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啥时候咱们成为了两个战壕的,对垒。2011年来了,我们进步了,你们呢?
2010年,我们还在继续黑钢
2011年,我们变化了,我们不黑纲,专门治脑残钢丝,喜欢郭德纲不要紧,脑残是病得治
---------------下面是一篇陋文,在此没发过-----------------
说说郭德纲的五门功课
严格的说,说学逗唱后面要加一个演,这才算全面。
郭君的说
说哏,好几个帖子都分析了。我看过郭君中分头时代的一些视频,那时候说哏还可以的,能看出功底,中规中矩;光头之后的郭君,不敢恭维。
贯口,这一块是要基本功的,这个基本功不是你小时候练过几年就OK了,要常练,每天练,田立禾快80了每天还在练贯口;郭君现在又做主持人又走穴,有时间练基本功么?什么是基本功?一放下就松懈了,郭君现在的贯口,只能说连北方曲校二年级的学生都不如,天天围着康庄子转悠。昨天给了一段杨志刚70岁说的没门牙撒气漏风的贯口教学录音,比郭君那个强的不是一星半点,那叫基本功。
单口,单口相声不等于评书。生书熟戏,我相信很多钢丝是拿郭君的单口当评书听的,听一遍不错,听第二遍也不错,听第三遍,感觉如何?单口相声是要有包袱的,还是那句话,包袱不是笑料。郭君的单口还一个毛病,就是散,没主线。
郭君的学
学,比较杂,又分正学和歪学。在嗓音条件方面,郭君真不错,但是他太爱评戏和梆子了。正学,就得是学什么像什么,学什么似什么,不能唱什么都是评戏腔;歪学,郭君用的多,比方日本梆子啊,叫小番串河北梆子,既然是歪学就是追求不像,出来笑料。郭君的问题是,正学的时候不像,歪学的时候像了,像的都是评戏和梆子。
郭君的逗
包袱,什么叫包袱?没有三翻四抖那不叫包袱。包袱和笑料有区别,包袱有皮儿。钢丝认为的郭君的所谓包袱,都是“直给”,那不叫包袱。那如果叫包袱的话,现在微博上编段子的都能算相声大师。钢丝们太喜欢笑料,于是郭君已经不给包袱使了,这是现状,2010年的现状。
郭君创作的某些相声,是结构工整的(西征梦尚好),但是后来的一些段子,散架了。听不出哪是垫话,哪是瓢把,哪是正活。这给捧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没有路数的段子,捧哏的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腿一旦递错了,整个主线马上找不到了。大家仔细听郭君的某些段子,捧哏通常在对句中说两句,很多是因为给错腿了,后面不凿补一句,就无法继续了,真难为没逗过哏的于谦儿了。这也就是谦儿哥,对捧哏的不熟,这要是换个会逗哏的捧哏,还真不知道怎么捧。郭君的逗,目前主要靠笑料,不是靠抖包袱,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逗,是滑稽,不是幽默。
郭君的唱
太评歌词(我没打错字,大家自己理解)
郭君的演
演,是郭君的强项,也是五门功课里最强的。郭君有戏曲和评书的底子,这挺好的。从演的意义上没毛病,也看过他出演的一些影视作品,基本算是科班出身的水平了。要是郭君改行做影视笑星什么的,我看行,赚钱也比说相声容易,一场一场的演多累。
综上所述,郭君思路灵活,能够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但郭君的相声基本功五门缺四,并不适合演出,写写段子真不错,无奈现在写相声不赚钱,即便写出好相声来,被人一摞走,谁关心相声是谁写的?没名没利,的确困难了。
2010年,我们还在继续黑钢
2011年,我们变化了,我们不黑纲,专门治脑残钢丝,喜欢郭德纲不要紧,脑残是病得治
---------------下面是一篇陋文,在此没发过-----------------
说说郭德纲的五门功课
严格的说,说学逗唱后面要加一个演,这才算全面。
郭君的说
说哏,好几个帖子都分析了。我看过郭君中分头时代的一些视频,那时候说哏还可以的,能看出功底,中规中矩;光头之后的郭君,不敢恭维。
贯口,这一块是要基本功的,这个基本功不是你小时候练过几年就OK了,要常练,每天练,田立禾快80了每天还在练贯口;郭君现在又做主持人又走穴,有时间练基本功么?什么是基本功?一放下就松懈了,郭君现在的贯口,只能说连北方曲校二年级的学生都不如,天天围着康庄子转悠。昨天给了一段杨志刚70岁说的没门牙撒气漏风的贯口教学录音,比郭君那个强的不是一星半点,那叫基本功。
单口,单口相声不等于评书。生书熟戏,我相信很多钢丝是拿郭君的单口当评书听的,听一遍不错,听第二遍也不错,听第三遍,感觉如何?单口相声是要有包袱的,还是那句话,包袱不是笑料。郭君的单口还一个毛病,就是散,没主线。
郭君的学
学,比较杂,又分正学和歪学。在嗓音条件方面,郭君真不错,但是他太爱评戏和梆子了。正学,就得是学什么像什么,学什么似什么,不能唱什么都是评戏腔;歪学,郭君用的多,比方日本梆子啊,叫小番串河北梆子,既然是歪学就是追求不像,出来笑料。郭君的问题是,正学的时候不像,歪学的时候像了,像的都是评戏和梆子。
郭君的逗
包袱,什么叫包袱?没有三翻四抖那不叫包袱。包袱和笑料有区别,包袱有皮儿。钢丝认为的郭君的所谓包袱,都是“直给”,那不叫包袱。那如果叫包袱的话,现在微博上编段子的都能算相声大师。钢丝们太喜欢笑料,于是郭君已经不给包袱使了,这是现状,2010年的现状。
郭君创作的某些相声,是结构工整的(西征梦尚好),但是后来的一些段子,散架了。听不出哪是垫话,哪是瓢把,哪是正活。这给捧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没有路数的段子,捧哏的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腿一旦递错了,整个主线马上找不到了。大家仔细听郭君的某些段子,捧哏通常在对句中说两句,很多是因为给错腿了,后面不凿补一句,就无法继续了,真难为没逗过哏的于谦儿了。这也就是谦儿哥,对捧哏的不熟,这要是换个会逗哏的捧哏,还真不知道怎么捧。郭君的逗,目前主要靠笑料,不是靠抖包袱,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逗,是滑稽,不是幽默。
郭君的唱
太评歌词(我没打错字,大家自己理解)
郭君的演
演,是郭君的强项,也是五门功课里最强的。郭君有戏曲和评书的底子,这挺好的。从演的意义上没毛病,也看过他出演的一些影视作品,基本算是科班出身的水平了。要是郭君改行做影视笑星什么的,我看行,赚钱也比说相声容易,一场一场的演多累。
综上所述,郭君思路灵活,能够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但郭君的相声基本功五门缺四,并不适合演出,写写段子真不错,无奈现在写相声不赚钱,即便写出好相声来,被人一摞走,谁关心相声是谁写的?没名没利,的确困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