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80,512贴子:1,881,917

棘龙:最大兽脚类,重新归位的补充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证据最详实,考据最细致,耗时最久的一次


IP属地:浙江1楼2025-04-05 19:06回复
    首先是棘龙装架,来自2022年香港科学馆专题展览,和巨型三角龙威拉德、混拼霸王龙一起展出。本人工作室团队曾于现场进行扫描棘龙装架,去年终于找出了存放的扫描件,核对后,发现网上一大堆棘龙的同人二维骨骼图都存在各种问题。

    在3年前参观的时候,测量者就发现棘龙和网上说的不同,视感简直大到恐怖。即使是10吨多的三角龙威拉德和混拼霸王龙,装架都远比不上棘龙的视感。核对扫描件后更是佐证了目测的感受。而现场还放有许多棘龙化石单件,后文再谈。
    因为装架距离观众台有一定距离,现场扫描没能扫到全体。但已经获得了足够有效的信息。这和南巨科里亚版的古早装架情况不同,2022棘龙的组装代表了最新研究的复原之一。组装者palaeonils(Nils Knötschke),拥有丰富的骨学理解,组装多具恐龙装架,包括异特龙大艾尔二号。



    首先扫描后对其前吻长度的实测为99厘米长 和MSNM V 4047的实测尺寸吻合。现场有展出了V4047的前吻化石翻模 测量长度无误。


    IP属地:浙江2楼2025-04-05 19:08
    回复
      2025-07-29 22:4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蛤?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5 19:10
      收起回复
        一:肋笼
        棘龙装架的肋笼两钉间宽1.5米,这个数据即使放到一般霸王龙里也不窄了,对于南巨更是压倒性优势。在棘龙正模的遗照上,也能看到弧度巨大的弯曲肋骨。FASC-KK 11888的肋骨亦是如此。

        在近年入驻菲尔德博物馆的棘龙装架,网上就有很多更清晰的照片,能直观感受下棘龙宽大的肋笼。
        再把时间线往回拨,2014年,那会棘龙的尾鳍尚未发现,易卜拉欣与塞利诺还没闹掰,二人重建的四足蛇版装架已经是这样的大球型体腔了。三个版本指向同一结论:棘龙非常粗壮。


        而其他棘龙科,如渔猎龙,似鳄龙,也有着类似的宽阔肋笼。虽然大个体棘龙装架1.5米的肋笼不一定完全实锤,但至少不会窄到哪去。


        疑问:2022版和2014四脚蜥蜴版有同样的肋笼,为何体腔视感差异甚大——
        答:腹肋。
        在2014年,易卜拉欣和塞利诺给棘龙设计了中部弯曲向上拱起的腹肋,但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向二人团队询问也并未得到相关佐证。而这极大收窄了棘龙的体腔侧影,让它呈现蛇状视感。

        而事实上,棘龙从未有任何腹肋出土(或被公布)。
        可以说“棘蛇”的错误视感,这毫无依据的腹肋设计要负全责。
        在2020尾鳍出土后,易卜拉欣描述尾鳍的论文复原将棘龙的腹肋改为正常兽脚类的形态,体腔顿时显得肥满结实。虽然说棘龙的脊椎明显延长,总体确实个修长的动物,但在绝对尺寸下,仍然有着可观的宽度。


        IP属地:浙江4楼2025-04-05 19:11
        收起回复
          已经看到有人说棘龙模型做太粗壮了,其实早在去年9月,我试验了一下瘦版棘龙是多重,也有14.9立方,而这是活体非常薄的状态,尾巴还地洞了。可见棘龙无论怎么复原都至少不会小



          IP属地:福建5楼2025-04-05 19:14
          收起回复
            当然,棘龙的体腔侧面高度的确偏低矮,因其耻骨较短,腹肋的止点注定不会很靠下。二维对比图可能看起来显小,而实际上体腔是三维的,有侧高、宽度、侧长。棘龙的侧高不足,而夸张的长度则将其补充,再搭配出色的宽度,棘龙的体腔注定小不了。
            另外需要注意,棘龙以小个体11888套娃其实反而是非常保守的估测,因为大个体会比小个体肋笼更粗壮。以湾鳄为例,如果洛龙参考3米的湾鳄套娃,唯一结果就是地洞

            顺带一提,侏罗纪公园3棘龙活体胸腔宽1.7米出头,和真实棘龙竟然差不多(1.5米骨架加上活体一边10厘米就能到)。而且战神棘也是筒状身材,躯干侧高也差不多。
            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不难发现,战神棘,不一定比现实棘龙大到哪去。


            IP属地:浙江6楼2025-04-05 19:16
            回复
              对4047的测量大小我有异议,因为我也进行了实地测量,而且是两个不同地方的实地测量,一个是放在展柜中的翻模,一个装架上的复原,但是结果都和视频结果相差很多。首先视频中展示的前吻测量方式我看是从吻端量到最后一颗牙附近。但是我同样扫描的4047同方式下少了将近9厘米。而且4047材料本身是分长短边的,左侧是短边,右侧是长边,长边的点对点才是99厘米左右。量到视频中那个位置绝对不可能有99厘米。而且我可以百分之两百确定我的缩放是正确的,并且扫描的是4047(通过头骨上的裂痕可以判断)。因为我扫描的棘龙装架是和南巨以及斯坦一并扫描的,而且扫描的时候还放置了卷尺进行精确比较,具体可以看我南巨的那个帖子。如果你的视频里的缩放是对的,那南巨和斯坦的缩放也要一起变大10%左右。但这是不可能的。并且我扫描的装架最大肋笼宽只有1米3多一点。









              IP属地:福建7楼2025-04-05 19:18
              收起回复
                二:颈椎
                该部分扫描清晰度不足,为严谨暂不提供数据,但即使从照片看也能发现,棘龙的颈椎非常高大。这都已经不需要扫描了,随便搜些图都能看出棘龙的颈椎有多逆天。无论是基于棘龙正模还是FASC-KK 11888,颈椎都几乎不比背椎小多少。

                即使是画画仙人自己画的二维图,把棘龙和南巨对比一下,棘龙的颈椎和南巨比起来简直是大人和小孩。即使和霸王龙摆一块也很接近。

                网上的棘龙天鹅脖子复原,基本相当于直接在颈椎外面贴一层皮,当然这一点上易卜拉欣2014年找的画师得背锅,一步错步步错,后面的复原全成这样的了。这样的造型,棘龙吞个大鱼直接就卡死了。再看看需要吞噬大鱼的现存生物,颈部和颈椎的活体增幅。

                正常复原棘龙的脖子至少也得这样

                侏罗纪世界4的棘龙,脖子不仅没粗,反而可能还做细了点(和头的比例),当然长度地洞更明显些。
                战神棘2.1米的大宽头,脖子才和真实棘龙差不多粗,而且长度还短一些。


                IP属地:浙江8楼2025-04-05 19:20
                收起回复
                  2025-07-29 22:41: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从大型棘龙前吻MSNM V 4047问世,搭配棘龙正模和16421的下颌,棘龙头骨已经出现多版重建。而参考小个体棘龙FPDM-V7011,大致可以得知其后颅的形态(没错,棘龙的化石各个样本东拼西凑起来完整度还是可以的)。4047头骨曾经有1.75米(2006年),1.58米(2014年),1.65米(2020年)等多个重建版本,都来自后颅的细节差异。

                  如楼上LTR628所言,他扫描的棘龙头骨只有1.58米,这是正确的,也是2014年沿用的这一版。即这版头骨考虑到了大个体可能前吻延长,颅后偏小。也是我们模型使用的版本。
                  将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可以自行寻找差异,不仅是长度不同

                  香港版本的装架在犬齿型齿靠前的部分有所延长,总高度和158cm版接近甚至还略低于

                  香港2022年的装架,该版棘龙头骨全长为1.78米,这是测到顶骨的长度。这一版本为棘龙设计了很长的顶骨,暂不明用途。若测至鳞骨则长1.67米,测至方轭骨扫描不清晰无数据。
                  当然,这只是长度,其后颅高度偏低矮,该版本头骨重建的实际体积和2014年头骨的1.58米并无太大差别,再次证明了光一个长度数据确实意义有限,物体是三维的。
                  组装者palaeonils身高1.86米,和棘龙头骨对比也能佐证扫描长度正确。

                  和易卜拉欣对比也能佐证


                  IP属地:浙江10楼2025-04-05 19:34
                  收起回复
                    说实话,为了保持理性,我还是站在pnso这边,还是先以埃曼为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05 19:34
                    回复
                      接下来看颅宽


                      香港装架棘龙的颅部最宽处(含下颌)为58厘米宽。可见棘龙的颅宽的确较窄,所以棘龙的颈部活体侧面虽然很粗壮,俯视图却可能偏细一些,与颅骨接轨。
                      棘龙前部颈椎神经棘高+颅宽小,则需要很大很粗的肌腱,其颈部肌肉附着于发达的肌腱,极大发挥神经棘高和椎体的优势,即使光靠脖子都可能将小型猎物直接掼倒在地。
                      有趣的是,鲨齿龙新模塞利诺版的颅宽为51厘米,比棘龙的还窄。而FC工作室的加强版鲨齿龙颅宽则为66厘米,超过棘龙的59厘米。
                      棘龙的上颌骨纤细,其下颌却非常发达。即使是南大头的下颌,和棘龙的下颌并未拉开多少差距。
                      南巨的下颌

                      棘龙的下颌


                      IP属地:浙江12楼2025-04-05 19:40
                      收起回复
                        敢动我就把你摁水里摁死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4-05 19:43
                        收起回复
                          对于棘龙的皮包骨问题,大家也用不着去吐槽研究者。严格来说论文里一大堆恐龙都是皮包骨,因为少量保守的肌肉对于科研能排除干扰项,确实可以更便捷进行研究。但这不代表动物活着时也是这样子的。而问题是——南巨霸王龙等同人骨骼图,很多都已经自动修复皮包骨问题了,活体饱满,而棘龙还是皮包骨,这样对比是极其不公平的。
                          顺便吐槽一波外网的骨骼图仙人,把棘龙地洞成什么样了:

                          外网画师DAN画的棘龙,南巨,霸王龙,全是按不同标准的。霸王龙斯科蒂骨骼问题不大,但活体加得偏少,属于骨骼正常的瘦霸王龙。
                          南巨的骨骼严重卫星,并且脖子活体加了这么多,相当于灭霸骨架的肌肉壮汉。
                          而棘龙的颈椎本身更大,脖子活体却被他画成贴着骨头,吞咽腔都成蜗居了,这实在也太双标了吧23333。而且DAN不仅把棘龙脖子贴骨,胸腔也几乎缩得凹进去,这种情况在野外已然成为一具尸体。他画的棘龙是不仅骨骼地洞,活体也缩没了。
                          按DAN对南巨的标准,棘龙至少也得画成这样。

                          再加活体差不多得这样,才能和dan的南巨算同标准


                          IP属地:浙江14楼2025-04-05 19:44
                          收起回复
                            如果复活十种灭绝动物,棘背龙在我的名单里排第六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05 19:45
                            收起回复
                              2025-07-29 22:3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后肢
                              大型棘龙MSNM V 4047等样本并未发现后肢,它们是否属于短腿种FASC-KK 11888尚且存疑。即使为同种,动物的大个体比起小个体,肢体骨骼比例也会发生变化,如长度比例缩小而粗壮度增加,而如今所有棘龙装架都是把小个体11888的后肢原地放大,so这部分变数较大。
                              但,棘龙这么粗大的前半身,不可能有一个迷你到根本站不起来的后肢,否则这一生物无法存活1900万年。不上岸也不得行,棘龙需要下蛋。这也是一大堆棘龙重建的问题:重心不合理。
                              而当扫描装架对比后,才发现,棘龙的后肢根本没有那么迷你。或者说,它的腿只是短,并不细。

                              棘龙的股骨胫骨虽然短小,但在同长度的情况下,都显得非常粗壮。
                              将棘龙和霸王龙sue的扫描后肢进行比对,棘龙的后肢长度几乎矮了一大半。而其脚掌只是比sue略小一些(很多网上的棘龙建模都把脚掌缩小到超袖珍小脚,不知道怎么来的)。再将棘龙的后肢放大到与sue等高,脚掌已将sue反超。
                              不知道某些版本,霸王龙的脚掌比棘龙大三四倍是怎么做的,真的有看过装架吗?
                              而且这还是霸王龙苏,换成其他兽脚类那更是,红色的是棘龙股骨

                              棘龙的股骨近乎实心,骨密度超高。许多动物进入半水生状态初期,都会将股骨实心化,作为潜水舱。
                              塞利诺2022认为棘龙的高骨密度后肢是陆地上的承重柱,而不是下水的潜水舱。但实际上可能是二者功能兼具。其演化作用为半水生特化,股骨密度增加,同时也正好具备了更好的承重。
                              重申:如今棘龙重建大个体均为11888后肢等比例放大,而真正的大个体动物后肢比例/形态比之小个体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本文并不提供股骨周长或最大长等数据,参考价值有限。


                              IP属地:浙江16楼2025-04-05 19: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