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粤方言具社会功能不会消失
【本报讯】由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和澳门粤方言学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国际粤方言学术研讨会」昨开幕,邀请粤港澳及海外华侨语言学者,就粤语的传承、规范、发音等进行探讨。有学者认为国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为全国共同语言的同时,粤语作为方言一直未有停止充当社会交际工具的功能,故认为粤语仍会继续保留。
研讨会昨假理工学院汇智楼演讲厅举行,澳门中国语文学会理事长胡培周、澳门粤方言学会会长邓景滨、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伯慧等出席。就今年年中旬在广州发生的粤语和普通话之间引起的语言风波,詹伯慧表示:普通话的推广是国家既定国策,是必要且毋庸争议的。但像粤语这样的强势方言,不必担心会消失和退出语言的大舞台。因粤语与任何一种语言及方言一样,都具有工具的属性和文化的属性,作为工具,粤语始终没有停止充当社会交际工具的功能,故他认为普通话会继续推广,但粤语仍会继续保留。
倡规范广州话正音
此外,胡培周表示:现时使用粤语作为方言的地区,对广州话正音的问题产生不少争论,他建议以《广州话正音字典》作为统一规范,即使不同地区对某一字音可能有争论,但在求大同的基础上,制订粤语正音的规范有利正音工作的推行。
研讨会两年一度轮流在粤、桂、港、澳举行,今届研讨会在澳门举行,邀请内地、港、澳,以至海外华侨的语言学者,一连3日就粤语的传承、规范、发音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