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知寒吧 关注:102贴子:9,179
  • 2回复贴,共1

【第十幕】沈传州、李师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幕】
时间:九年十月
地点:云南
人物:沈传州(4)、李师孟(2)
内容:襄王奏请云贵地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所区别的政策,恢复和重建西南边疆统治秩序,加强对西南边疆管控力度,应对外来侵略。无论是办理土司承袭,众建土司还是改土归流,都是服务于保固疆土的战略总方针。在此基础上,筑造佛堂推广佛教(迎合皇帝喜好,参考第四期礼部战令皇帝态度),使当地各族受佛学感化,趋于仁善、和睦,减少频繁冲突,上允。推行月余,小有成效,襄王功成,与云贵总督陆衡、巡抚李师孟初步建交,进一步收拢当地势力及民心,准备返京复命。


IP属地:北京1楼2025-04-07 23:09回复
    沈传州:李大人,此次襄王殿下奏请的云贵地区新政,可真是高瞻远瞩啊。就拿办理土司承袭来说,过去承袭过程中常有纷争,各方势力为了那土司之位明争暗斗,导致地方动荡不安。如今殿下制定了详细且公正的承袭流程,明确了各项标准,让承袭之事有章可循,大大减少了因承袭引发的混乱。
    李师孟:是啊,沈大人。还有那众建土司,将大土司势力拆分,避免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分散了地方权力,更便于朝廷管理。而改土归流更是意义重大,直接让朝廷的政令能更顺畅地在地方推行。这一系列举措,都紧紧围绕着保固疆土这个总方针,实在是考虑周全。就像在贵州,一些大土司以往拥兵自重,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若能通过这些政策逐步加以约束,贵州的局势也能得到极大改善。
    沈传州:更妙的是,殿下还提议筑造佛堂推广佛教。这一举措,既迎合了皇帝陛下的喜好,又能让当地各族百姓受佛学感化,趋于仁善、和睦,减少频繁冲突。推行这月余,已然小有成效。你看这云南的集市,以往各族百姓间常因一点小事就起争执,如今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不少百姓受佛教影响,懂得了忍让与包容,邻里间的关系也和睦了许多。
    李师孟:是啊,如今滇地局势渐渐稳定,百姓们的日子也有了盼头。这可多亏了襄王殿下。新政推行后,民心渐渐归附,当地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势力,如今也纷纷向朝廷靠拢。此次殿下在滇地的作为,不仅稳定了一方,还为朝廷树立了威望。听闻贵州那边,百姓们也对这些新政满怀期待样,日子越来越好。
    沈传州:不过,李大人,这新政推行虽有成效,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些偏远地区,仍有部分土司对改土归流心存抵触,暗中阻挠。咱们还得想办法妥善解决,不能让这些小麻烦影响了新政的大局。
    李师孟:沈大人所言极是。我看可以先派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前去安抚,宣讲新政的好处。若还有冥顽不灵者,再采取强硬手段。贵州这边,我回去后也会提前做好应对,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IP属地:北京2楼2025-04-07 23:12
    回复
      2025-08-23 16:07: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扬佳竞渊1:
      【新政既行,层层推进递下,一时云贵二省中,个府、县、乡中,皆见一派全新气象。是以见沈大人不吝夸赞称誉,也随之颔首。】沈大人说的不错。除此以外,还有那众建土司,将大土司势力拆分,分其势而弱其力,避免一家独大,也益于朝廷。

      【至于另一桩】改土归流更是意义非凡。昔者黔地土酋拥兵自重,自恃险要,阳奉阴违以至政令难行;今以新政,分而治之,既固边疆,又通政令,实在是老成稳妥的上上之策。
      扬佳竞渊2:
      【禅寺常教向善,更嘱万民以和睦相容。以教推义,于官场上下来看,倒也并不是件生事。】襄王殿下此番作为,实在堪称安边定远。自新政施行以来,眼见民声渐附,就连那些昔日观望风色的豪酋,如今也争相盼要一改前非了。

      【以一位皇子的角度,一位治下有方的亲王而言。】这位此举,可谓使朝廷威德远播。我倒是还有听闻,如今黔地百姓中也有翘首以望新政者,足可见殿下所行,已开向化之先声。再假以时日,必能使西南几省长治久安。
      扬佳竞渊3:
      【凡有变革,自然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是以他之所言,我心中原也有些成算。而今新政之势已成,推波助澜,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大人所言极是。

      【至于所谓手段,少是沉吟,便有答道。】以我之见,不妨先遣熟谙夷情的吏员以为先遣,效法宣威示德,往谕新政之利。先礼后兵,若仍有顽固不化的,便又当是另一幅应对。——当然,至于云南、贵州二省内,我亦将预作筹措,总是应防患于未然,才为上策。


      IP属地:河南3楼2025-04-10 15: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