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吧 关注:302贴子:1,065
  • 0回复贴,共1

极端天气下,智慧泵房如何守护城市“地下动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暴雨突袭时,地铁与隧道往往是内涝的“重灾区”。2024年郑州特大暴雨的教训仍历历在目,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防患于未然?苏州伦晗电子有限公司的智慧泵房解决方案,正为这一问题提供“最优解”——它不仅是排水设备,更是一套覆盖监测、预警、处置全流程的“智能生命线”。
实时感知:让风险“无处遁形”
传统泵房依赖人工观测水位,但暴雨中人员难以快速抵达现场。苏州伦晗电子的智慧泵房采用高精度水位监测仪和抗干扰流量传感器,可实时捕捉积水深度、流速等关键数据。例如,其参与的某隧道项目,通过安装智能感知终端,能在水位超标时自动触发交通信号禁行,并通过平台联动应急队伍,实现“监测—预警—处置”闭环。
智能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应急大脑”
智慧泵房的价值不仅在于独立运行,更在于其与城市其他系统的深度协同。例如,厦门某下穿隧道将泵房管理系统与LED屏、视频监控整合,市民可通过显示屏实时查看积水情况,交管部门则能远程调整信号灯和路障,避免车辆误入危险区域。此外,系统还可与气象部门数据对接,提前48小时启动防汛预案,大幅提升响应速度。
低碳运维:从“耗能大户”到“绿色标杆”
传统泵房常因盲目排水导致能耗浪费。苏州伦晗电子的智慧泵房通过动态能耗优化算法,根据实时流量动态调节水泵功率,或利用“峰谷电价”时段错峰运行,降低电费成本。如,某泵房经改造后,能耗下降30%,年节省运维费用超百万元。这种“节能+增效”的双重收益,契合国家“双碳”目标,正逐步成为企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技术延伸:智慧水务的“破圈”机遇
当前,智慧水务已从单一设备升级转向系统化生态构建。苏州伦晗电子基于自身在传感器、物联网协议、AI算法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了覆盖“感知-传输-决策-执行”全链条的解决方案。如,其参与的智慧排水平台项目,整合了GIS地图、污水溯源、设备寿命预测等子系统,大大突破了原先单纯依靠人力带来的局限。对地铁运营方而言,智慧泵房不仅是防汛工具,更是提升运维数字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的“跳板”。
结语
极端天气常态化背景下,智慧泵房的意义远超技术本身——它是城市韧性的体现,更是“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作为国内智慧水务领域的先行者,苏州伦晗电子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为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安全保驾护航。未来,这一领域将吸引更多创新力量加入,共同构建更智能、更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
【相关业务:智慧水务,校园节水,校园智慧水务,水务安全,智慧泵房,二供泵站,二次供水,智慧管网,智慧水厂,智慧加氯加药,水之羿】


IP属地:江苏1楼2025-04-11 17: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