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年来三四线城市中小美业门店数量激增,但闭店率也居高不下。作为重庆连锁美容品牌负责人,您认为这些门店的核心困境是什么?
李洁:(沉吟片刻)其实核心就两点:“成本扛不住,流量抓不住”。三四线市场房租和人工成本虽低于一线,但客单价更低、消费频次更不稳定。很多店主既要应付美团点评的抽成,又要养着三五个员工,最后发现账上根本没利润。
记者:具体到经营环节,哪些问题最致命?
李洁:我总结过三类“隐形杀手”。
第一,获客像打游击。小城市人口流动性低,门店常靠“地推发卡+朋友圈刷屏”,但年轻人早对这类营销免疫了。去年我们调研发现,县城美容院平均拉一个新客的成本涨到120元,但30%的顾客只消费一次就消失。
第二,员工变成“流水兵”。三四线美业从业者普遍学历不高,培训一周就上岗,但学会了基础手法就跳槽去工资高50块的门店。店主陷入“招人-培训-流失”的死循环,服务质量永远上不去。
第三,算账靠手工,漏洞一大堆。不少店主还用笔记本记会员消费,月底对账经常发现“卡项余额对不上”“员工私自打折”,一年下来隐性损失能占利润的15%。
记者:针对这些痛点,您观察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吗?
李洁:这两年有个趋势——“重服务,轻资产”。比如我们合作的一家社区美容院,砍掉了高成本的射频仪器,主打手工护肤+艾灸调理,毛利率反而从40%提升到60%。再比如用企业微信做社群,把“到店护理”拆解成“居家护理指导+到店深度服务”,复购率涨了3成。
记者:数字化工具在中小门店能落地吗?
李洁:关键得“够轻”。之前有店主花大价钱买系统,结果80%功能用不上。现在更流行模块化工具,比如某卡的“小店通”,基础版包含预约、库存、会员卡管理,操作界面像抖音一样简单,员工半天就能学会。更妙的是支持“按模块付费”,比如单独开通线上团购核销,一个月才多几十块成本。
记者:对5人以下的小店,您会建议如何起步?
李洁:举个真实案例。万州有家夫妻美甲店,老板用某卡做了三件事:
线上预约分流:把客流分散到全天,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自动记账对账:每笔消费同步到手机,杜绝手工记录错误;
老客裂变系统:会员推荐朋友充值,直接返现到微信零钱。
现在他们每天节省2小时对账时间,客户投诉率降了70%。
(结尾)采访结束时,李洁翻出手机里的门店数据看板:“你看,这家县城小店用某卡三个月,人效从1.2万涨到1.8万。系统不是万能药,但它能让店主把精力从琐事抽出来,专注做两件事——琢磨服务和留住员工,这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李洁:(沉吟片刻)其实核心就两点:“成本扛不住,流量抓不住”。三四线市场房租和人工成本虽低于一线,但客单价更低、消费频次更不稳定。很多店主既要应付美团点评的抽成,又要养着三五个员工,最后发现账上根本没利润。
记者:具体到经营环节,哪些问题最致命?
李洁:我总结过三类“隐形杀手”。
第一,获客像打游击。小城市人口流动性低,门店常靠“地推发卡+朋友圈刷屏”,但年轻人早对这类营销免疫了。去年我们调研发现,县城美容院平均拉一个新客的成本涨到120元,但30%的顾客只消费一次就消失。
第二,员工变成“流水兵”。三四线美业从业者普遍学历不高,培训一周就上岗,但学会了基础手法就跳槽去工资高50块的门店。店主陷入“招人-培训-流失”的死循环,服务质量永远上不去。
第三,算账靠手工,漏洞一大堆。不少店主还用笔记本记会员消费,月底对账经常发现“卡项余额对不上”“员工私自打折”,一年下来隐性损失能占利润的15%。
记者:针对这些痛点,您观察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吗?
李洁:这两年有个趋势——“重服务,轻资产”。比如我们合作的一家社区美容院,砍掉了高成本的射频仪器,主打手工护肤+艾灸调理,毛利率反而从40%提升到60%。再比如用企业微信做社群,把“到店护理”拆解成“居家护理指导+到店深度服务”,复购率涨了3成。
记者:数字化工具在中小门店能落地吗?
李洁:关键得“够轻”。之前有店主花大价钱买系统,结果80%功能用不上。现在更流行模块化工具,比如某卡的“小店通”,基础版包含预约、库存、会员卡管理,操作界面像抖音一样简单,员工半天就能学会。更妙的是支持“按模块付费”,比如单独开通线上团购核销,一个月才多几十块成本。
记者:对5人以下的小店,您会建议如何起步?
李洁:举个真实案例。万州有家夫妻美甲店,老板用某卡做了三件事:
线上预约分流:把客流分散到全天,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自动记账对账:每笔消费同步到手机,杜绝手工记录错误;
老客裂变系统:会员推荐朋友充值,直接返现到微信零钱。
现在他们每天节省2小时对账时间,客户投诉率降了70%。
(结尾)采访结束时,李洁翻出手机里的门店数据看板:“你看,这家县城小店用某卡三个月,人效从1.2万涨到1.8万。系统不是万能药,但它能让店主把精力从琐事抽出来,专注做两件事——琢磨服务和留住员工,这才是活下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