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吧 关注:4,520贴子:288,435
  • 10回复贴,共1

“红腔”经典剧目嫁接动画电影(组图)

收藏回复



1楼2010-12-28 03:09回复
    http://news.163.com/10/1219/08/6O8L5O2500014AED.html
    2010-12-19 08:34: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2楼2010-12-28 03:09
    回复
      2025-11-25 22:15: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搜书院


      3楼2010-12-28 03:10
      回复
        红线女(右)主演的粤剧《山乡风云》剧照。资料图片


        4楼2010-12-28 03:10
        回复
          《山乡风云》近年重新排演。刘力勤摄


          5楼2010-12-28 03:11
          回复
            倪惠英出演新编粤剧《花月影》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刘力勤摄


            6楼2010-12-28 03:11
            回复
              ●李仙花出演经典汉剧《蝴蝶梦》。


              7楼2010-12-28 03:11
              回复
                陈学希出演潮剧《陈太爷选婿》。


                8楼2010-12-28 03:11
                回复
                  2025-11-25 22:09: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粤曲平喉《孔雀东南飞》
                    (黄锡龄撰曲、李少芳首唱)
                    一曲唱罢绕梁三日
                    点评人:沈瑞和(广州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经典致敬
                    数十年历唱不衰的粤曲《孔雀东南飞》,是已故著名编剧家黄锡龄,根据同名叙事诗改写的。曲中描述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凄美爱情故事,其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不幸婚姻和悲惨命运,可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提并论。
                    这首名曲之所以是不可多得的曲坛精品,因为曲中人物的命运令人同情,文采又令人叹赏,开始一句(二黄首板)“黄昏更下潇潇雨,孤馆闭春寒,府衙寂静,不堪时听杜鹃啼……”便把人物所处的悲凉萧索的环境和盘托出。更因此曲的板腔设置、铺排和音乐唱腔设计非常流畅自然,令人感觉既质朴又丰富。再加上原唱者李少芳老师,以及深得乃师真传的继唱者曲艺名家何萍,都以其高超的声腔艺术去演绎这首名曲,特别是在演绎焦仲卿倾诉刘兰芝可怜身世时所唱的一段“乙反南音”和“清歌”(无伴奏演唱),唱得纤毫毕察,字字悲咽。
                    经典回顾
                    《孔雀东南飞》一曲诞生于新中国早期,传播甚广,由李少芳演唱,发行的音像制品获中国唱片公司“白金唱片奖”,即上世纪50年代,撰曲者、首唱者都已故去。“有言人生最苦是‘生死离别’,如果说‘死别’是偶然之事,那么‘生离’更容易触动人性中脆弱之心弦。《孔雀东南飞》是著名的十九首古诗之一,借喻孔雀分飞而反映封建时代一对恩爱夫妇被迫分离的故事,非常适合用哀婉凄切的粤曲腔板来表现。”粤曲专家汤凯旋如是说。
                    据李少芳生前自述,由于嫌自己出身贫寒,身体又“矮细”,初入道唱曲因为腿短还要垫上凳子,自觉“色相难以称道”,唯有拼命在唱工上和感情上下苦功夫。在汤凯旋看来,身为“星腔”第二代传人,李少芳老师演唱的《孔雀东南飞》之所以打动人心,最主要就是在声腔上倾注了许多心血,在充分发挥“星腔”委婉温柔的特点之余,更在唱腔方面做了不少成功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敢于突破传统粤曲的结构。“粤语戏曲界有句名言:欢喜唱梆子,落难叹二簧,而芳姐在此曲首句‘黄昏更下潇湘雨’时,用的是二簧首板,但紧接的是梆子体系中的反线中板,再个作品在既不远离传统的范围,又增加了接二簧慢板;而在两段二簧慢板中又用了一段古腔七字清中板。这么做使整新鲜的组合创意,确属难得可贵。”
                    在汤凯旋记忆中,《孔雀东南飞》初听便觉得回味无穷,尤其是曲中有一段没有伴奏的清歌,属于戏曲曲艺中高难度的唱法,虽无节拍所限,但要有习惯的“气度”,而且音准要求极严,何况这段清歌所用的是粤曲特有的“乙反调”!李少芳演唱时,真是烟锁愁眉,无限哀怨,字字涕泪,催人泪下。而结尾之句“世情薄人情恶”唱出了对封建时代婚姻制度之强烈控诉。一曲唱罢,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12楼2010-12-28 03:13
                  回复
                    粤剧潮剧汉剧三大剧种争艳
                      粤剧、潮剧和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解放后涌现出许多经典剧目,深受观众的欢迎。
                      本版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郭珊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


                    13楼2010-12-28 0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