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众生相引言
生病住院是一种常态,但住院后,折射出来的人生百态,值得我们去思考与体会,算作记录,供大家思考。。。
我住的房间共有6张病床,从门进入,分成左右两侧两部分,一面3张床,我住进门左侧的中间,床号为30,房间的床号从28~35,大家平均入住时间是4~5天,我由于年龄偏大,手术特殊,脑膜被侵蚀,出现了小洞经过了贴补修复,所以大夫特别关注,就住了7天,因此,接触了较多的人,有一点体会,记录如下,供大家体会。。。
实际上,住在这个病房的,多是进行鼻科手术的,不影响生命和太多的日常生活,多数病员在医院可以自理,但手术后的4小时,需要属于观察期,需要有人陪护,其他时间可以自理一人在医院。所以一般病人的住院历程时:术前检查1天,手术一天(这天需要有人陪床)。术后恢复2~3天,一般术后24小时,抽出第一根填充物,48小时后,抽出第二根填充物,72小时后抽出第三根填充物,门诊清洗鼻腔后,出院,即住院历程为4~5天。
青岛市立医院的耳鼻喉科病房
我的左侧临31床(一)
我入住的时候,31床已经手术完成了。31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青岛人,家里是青岛的老公务员,本人在青岛电视台工作,工作体面,家庭背景好,爱人是小学老师,外地执教,不能过来陪床,家里父母年龄较大,只能来看望或送饭。我入住的第一天,来了众多的陪床(大概4人,看上去更像同事活长辈),这些人自顾自的聊天,完全不管手术后极度痛苦的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没有好好吃饭的他,好不容易能喝水了,自己弄水喝,完全没有家人的照顾,父母(老人)是机关公务人员,也不怎么回照顾病人。24小时后,抽出第一根填充物,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自己休息了一下,回家去吃了饭,算是休息了。
到了临近出院,已经可以做部分工作了,由于有未完成的任务,就出院工作了。大概一算,接近12000元的住院费,手术费用就是8000左右,对医院的高费用,也是颇有微词。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也没有十足的信任,甚至有片面的了解,可见,对于这样有高的收入,宣传部门的人,家里还有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对医疗、教育职业也有误解,看来,对于教育、医疗的认知,还需要大家认真的分析和提升认知。。。。
由于爱人不能来院照顾,看上去十分的无助,住院了爱人和孩子,是最为重要的人。。。。
右侧临床29床(一)
我有两个29床的病友,一个是与我一起住院,一起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就出院的老哥,年龄70多岁,青岛即墨市的农民,鼻腔矫正手术,前期手术,可能是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做完善,大概1个月,又复发了,再此进行整形和修复手术治疗。。。
该老哥有3个孩子,第一天是小儿子送来并办理的住院手续,第二天大儿子、儿媳妇、女儿来陪同的手术,手术完成后,女儿陪同过夜,由于老哥进行的是鼻腔外廓手术,没有封闭鼻孔,手术后不影响呼吸,手术回来苏醒过来,就可以正常喝水、吃饭了,农村来的老哥,还在种地,身体健壮,恢复的较好,女儿对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爸爸在一个床上挤了一夜,第三天的上午,费用已经超过了6000了,结算后出院了,医生嘱咐:一定要吃消炎药。。。看来,农村的医保还是相对较少,较重的费用,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就照顾病人,女儿的细心/体贴,一般比儿子更细心。。。
不过不同的人,情况不同,上次在西海岸医疗中心住院,同病房的有日照、即墨、威海的三个老哥,他们都有儿有女,手术后日照和威海的老哥是儿子照顾,即墨的老哥是女儿照顾,都照顾的很好,特别是威海的老哥,儿子一个人守着,基本上2天2夜没有睡觉,十分的辛苦,但照顾的非常认真。但即墨的老哥,女儿照顾了4~5天的时间,看上去已经有点极度疲劳了。

病床上的父亲和女儿(网图)
右侧临床29床(二)
29床的老哥出院后,马上入住了一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周4晚上进行的手术,周4上午入住,入住的时候,一起来了父母、爱人和孩子,先来的是小两口,极度的年轻,还以为是刚刚结婚呢,女孩文了身,与男孩在一张床上休息,据说为了能够在医院停车,早早就赶到医院了,入院后,孩子来了,原来孩子都快上小学了,也算是老夫老妻了。。。
可是这对夫妻,典型的小孩类型,手术完的当天晚上,父母孩子都在,回来后,不管手术的痛苦,一家人就在说男孩要怎样的坚强,怎样的要度过难关,爱人就睡觉了。。。到了第二天,手术后的重反应起,父母没有来,就只有这对小夫妻了,女的就床上躺着,与男的(病人)就吵起来了,上午的液还没有输完,两人拔针就出去了。。。大概过了2个小时,两人回来了,就又好的象一个人一样,也不管其他病友的感觉,在一个床上腻歪起来了,晚上,两个人竟然出去吃饭,过了10点多才回来,回来后,病人发烧了,女孩靠着放下床,睡着了。。。不过还好,年轻没有高烧。。。几天以来,这是一个唯一的大人有陪床的病人,也是唯一一个吵着闹着爱着的病人,年轻人的世界,真是看不懂了。。。。医生来给取棉签,是个女大夫,陪床的女生一句:这娘们,技术不怎么的。。。说明了对医生的极度偏见和不尊重,即使是找人、奔着专家来的,即使是让专家做的手术,即使是专家的徒弟,也是一样的不尊重医生。。。,也可能是职业的习惯,也可能是女孩在家被男孩惯的宠的习惯了,她们两个,总是一个新的典型。。。
入住的几天,整个一个与医院的环境不顾,像是在自己的家里,每天上午输完液体,就出去转悠,下午3点左右回来,两人挤在一张床上休息一下,就又出去转悠了,晚上10多接近11点才回来,两个人挤在一起,又开始吵啊/亲爱,旁若无人的到11点后,这是病房,大家可能8点就起开始休息了,我被吵醒起来,人家还说:你已经睡了一觉了吧?呢。。。。
两个人把自己的床围起来,开始休息了,一致能睡到早上7点左右,等到护士来催了才起床,完全不顾别人的感觉。。。世界就象他们两个人的。。。直到他们出院走,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干什么工作的,不知道是做什么事的。。。
现在年轻人啊,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世界观的教育,还需要认真的去做啊。。。。。
病床前的小夫妻(网图)
对面的32床(一)
32床在我的斜对面,我入住的时候,是一个男生做的手术,已经手术完成了,做的耳道联通的手术,我进来的时候,由于男生剃了光头,又躺在床上,我还以为是父女呢,女生低声和气,细声细语的,照顾的及其细致,等男生能够起床了,就开始坐在一起,低声的聊天,就开始聊家常,聊疾病的防治,聊孩子和家,好像两人还是二人世界,聊家庭与未来,十分的亲热又得体,第二天上午,病人出院了,两人收拾好东西,与我们每个人打了招呼,两人手拉着手,出院了,这也是幸福的一对啊。。。。
网上找到一对情侣医院的照片,就算是对这两人的回忆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能就是这样的感觉吧。。。也许不是病重,也许还在激情中,但这真是向往的一对情人感觉。。。
病床前恩爱的小夫妻(网图)
对面的32床(二)
这对恩爱夫妻出院后,32床住进了一位久病的病友,这位病友,年龄50多岁,10多年前喉部癌症,做了大手术,导致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吃饭的嚼碎也有问题,这次是因为鼻子出血,不能确定是什么问题,到医院了检查治疗,由于有听力障碍,所以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反应,又住在相对的角落里,是一个非常安静和自律的病人,活动也非常的积极向上,医生来了,非常尊重医生的给与解释,有事我们给予帮助后,也给以友好的回复。。。
可能是久病的原因,已经完全适应了医院和养病的生活,自己带了破壁机,晚上睡前,将衣服叠放整齐,外衣用衣架挂好,挂在房间的横向管道上,安静的躺下就是一个晚上,基本不起夜,也不与其他人交流。。。,早上早早起来,认认真真的洗溯,认认真真的冲茶,慢慢的品尝,喝过早茶之后,将要吃的早餐放入破壁机内,认认真真的加工,足够的食量,吃过早餐,等着大夫查房和检查,看看手机,看看自带的一本书。。。是一个心态不错的病友。。。
也许是久病的原因,也许是孩子尚小的原因,妻子只是住院和检查的时候来过,陪着做检查,周末带孩子来,做了可口的饭菜。这位病友,反复的与妻子交流,照顾孩子,不用来医院送饭。。。妻子来了,也很少于他交流。。。。孩子像是上初中的样子,父子两个可以用手语交流,但妻子好像手语不是很好,安静的听着,坐着,看着他们说活,妻子说给你改善一下口味。。。病友露出十分感激的表情。。。真是患难夫妻啊。。。
不论何种疾病,不论何种年龄,只要有好的心态,就一定有好的未来。。。直到我出院,这位病友还在检查中。。但在我去复查的时候,他已经出院了。。。
正在吃饭的病友
对面的33床(一)
与我同一天住院,同一天手术的33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30岁,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尚没有结婚,父母是青岛黄岛做生意的,自己家有工厂,就回家来做手术,其手术是鼻中隔弯曲,幼时可能鼻子外伤,导致鼻子骨骼破碎,形成了鼻腔弯曲和肿胀,炎症,杜塞了鼻腔,需要进行手术矫正。手术当天,父母均来病房陪着,也来了不少亲戚,显然父亲帮不上什么忙,母亲做了不少饭,做完双侧手术后,第一天非常的难受,该病友基本没有吃饭,也很少喝汤,急得父母不行。小伙子个性十足,与父母的交流也不多。到第二天的下午,拔出第一根填充物后,仍是十分的难受,该患者就自行拔出的左侧鼻孔的另外两根填充物,大夫过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他这才害怕了,右鼻孔中的填充物,按照医生的要求拔出,不过,由于年轻,恢复的较好,在手术后的第四天,该患者提前我二天出院了。
年轻人,有闯劲,有热情,积极向上,不在父母的企业,自己独创世界,在合肥工作,祝小伙子有美好的未来。。。自己也说,可惜自己读书不好,大专没有完全毕业,因此,也干不了什么好的工作。。。看来,好好学习还是年轻人有美好未来的一条必由之路。。。。通过这次手术,他自己也好像对父母、对爱情、对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说尽快找个护士结婚成家,不在外面闯荡了。。。。
对面的33床和31床(二)
33床的小伙子出院后,入住了一个4岁的小胖友做鼻腺体手术,四岁的小男孩,是与31床的同时周5入住,同时准备周6的手术,两个孩子是基本一样的病症,但31床的孩子还有扁桃腺的手术,算是十足的小病友吧。两个孩子,待遇完全不同,但一样的天真、可爱。31床的孩子,只有父母陪床;33床的孩子,有父母、姥姥、奶奶、还有小姥姥等若干人,可以看出,33床的孩子家庭条件更好。但不论是那个孩子,都玩的非常的嗨,惯的也非常的厉害,第二天手术,一样玩到夜里10点半以后,31床的孩子,母亲陪着睡觉。父亲竟然直接睡在了29空床上(床已经消毒,就睡在了塑料布的上面)。33床姥姥陪着睡觉,妈妈也睡在了35床病友的床上,且没有给人家做任何的保护,看来如何提升全体民众的素质,还是一个急切的药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明天手术,今天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不用那么多人陪着,有一个人陪着,好好休息,对于治疗,将更有意义,这么多人,除了影响病友,还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对孩子的手术可能更为不利。。。
但无论是富裕还是一般的家庭,对孩子的关注,显著大于对老人的关注,这个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对面的35床(一)
医院里没有34床这个床号,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个病区,有96或99床的床号,是特殊病房的患者。有天晚上,听到呼号说34床在呼叫,还觉得十分的瘆人,去护士站了解,才知道是调试设备所致,真是。。。。。
我入住的第一天,35床住着一个已经快要出院的女士。这位女士年龄65岁左右,由于患肌无力已经无法站立和正常生活了,丈夫和女儿用轮椅推着进来的,丈夫把她抱到床上,进行治疗,喂饭,大小便等等,由于肌无力的原因,一顿饭花了大概1小时的时间,大便也是较长的时间,丈夫年龄较大,身体健硕,全程抱着,耐心的喂饭/照料,女儿显然有工作,送到医院后,就急忙工作了。。。女人说话、行动都布方便,每次移动,每个动作,都靠男人抱起,然后坐下。。。女人穿着相对干净、整齐,可以看出照顾的不错。大家都说这位男士他照顾的非常细心,男人说大家都给这样。。。可见,不仅女人可以照顾男人,男人一样可以照顾女人。。。没有疾病的家庭,是最幸福的家庭。。。
女儿可能有家,可能有工作,老了,就靠相互的照顾,相互的伴了。。。。,说起来,男人十分的健谈,独生子女,一辈子在工厂上班,老了就照顾老伴了。。。愿女人尽快康复,一家人幸福。。。。我住院的第二天,这对夫妻,已经完成了在耳鼻喉科的治疗,出院了。。。。
对面的35床(二)
住35床的女患者出院后,入住了一位在青岛做建筑服务的陕西汉子,他应该是建筑工地的一般技术人员,曾经在东营、郑州等地做过工程,目前在青岛港施工。约了逄主任,周5手术,晚我手术两天,一个人在外,没有家人,所有的准备都靠自己完成。网上订的饭,网上买的东西,大家相互帮助,只是在手术的时候,单位来了一个同事,手术完成,能够自理后,陪床的就回去了,自己在病房中康复,但为人开朗,积极向上。。。手术与33床(一)完全一样,过程也顺利,恢复的不错,遵守医院的规定,在周一的上午,我们两个一起做的出院前治疗,一起出院。。。他告诉我,如果点外卖,就找他问,他在这附近工作,业余时间也做些送外卖的活,多少挣点,所以谁家的外卖好,他都清楚。。。他说:外卖一定药实体店的,不能要专门外卖店的。。。都为了将来家的生活。。。看着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工作认真的作风,为家勤恳努力行为,相信他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可以,看看没有家人陪伴的手术,也是一种的无奈。。。
无助的一个人,手术后慢慢康复。
病区的特殊病房
在病区内,有一个标注城治疗室的高级病房。里面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沙发,只有一个病床,相对的安静和宽敞。我入院期间,这里住了两个病人,曾经有一个病人的陪同,告诉护士,卫生间弄脏了,要给尽快打扫一下。。。卫生间脏了,自己打扫一下,不是很正常吗?看来,这些人是特权惯了。。。
其实,在医院是来看病的,不是来享受的,小小的青岛,能够够得上局级的也就是几千人,确构造了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已为是,看来特权是无处不在啊。。。

病区的特殊病房
站在市立医院门诊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对面观象山二路的教堂,面对教堂,让人立即产生了务必神圣的感觉。。。。

医院对面的教堂
结语
住院7天,接触病友1余人,可算是医院的一个缩影,这里是耳鼻喉科,少有危机生命的急症,但病房里折射出的人生,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提升大家的医疗获得感,提升大家对医院的认可度,让医生做医生的事,让病人有更好的获得,让医生安心的工作,让病员有良好的休息和治疗环境,这是我们医院和体制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草草写于2025年4月12日,青岛西海岸
綦耀光
生病住院是一种常态,但住院后,折射出来的人生百态,值得我们去思考与体会,算作记录,供大家思考。。。
我住的房间共有6张病床,从门进入,分成左右两侧两部分,一面3张床,我住进门左侧的中间,床号为30,房间的床号从28~35,大家平均入住时间是4~5天,我由于年龄偏大,手术特殊,脑膜被侵蚀,出现了小洞经过了贴补修复,所以大夫特别关注,就住了7天,因此,接触了较多的人,有一点体会,记录如下,供大家体会。。。
实际上,住在这个病房的,多是进行鼻科手术的,不影响生命和太多的日常生活,多数病员在医院可以自理,但手术后的4小时,需要属于观察期,需要有人陪护,其他时间可以自理一人在医院。所以一般病人的住院历程时:术前检查1天,手术一天(这天需要有人陪床)。术后恢复2~3天,一般术后24小时,抽出第一根填充物,48小时后,抽出第二根填充物,72小时后抽出第三根填充物,门诊清洗鼻腔后,出院,即住院历程为4~5天。
青岛市立医院的耳鼻喉科病房

我的左侧临31床(一)
我入住的时候,31床已经手术完成了。31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青岛人,家里是青岛的老公务员,本人在青岛电视台工作,工作体面,家庭背景好,爱人是小学老师,外地执教,不能过来陪床,家里父母年龄较大,只能来看望或送饭。我入住的第一天,来了众多的陪床(大概4人,看上去更像同事活长辈),这些人自顾自的聊天,完全不管手术后极度痛苦的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没有好好吃饭的他,好不容易能喝水了,自己弄水喝,完全没有家人的照顾,父母(老人)是机关公务人员,也不怎么回照顾病人。24小时后,抽出第一根填充物,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自己休息了一下,回家去吃了饭,算是休息了。
到了临近出院,已经可以做部分工作了,由于有未完成的任务,就出院工作了。大概一算,接近12000元的住院费,手术费用就是8000左右,对医院的高费用,也是颇有微词。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也没有十足的信任,甚至有片面的了解,可见,对于这样有高的收入,宣传部门的人,家里还有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对医疗、教育职业也有误解,看来,对于教育、医疗的认知,还需要大家认真的分析和提升认知。。。。
由于爱人不能来院照顾,看上去十分的无助,住院了爱人和孩子,是最为重要的人。。。。
右侧临床29床(一)
我有两个29床的病友,一个是与我一起住院,一起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就出院的老哥,年龄70多岁,青岛即墨市的农民,鼻腔矫正手术,前期手术,可能是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做完善,大概1个月,又复发了,再此进行整形和修复手术治疗。。。
该老哥有3个孩子,第一天是小儿子送来并办理的住院手续,第二天大儿子、儿媳妇、女儿来陪同的手术,手术完成后,女儿陪同过夜,由于老哥进行的是鼻腔外廓手术,没有封闭鼻孔,手术后不影响呼吸,手术回来苏醒过来,就可以正常喝水、吃饭了,农村来的老哥,还在种地,身体健壮,恢复的较好,女儿对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爸爸在一个床上挤了一夜,第三天的上午,费用已经超过了6000了,结算后出院了,医生嘱咐:一定要吃消炎药。。。看来,农村的医保还是相对较少,较重的费用,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就照顾病人,女儿的细心/体贴,一般比儿子更细心。。。
不过不同的人,情况不同,上次在西海岸医疗中心住院,同病房的有日照、即墨、威海的三个老哥,他们都有儿有女,手术后日照和威海的老哥是儿子照顾,即墨的老哥是女儿照顾,都照顾的很好,特别是威海的老哥,儿子一个人守着,基本上2天2夜没有睡觉,十分的辛苦,但照顾的非常认真。但即墨的老哥,女儿照顾了4~5天的时间,看上去已经有点极度疲劳了。

病床上的父亲和女儿(网图)
右侧临床29床(二)
29床的老哥出院后,马上入住了一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周4晚上进行的手术,周4上午入住,入住的时候,一起来了父母、爱人和孩子,先来的是小两口,极度的年轻,还以为是刚刚结婚呢,女孩文了身,与男孩在一张床上休息,据说为了能够在医院停车,早早就赶到医院了,入院后,孩子来了,原来孩子都快上小学了,也算是老夫老妻了。。。
可是这对夫妻,典型的小孩类型,手术完的当天晚上,父母孩子都在,回来后,不管手术的痛苦,一家人就在说男孩要怎样的坚强,怎样的要度过难关,爱人就睡觉了。。。到了第二天,手术后的重反应起,父母没有来,就只有这对小夫妻了,女的就床上躺着,与男的(病人)就吵起来了,上午的液还没有输完,两人拔针就出去了。。。大概过了2个小时,两人回来了,就又好的象一个人一样,也不管其他病友的感觉,在一个床上腻歪起来了,晚上,两个人竟然出去吃饭,过了10点多才回来,回来后,病人发烧了,女孩靠着放下床,睡着了。。。不过还好,年轻没有高烧。。。几天以来,这是一个唯一的大人有陪床的病人,也是唯一一个吵着闹着爱着的病人,年轻人的世界,真是看不懂了。。。。医生来给取棉签,是个女大夫,陪床的女生一句:这娘们,技术不怎么的。。。说明了对医生的极度偏见和不尊重,即使是找人、奔着专家来的,即使是让专家做的手术,即使是专家的徒弟,也是一样的不尊重医生。。。,也可能是职业的习惯,也可能是女孩在家被男孩惯的宠的习惯了,她们两个,总是一个新的典型。。。
入住的几天,整个一个与医院的环境不顾,像是在自己的家里,每天上午输完液体,就出去转悠,下午3点左右回来,两人挤在一张床上休息一下,就又出去转悠了,晚上10多接近11点才回来,两个人挤在一起,又开始吵啊/亲爱,旁若无人的到11点后,这是病房,大家可能8点就起开始休息了,我被吵醒起来,人家还说:你已经睡了一觉了吧?呢。。。。
两个人把自己的床围起来,开始休息了,一致能睡到早上7点左右,等到护士来催了才起床,完全不顾别人的感觉。。。世界就象他们两个人的。。。直到他们出院走,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干什么工作的,不知道是做什么事的。。。
现在年轻人啊,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世界观的教育,还需要认真的去做啊。。。。。

病床前的小夫妻(网图)
对面的32床(一)
32床在我的斜对面,我入住的时候,是一个男生做的手术,已经手术完成了,做的耳道联通的手术,我进来的时候,由于男生剃了光头,又躺在床上,我还以为是父女呢,女生低声和气,细声细语的,照顾的及其细致,等男生能够起床了,就开始坐在一起,低声的聊天,就开始聊家常,聊疾病的防治,聊孩子和家,好像两人还是二人世界,聊家庭与未来,十分的亲热又得体,第二天上午,病人出院了,两人收拾好东西,与我们每个人打了招呼,两人手拉着手,出院了,这也是幸福的一对啊。。。。
网上找到一对情侣医院的照片,就算是对这两人的回忆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能就是这样的感觉吧。。。也许不是病重,也许还在激情中,但这真是向往的一对情人感觉。。。
病床前恩爱的小夫妻(网图)

对面的32床(二)
这对恩爱夫妻出院后,32床住进了一位久病的病友,这位病友,年龄50多岁,10多年前喉部癌症,做了大手术,导致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吃饭的嚼碎也有问题,这次是因为鼻子出血,不能确定是什么问题,到医院了检查治疗,由于有听力障碍,所以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反应,又住在相对的角落里,是一个非常安静和自律的病人,活动也非常的积极向上,医生来了,非常尊重医生的给与解释,有事我们给予帮助后,也给以友好的回复。。。
可能是久病的原因,已经完全适应了医院和养病的生活,自己带了破壁机,晚上睡前,将衣服叠放整齐,外衣用衣架挂好,挂在房间的横向管道上,安静的躺下就是一个晚上,基本不起夜,也不与其他人交流。。。,早上早早起来,认认真真的洗溯,认认真真的冲茶,慢慢的品尝,喝过早茶之后,将要吃的早餐放入破壁机内,认认真真的加工,足够的食量,吃过早餐,等着大夫查房和检查,看看手机,看看自带的一本书。。。是一个心态不错的病友。。。
也许是久病的原因,也许是孩子尚小的原因,妻子只是住院和检查的时候来过,陪着做检查,周末带孩子来,做了可口的饭菜。这位病友,反复的与妻子交流,照顾孩子,不用来医院送饭。。。妻子来了,也很少于他交流。。。。孩子像是上初中的样子,父子两个可以用手语交流,但妻子好像手语不是很好,安静的听着,坐着,看着他们说活,妻子说给你改善一下口味。。。病友露出十分感激的表情。。。真是患难夫妻啊。。。
不论何种疾病,不论何种年龄,只要有好的心态,就一定有好的未来。。。直到我出院,这位病友还在检查中。。但在我去复查的时候,他已经出院了。。。

正在吃饭的病友
对面的33床(一)
与我同一天住院,同一天手术的33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30岁,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尚没有结婚,父母是青岛黄岛做生意的,自己家有工厂,就回家来做手术,其手术是鼻中隔弯曲,幼时可能鼻子外伤,导致鼻子骨骼破碎,形成了鼻腔弯曲和肿胀,炎症,杜塞了鼻腔,需要进行手术矫正。手术当天,父母均来病房陪着,也来了不少亲戚,显然父亲帮不上什么忙,母亲做了不少饭,做完双侧手术后,第一天非常的难受,该病友基本没有吃饭,也很少喝汤,急得父母不行。小伙子个性十足,与父母的交流也不多。到第二天的下午,拔出第一根填充物后,仍是十分的难受,该患者就自行拔出的左侧鼻孔的另外两根填充物,大夫过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他这才害怕了,右鼻孔中的填充物,按照医生的要求拔出,不过,由于年轻,恢复的较好,在手术后的第四天,该患者提前我二天出院了。
年轻人,有闯劲,有热情,积极向上,不在父母的企业,自己独创世界,在合肥工作,祝小伙子有美好的未来。。。自己也说,可惜自己读书不好,大专没有完全毕业,因此,也干不了什么好的工作。。。看来,好好学习还是年轻人有美好未来的一条必由之路。。。。通过这次手术,他自己也好像对父母、对爱情、对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说尽快找个护士结婚成家,不在外面闯荡了。。。。
对面的33床和31床(二)
33床的小伙子出院后,入住了一个4岁的小胖友做鼻腺体手术,四岁的小男孩,是与31床的同时周5入住,同时准备周6的手术,两个孩子是基本一样的病症,但31床的孩子还有扁桃腺的手术,算是十足的小病友吧。两个孩子,待遇完全不同,但一样的天真、可爱。31床的孩子,只有父母陪床;33床的孩子,有父母、姥姥、奶奶、还有小姥姥等若干人,可以看出,33床的孩子家庭条件更好。但不论是那个孩子,都玩的非常的嗨,惯的也非常的厉害,第二天手术,一样玩到夜里10点半以后,31床的孩子,母亲陪着睡觉。父亲竟然直接睡在了29空床上(床已经消毒,就睡在了塑料布的上面)。33床姥姥陪着睡觉,妈妈也睡在了35床病友的床上,且没有给人家做任何的保护,看来如何提升全体民众的素质,还是一个急切的药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明天手术,今天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不用那么多人陪着,有一个人陪着,好好休息,对于治疗,将更有意义,这么多人,除了影响病友,还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对孩子的手术可能更为不利。。。
但无论是富裕还是一般的家庭,对孩子的关注,显著大于对老人的关注,这个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对面的35床(一)
医院里没有34床这个床号,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个病区,有96或99床的床号,是特殊病房的患者。有天晚上,听到呼号说34床在呼叫,还觉得十分的瘆人,去护士站了解,才知道是调试设备所致,真是。。。。。
我入住的第一天,35床住着一个已经快要出院的女士。这位女士年龄65岁左右,由于患肌无力已经无法站立和正常生活了,丈夫和女儿用轮椅推着进来的,丈夫把她抱到床上,进行治疗,喂饭,大小便等等,由于肌无力的原因,一顿饭花了大概1小时的时间,大便也是较长的时间,丈夫年龄较大,身体健硕,全程抱着,耐心的喂饭/照料,女儿显然有工作,送到医院后,就急忙工作了。。。女人说话、行动都布方便,每次移动,每个动作,都靠男人抱起,然后坐下。。。女人穿着相对干净、整齐,可以看出照顾的不错。大家都说这位男士他照顾的非常细心,男人说大家都给这样。。。可见,不仅女人可以照顾男人,男人一样可以照顾女人。。。没有疾病的家庭,是最幸福的家庭。。。
女儿可能有家,可能有工作,老了,就靠相互的照顾,相互的伴了。。。。,说起来,男人十分的健谈,独生子女,一辈子在工厂上班,老了就照顾老伴了。。。愿女人尽快康复,一家人幸福。。。。我住院的第二天,这对夫妻,已经完成了在耳鼻喉科的治疗,出院了。。。。
对面的35床(二)
住35床的女患者出院后,入住了一位在青岛做建筑服务的陕西汉子,他应该是建筑工地的一般技术人员,曾经在东营、郑州等地做过工程,目前在青岛港施工。约了逄主任,周5手术,晚我手术两天,一个人在外,没有家人,所有的准备都靠自己完成。网上订的饭,网上买的东西,大家相互帮助,只是在手术的时候,单位来了一个同事,手术完成,能够自理后,陪床的就回去了,自己在病房中康复,但为人开朗,积极向上。。。手术与33床(一)完全一样,过程也顺利,恢复的不错,遵守医院的规定,在周一的上午,我们两个一起做的出院前治疗,一起出院。。。他告诉我,如果点外卖,就找他问,他在这附近工作,业余时间也做些送外卖的活,多少挣点,所以谁家的外卖好,他都清楚。。。他说:外卖一定药实体店的,不能要专门外卖店的。。。都为了将来家的生活。。。看着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工作认真的作风,为家勤恳努力行为,相信他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可以,看看没有家人陪伴的手术,也是一种的无奈。。。
无助的一个人,手术后慢慢康复。

病区的特殊病房
在病区内,有一个标注城治疗室的高级病房。里面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沙发,只有一个病床,相对的安静和宽敞。我入院期间,这里住了两个病人,曾经有一个病人的陪同,告诉护士,卫生间弄脏了,要给尽快打扫一下。。。卫生间脏了,自己打扫一下,不是很正常吗?看来,这些人是特权惯了。。。
其实,在医院是来看病的,不是来享受的,小小的青岛,能够够得上局级的也就是几千人,确构造了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已为是,看来特权是无处不在啊。。。

病区的特殊病房
站在市立医院门诊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对面观象山二路的教堂,面对教堂,让人立即产生了务必神圣的感觉。。。。

医院对面的教堂
结语
住院7天,接触病友1余人,可算是医院的一个缩影,这里是耳鼻喉科,少有危机生命的急症,但病房里折射出的人生,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提升大家的医疗获得感,提升大家对医院的认可度,让医生做医生的事,让病人有更好的获得,让医生安心的工作,让病员有良好的休息和治疗环境,这是我们医院和体制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草草写于2025年4月12日,青岛西海岸
綦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