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144比例的三架平头歼8为例子讲一下平头歼8的几个主要型号的小特点首先是歼8基础型(因为没有夜间作战能力,所以也叫歼8白)和歼8I型机的细节对比
1.座舱盖。歼8基础型的最主要特点是使用整体式的前开舱盖,这个是师从歼7或者说歼7原型米格21f13的,用作整体带离式弹射。而后续的歼8I型机舍弃了这种逃生几率极低的整体弹射方案,所以舱盖也改为固定式的前风挡和后开式舱盖的形式。
2.机炮。歼8基础型采用两门30mm单管机炮,以下方视角为左前右后错开布局。机炮的整流罩呈流线型,开有很多散热窗。而歼8I的机炮改为可靠性更高的两门双管23mm机炮,布局同样是以下方视角左前右后,但是机炮整流罩方正许多,也比30机炮短不少。
3.减速板。歼8共有四块减速板,前两片呈梯形,在机炮后方,后两片呈方形在主起落架后方。歼8基础型就是用的这一种布局的减速板。而歼8I型为了加强效果,前减速板后半部直接铆接了一块呈凹字形的板子。而后减速板从简单的方形改为带圆孔的加大方形减速板,并且上下两个边缘还有一块加强板。
4.垂尾前沿。歼8基础型的垂尾前沿是金属材质,涂色也跟机身一致是白色。而垂尾顶端有一块玻璃钢材质的罩子,上有一块梯形的白色金属镶嵌。而歼8I的垂尾整个前沿换成绿色的玻璃钢材质,且顶端的罩子也整体为绿色玻璃钢材质。
5.腹鳍。歼8基础型的腹鳍前端是绿色,而歼8I的腹鳍前端是机体白色。
然后是歼8白和歼侦8的对比。
其实歼侦8(不是现在的歼侦8f电子侦察机)是直接用歼8白挂载美制KA112A相机的照相侦察吊舱而成,只装备在沈阳的空军侦4团。外形特点是机体与普通歼8白一致,但是涂以非常罕见的侦察机团四位数战术编号。该战术编号的字体与一般歼8有细微区别,切角更大但又不是后来机型的大切角字体。另外在机腹中线挂载照相侦察吊舱,且一般不带武器。本次制作的是有照片留存的3533号机,套材中还含有另一架有照片留存的3563号机的水贴。









1.座舱盖。歼8基础型的最主要特点是使用整体式的前开舱盖,这个是师从歼7或者说歼7原型米格21f13的,用作整体带离式弹射。而后续的歼8I型机舍弃了这种逃生几率极低的整体弹射方案,所以舱盖也改为固定式的前风挡和后开式舱盖的形式。
2.机炮。歼8基础型采用两门30mm单管机炮,以下方视角为左前右后错开布局。机炮的整流罩呈流线型,开有很多散热窗。而歼8I的机炮改为可靠性更高的两门双管23mm机炮,布局同样是以下方视角左前右后,但是机炮整流罩方正许多,也比30机炮短不少。
3.减速板。歼8共有四块减速板,前两片呈梯形,在机炮后方,后两片呈方形在主起落架后方。歼8基础型就是用的这一种布局的减速板。而歼8I型为了加强效果,前减速板后半部直接铆接了一块呈凹字形的板子。而后减速板从简单的方形改为带圆孔的加大方形减速板,并且上下两个边缘还有一块加强板。
4.垂尾前沿。歼8基础型的垂尾前沿是金属材质,涂色也跟机身一致是白色。而垂尾顶端有一块玻璃钢材质的罩子,上有一块梯形的白色金属镶嵌。而歼8I的垂尾整个前沿换成绿色的玻璃钢材质,且顶端的罩子也整体为绿色玻璃钢材质。
5.腹鳍。歼8基础型的腹鳍前端是绿色,而歼8I的腹鳍前端是机体白色。
然后是歼8白和歼侦8的对比。
其实歼侦8(不是现在的歼侦8f电子侦察机)是直接用歼8白挂载美制KA112A相机的照相侦察吊舱而成,只装备在沈阳的空军侦4团。外形特点是机体与普通歼8白一致,但是涂以非常罕见的侦察机团四位数战术编号。该战术编号的字体与一般歼8有细微区别,切角更大但又不是后来机型的大切角字体。另外在机腹中线挂载照相侦察吊舱,且一般不带武器。本次制作的是有照片留存的3533号机,套材中还含有另一架有照片留存的3563号机的水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