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落野吧 关注:11,968贴子:311,364
  • 7回复贴,共1

从“正义举报”到“暗改讨伐”:警惕舆论暴力正在摧毁文化生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某些人为了一个角色的服装细节而举报时,那群人高呼“正义必胜”;当制作方基于合规考量调整美术设计后,同一批人又用“暗改欺诈”的罪名掀起舆论风暴。这场针对《鸣潮》的闹剧,早已超越普通玩家反馈的范畴,彻头彻尾暴露出网络空间中某些极端群体以“举报”为武器、以“节奏”为工具,肆意践踏创作自由、扭曲公共讨论的恶劣行径。
近年来针对游戏内容的恶意举报已成产业链。某些人将个人审美偏好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以”道德审查”之名行党同伐异之实。他们不在乎游戏角色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只关心能否借举报权杖消灭异己审美。更荒诞的是当企业被迫调整内容后,这些人又化身“维权斗士”,用“暗改”“欺诈”等标签制造对立。这种自相矛盾的指控,恰暴露出其真实目的并非维护权益,而是通过持续制造舆论热点攫取流量与话语权。
另外,这种“先举报后讨伐”的双簧戏码,本质是新型网络暴力。它既践踏了文化产品作为精神创作物的完整性,也破坏了市场经济中契约精神的基础——当创作者因不可抗力修改作品需要承受“欺诈”污名时,我们正在纵容一种比审查更可怕的自我审查:这一切不是来自行政力量,而是来自某些群体以“政治正确”为名的舆论私刑。
在我看来,文化创作的本质是不同审美的对话而非战争。从敦煌壁画到苏州园林,从《诗经》的“窈窕淑女”到《红楼梦》的“病如西子”,中华文明五千年审美变迁史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从不是消灭异质元素,而是在交流碰撞中实现美美与共。当某些人举着放大镜审判虚拟角色的裙摆长度时他们或许忘记了:一个容不下纸片人自由绽放的世界,终究会变成文化荒漠。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我们既要警愓对文化创作的过度规制,更要警惕以“玩家声音”为名的舆论暴力。守护创作自由的边界,就是在守护每个人心中那片末被污染的精神原野。毕竟,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能决定坠落的轨迹——但每片雪花都该记得,自己本可以选择不加入那毁灭性的洪流!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10 21:14回复
    、hansome321、卢本伟给过玉玉.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0 22:22
    回复
      出去嫖,不敢,正常人,不想当,整天把*挂脑门上,还觉得很骄傲,哪天给他阉了就老实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11 01:27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11 03:00
        回复
          不早就是了嘛,游戏内比不过鸣潮,游戏外搞这种阴湿手段
          二创视频、攻略视频、甚至鸣潮痛车视频都能被举报限流
          只能说玩鸣潮的有福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11 03:14
          回复
            我的评价是,某些群体如果因为一条合模线没了觉得自己遭遇了消费欺诈就赶紧向12315举报,既然觉得自己被欺诈了为什么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一味的在评论区闹呢,是因为不想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11 07:17
            回复
              有点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11 16:29
              回复
                性转xxn罢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11 16: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