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5,156贴子:73,837,714
  • 6回复贴,共1

昭莫多之战的清军和1683年维也纳之战的奥斯曼军队有一战之力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昭莫多之战是1696年,奥斯曼围攻维也纳是1683年,时代较为接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8 22:22回复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尔丹再次发兵2万攻打喀尔喀蒙古,随后沿克鲁伦河一路东犯,进抵巴颜乌兰(今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当年11月,康熙决定再次亲征讨伐,彻底解决漠西蒙古之患。按照康熙的进军计划,清军一共兵分3路: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东路军9000人,出兴安岭沿克鲁伦河西进;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西路军4.6万人,分别自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等地出兵,沿翁金河北上断其退路;康熙亲率中路军3.4万人,出独石口(今河北沽源南),经克鲁伦河上游北上。一切布置停当后,激战半日,准噶尔军未能冲破战阵。噶尔丹腹背受敌,全军崩溃瓦解,其妻阿努被火枪打死。清军趁夜追杀30里,至特勒尔济口方收兵,一路斩杀3000余人,收降千余人,俘获牲畜6万余头,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逃走。于次年5月3日服毒身亡。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8 22:22
    回复
      1683年的维也纳之围是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在9月12日,奥斯曼帝国在围困维也纳两个月后遭遇了惨败。这场战斗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深入欧洲,巩固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统治地位。波兰国王索别斯基领导的多国联军,包括30,000名波兰军队、18,500名奥地利军队、19,000名法兰克尼亚和巴伐利亚军队以及9,000名萨克森军队,成功击退了黑穆斯塔法大维齐尔率领的近14万人的奥斯曼军队,尽管奥斯曼军队人数众多,但只有约5万人有实战经验。
      维也纳的守军由施塔海姆贝格伯爵带领,人数不足2万,装备和资源匮乏。在围城期间,神圣联盟的70,000援军抵达,面对的是奥斯曼军队的攻势。奥斯曼军队在7月14日开始围城,维也纳守军面对的是13.5万装备精良的土耳其士兵,而维也纳本身只有13,000名守军和5,000市民组成的民兵。土耳其人试图轻松拿下维也纳,但遭到了维也纳军民的顽强抵抗,战事陷入僵持,粮食和水源逐渐紧缺。直到9月12日,索别斯基领导的联军在英诺森十一世的推动下,以及洛林的查理等联军抵达后,才发动了决定性的解围行动。
      在激烈的战斗中,联军利用战术优势,最终在索别斯基的指挥下,击溃了奥斯曼军队,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战败后被处决,这次胜利标志着中欧与奥斯曼帝国冲突的一个转折点,随后的16年里,奥地利逐渐夺回了部分领土,并削弱了奥斯曼的力量。维也纳的这场胜利也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印记,如牛角面包的传说,象征着维也纳人民的英勇和胜利。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8 22:34
      回复
        虽然奥斯曼军队人数在13-17万,但是精锐也就三分之一,康熙的远征军8万,骑兵占了一大半,而且民族成分没有特别复杂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08 22:35
        收起回复
          准格尔军其实就是模仿波斯和中亚的,火枪和火炮制式都和奥斯曼类似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10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