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眼驴找房金融部负责人获悉,中国银行业在房地产信贷方面出现很大调整,尤其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接下来由肆眼驴找房(苏州忠业诚房产经纪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名)高级顾问给各位分享这个话题。
一、对公地产信贷持续加码,政策导向明确
1. 支持保障房与存量房去库存
光大银行、邮储银行等大型银行积极响应政策,通过“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模式、保障房融资项目加大对公信贷投放。此类举措旨在加速去库存,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推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 对公业务风险边际改善
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指出,2024年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2025年开发贷不良压力有望延续改善趋势。这与政府政策支持及市场回暖(尤其是一线城市)密切相关。
二、个人住房贷款态度分化:大型银行积极,中小银行谨慎
1. 大型银行保持乐观,加大投放
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明确表示将加大个人房贷支持力度,2025年房贷受理量和投放量持续回升。例如,建行副行长纪志宏提到房贷业务呈现显著增长势头。
2. 地方性银行转向保守,风险管控优先
青岛银行、江浙沪部分中小银行因2024年个贷不良率上升,选择收缩个人房贷业务,转向对公领域或消费贷。青岛银行指出,2024年个贷不良问题显现,需谨慎研判市场风险。此外,六大国有行中有4家个人房贷余额下降,股份制银行则呈现分化,7家余额增长但不良率普遍攀升。
三、风险与挑战:不良率上升与提前还贷压力
1. 个人房贷资产质量承压
2024年,中国银行个人按揭和经营贷不良率同比上升,六大行个人贷款不良率齐升,农行、中行分别上升0.3和0.21个百分点。市场分析认为,房地产长周期调整、居民购房需求减弱及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主因。
2. 提前还贷现象冲击业务稳定性
2024年国有六大行个人房贷余额减少超6000亿元,部分银行通过限制提前还款额度或次数应对业务缩水。例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设定线上还款单笔上限20万元,交通银行要求线下预约还款。业内人士建议推广“商转公”贷款、延长还款期限以缓解压力。
四、未来趋势:差异化策略与政策协同
1. 银行信贷结构优化
大型银行将继续依托政策红利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而中小银行可能更多转向制造业和消费贷领域。股份制银行中,招行、兴业等通过灵活策略实现房贷余额增长,但需平衡风险与收益。
2. 政策助力降低居民负债成本
2025年公积金与商贷利率下调(如公积金首套利率降至2.85%),预计减轻月供压力,刺激需求释放。以100万元贷款为例,利率下降可节省利息约12万元。此类政策或间接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
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当前房地产信贷市场的分化体现了银行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对公业务因政策支持成为增长点,个人房贷则因风险上升呈现“冷热不均”。
一、对公地产信贷持续加码,政策导向明确
1. 支持保障房与存量房去库存
光大银行、邮储银行等大型银行积极响应政策,通过“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模式、保障房融资项目加大对公信贷投放。此类举措旨在加速去库存,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推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 对公业务风险边际改善
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指出,2024年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2025年开发贷不良压力有望延续改善趋势。这与政府政策支持及市场回暖(尤其是一线城市)密切相关。
二、个人住房贷款态度分化:大型银行积极,中小银行谨慎
1. 大型银行保持乐观,加大投放
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明确表示将加大个人房贷支持力度,2025年房贷受理量和投放量持续回升。例如,建行副行长纪志宏提到房贷业务呈现显著增长势头。
2. 地方性银行转向保守,风险管控优先
青岛银行、江浙沪部分中小银行因2024年个贷不良率上升,选择收缩个人房贷业务,转向对公领域或消费贷。青岛银行指出,2024年个贷不良问题显现,需谨慎研判市场风险。此外,六大国有行中有4家个人房贷余额下降,股份制银行则呈现分化,7家余额增长但不良率普遍攀升。
三、风险与挑战:不良率上升与提前还贷压力
1. 个人房贷资产质量承压
2024年,中国银行个人按揭和经营贷不良率同比上升,六大行个人贷款不良率齐升,农行、中行分别上升0.3和0.21个百分点。市场分析认为,房地产长周期调整、居民购房需求减弱及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主因。
2. 提前还贷现象冲击业务稳定性
2024年国有六大行个人房贷余额减少超6000亿元,部分银行通过限制提前还款额度或次数应对业务缩水。例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设定线上还款单笔上限20万元,交通银行要求线下预约还款。业内人士建议推广“商转公”贷款、延长还款期限以缓解压力。
四、未来趋势:差异化策略与政策协同
1. 银行信贷结构优化
大型银行将继续依托政策红利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而中小银行可能更多转向制造业和消费贷领域。股份制银行中,招行、兴业等通过灵活策略实现房贷余额增长,但需平衡风险与收益。
2. 政策助力降低居民负债成本
2025年公积金与商贷利率下调(如公积金首套利率降至2.85%),预计减轻月供压力,刺激需求释放。以100万元贷款为例,利率下降可节省利息约12万元。此类政策或间接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
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当前房地产信贷市场的分化体现了银行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对公业务因政策支持成为增长点,个人房贷则因风险上升呈现“冷热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