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立特空袭”行动中,爱德华·约克的机组在轰炸了东京后,因燃油不足而无法按计划迫降中国,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在苏联迫降。
但约克机组的迫降却让苏联人犯了难,受到1941年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的掣肘,苏联应当将刚刚攻击过东京的约克机组视作战俘扣押。
但苏联同时又身为美国的盟友,对约克机组有善待遣返的义务。
苏联人此时正和德国佬打的天昏地暗,释放约克机组等于给日本送北上借口,扣押约克机组等于打罗斯福的脸()得罪哪头都很难顶。
因此,为了两头都不得罪,苏联想出了一个神奇的操作:让美国佬自己逃跑()

只要约克机组自己跑了,那苏联就既没有违反《苏日中立条约》又将美国人送回美国了
大计已订,内务委员会立刻开始着手实施,约克机组被从内陆转移到了苏联边疆的偏僻农村,看守松懈到完全没有()
拘留所内随意堆满了食物,生存物资,地图与指南针,甚至有一辆载满燃料的卡车被随意停放在院子里。
当苏联人认为这种情况美国佬跑路肯定没问题时,约克机组却视若无睹般毫无动作,愣是在压根没有看守的拘留所中老实蹲着()
约克机组不仅不跑,还多次向苏联高层表示他们的爱国热忱,希望苏联尽快释放他们以回国参战,爱德华·约克甚至亲笔写了一封信给苏联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希望得到释放。
给苏联人整不会了

直到1943年5月,内务部终于在伊朗边境演了一场大戏,一个“伊朗走私犯”在坑了约克机组500美元后将约克机组送出了苏联,在呆了一年多后,约克机组终于是“逃”出了苏联。
此后陆续有美国机组迫降在苏联领土,有了送走约克机组的经验,苏联人轻车熟路的制造了一次次“看守不严”,日本方面虽明知苏联的心思,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