具备一般演奏能力。
在各方面素质“不仅仅需要演奏能力的”,都达标,可以达到专业程度的,在整个欧洲的成材率,是百分30左右。
我们对比下国内,国内的钢琴,几万块,疫情前,炒作到4W的中等档次立式。
学费,50到300,为一般钢琴学习学费,几百到上千,到3000甚至几万,为所谓的高层钢琴教学的课费。
一般人,学不起钢琴,最重要的是,一般性的钢琴教学,没有教学内容,几百上千,甚至几千块的高层钢琴教学,也照样大多数没有教学内容!
说的直白点,就是权利。以权利影响音乐教学。
所以,中国国内的钢琴教学,很糟糕。
在现在来说,受到政策的影响,中国钢琴,体量缩减,是好事情,也是其他音乐发展的先决条件。生源池是共享的。全部被虚假的宣传,欺骗的进的钢琴,其他种类,能分到多少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