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吧 关注:4,519贴子:288,391

客家人的广州地图(信息时报)

收藏回复



1楼2010-12-28 04:05回复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0-12/12/content_1212259.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12 来源: 信息时报


    2楼2010-12-28 04:06
    回复
      2025-08-26 01:1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采访嘉宾:
      谭元亨,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客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岭南教育集团客家文化研究院院长。
      信息时报记者 潘小娴摄


      3楼2010-12-28 04:06
      回复
        白云区长湴村的客家围屋群,已被周围的楼房团团包围。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摄


        4楼2010-12-28 04:06
        回复
          旧刘村的瑞堂家塾有锅耳封火山墙,一村民正在瑞堂家塾门前晒凉粉。(图片选自《大美广州》)


          5楼2010-12-28 04:07
          回复
            岗埔村围龙屋里的巷道。  (图片选自《大美广州》。)


            6楼2010-12-28 04:07
            回复
              舞春牛。 罗承芳摄


              8楼2010-12-28 04:07
              回复
                碰上雨天,凤凰街里的村民也照样撑伞,喜洋洋地在斗歌场上唱客家山歌。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摄


                9楼2010-12-28 04:08
                回复
                  2025-08-26 01:09: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广东客家史》、《客家文化史》是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新近出版的两部研究客家文化的专著,“客家人”这三个字,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了热议的群体。
                    谭元亨所长说:“目前广州地区的客家人数目不少于200万。”那么这么多的广州客家人,到底比较集中在哪些区?广州客家人居住之地,其建筑还会有传统围龙屋吗?而且广州客家人现在的习俗里,还保留着有多少传统的因子?谭元亨所长为读者一一解读了这些话题。


                  10楼2010-12-28 04:08
                  回复
                    风俗演义
                      舞春牛
                      舞春牛在广州增城客家居住地区非常流行,一般在每年的春节或开耕时节进行,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辛勤劳作、默默相伴的耕牛,扮春牛和鞭春牛的人跳起了春牛舞,并借助牛、牛耕、鞭牛、吃草等道具和情景,或互相逗乐,或抒发爱情,演员和观众同声欢呼,气氛浓烈融洽,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农家的欢乐、爱情的祝福。
                      据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广东民间故事全书·广州·增城卷》记载介绍:增城的舞春牛节目里,“春牛”一般由男演员扮舞,小可以如宠物般在手上舞,大可以象真牛由人穿戴躲入牛肚操舞。出场时,先说几句打诨搞笑的话,逗引发笑,调动气氛。如鞭牛对唱“手拿红鞭红彤彤,红过红包挂角中。你场春牛唱得好,不过牛背有只窿。”“春牛”答:“锣鼓一打闹镲镲,亚妹讲得也唔差。哎既牛仔纸扎介,背脊有窿正好拿。”
                      牛的动作简练,只是随着鞭牛人的唱颂或戏弄,摇头摆尾,作状接受称赞和打趣。鞭牛人的动作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拍春牛,每拍一回,都有唱调,一边做骑牛、赶牛、牵牛、鞭牛犁地、驶牛耕田等动作,有的手持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但动作都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围观的观众可唱歌发问:“牛眼人眼眼望望,犁田亚妹唔在行。丁丁圆圆团团转,样般中间唔开行?”表演者即接过话头,有问必答:“锣鼓打来闹洋洋,亚哥讲得也在行。耕田还要水来旺,留下中间做鱼塘。”
                      有意思的是,增城派潭、新塘永和圩的舞春牛,还一生一旦,表现地主女爱上了驶牛哥,情妹情哥情意长,边舞边唱,敲一阵锣鼓,对一回唱,作为一种山歌调演唱,以牛喻人,别有情调。


                    14楼2010-12-28 04:10
                    回复
                      客家山歌墟
                        在二十世纪40年代,越秀山脚洪桥街一带陆续有广东兴宁的客家人到此开布厂或作坊,从事染织业的生产。私人老板雇用的工人多是来自家乡的客家人。当这些工人在此立足后,又陆续吸引了乡里乡亲前来投亲靠友,这里客家人群体不断壮大,成为这一带的主要居民。
                        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文化站站长、广州市洪桥客家山歌协会会长侯焯对记者说:当时,洪桥这一代有两个很出名的染织厂,一个是三染厂,一个是八染厂。厂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工人们下班后,就经常相约到洪桥旁边越秀山四方炮台所在山丘,聊聊天,吹吹牛,唱唱山歌,既消遣,也可驱散疲劳,同时,聆听熟悉的乡音歌谣,也可一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山丘高低不齐,后来,一些客家人还把这个山丘上的一些杂草割掉,整理出了一小块平地。于是,每晚上这块平地闲聊的人越来越多,而每晚唱山歌的歌声也越来越嘹亮。因为客家人常在越秀山四方炮台山丘上唱山歌,所以,此处便被市民称为了“客家山”。
                        不过,虽然每晚上客家山唱歌的人不少,但最多人上客家山唱歌的日子却是每月的12日。侯焯说,当时洪桥街以及其他周边工厂“出粮”(发工资)的日子,大概都是每月的12号。工人们在发工资的这天,便不约而同地来到客家山上相聚,心情喜悦,山歌唱得此起彼伏。久而久之,每月12日便形成了最多客家人聚集的日子,伴随着他们的就是那历久不衰的客家山歌。于是,每月12日,越秀公园四方炮台便形成了热热闹闹的客家“山歌墟”。后来因为扩建马路、征地等各方面原因,两个染织厂都没有了,很多客家人还搬到了别的地方去居住。虽然,昔日朝见口晚见面的同乡好友因为居住分散难得一聚,但客家人的乡情却紧紧相连。每月的12日,更成为了客家人聚会的重大节日,客家工友们出了粮,就会到越秀山聚会、唱歌,交流来自家乡的信息。现在,广州市内包括番禺、增城、花都等地的客家山歌“歌友”们都会慕名前来,在四方炮台山岗对唱山歌。场面非常壮观,经常有上千人参与。


                      15楼2010-12-28 04:10
                      回复
                        广州有客家人?


                        17楼2010-12-29 06:55
                        回复
                          回复:17楼
                          当然有。 请睇11楼
                            信息时报:现在广州的客家人,大概还有多少人?他们居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哪里?
                            谭元亨:目前广州地区的客家人数有户籍在册的不少于200万。一部分分布在广州周边的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尤以增城、花都更为集中。增城 的客家人最多,大概有40多万,花都大概有30多万。另外一部分是在广州近郊,广州近郊客家人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是白云区太和镇、天河区凤凰街以及越秀区 洪桥街一带,尤其是天河区凤凰街的柯木塱村和渔沙坦村,更是广州近郊最纯正的客家村落,居民和村民98%以上是客家人。
                          


                          18楼2010-12-29 06:59
                          回复
                            回复:18楼
                            同感


                            19楼2010-12-29 15:17
                            回复
                              2025-08-26 01:03: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花都有30万呀,不是吧? 人家花都总人口才50多万,你就说人家有30万客家人,这不是作家是什么呀.计我话最多就是那几条山区村,都不会超过10万客家人的.


                              20楼2011-03-03 0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