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设想和虚构的原型为坦克1师,相关单位数据来自网络现实和欧根另一大作:战争游戏.红龙。
先上战史:
坦克第一师的前身是1945年12月在沈阳成立的“东北民主人民自治军坦克大队”,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仅有30人和1辆缴获的日军九七式坦克(即“功臣号”)。在解放战争中,该部队通过接收日军遗留装备和苏联援助的T-34坦克逐步壮大。1947年扩编为战车团,参与辽沈战役和天津攻坚战,展现了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至1949年2月,中央军委以战车团为基础正式组建“战车师”,后改称“战车第一师”,下辖3个战车团及装甲、教导单位,装备坦克100余辆,首任师长由原四野44军副军长曾克林担任,政委为杨永松。
1950年11月,战车第一师改编为坦克第一师,隶属中央军委装甲兵。1951年3月,该师入朝参战,改编为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在朝鲜战场击毁敌军坦克6辆、击伤12辆,高炮营击落敌机24架,成为抗美援朝中装甲作战的重要力量。1953年回国后,驻防天津并多次调整隶属关系,逐步从单一兵种向合成化部队转型。1969年中苏边境局势紧张时,坦克一师作为北方防御的核心装甲力量,与苏军机械化部队形成对峙。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坦克一师所属130自行火箭炮营配属42军,在高平穿插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展现了多兵种协同能力。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该师转隶第24集团军。1998年,为适应“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方向,坦克一师更名为装甲第一师,编制调整为装甲团、自行火炮团、防空团等合成单位,并率先试点信息化装甲合成营,成为我军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标杆。
2011年,装甲第一师实施“师改旅”改革,拆分为装甲第一旅和机械化步兵第195旅,后者进驻朱日和演训基地,发展为著名的“蓝军旅”。2017年新一轮军改中,装甲第一旅与194旅合并组建机械化步兵旅,原坦克一师的历史编制正式撤销。
本次设计的坦克1师主要根据其1990年代状态,装备年限不超过1995年
先上战史:
坦克第一师的前身是1945年12月在沈阳成立的“东北民主人民自治军坦克大队”,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仅有30人和1辆缴获的日军九七式坦克(即“功臣号”)。在解放战争中,该部队通过接收日军遗留装备和苏联援助的T-34坦克逐步壮大。1947年扩编为战车团,参与辽沈战役和天津攻坚战,展现了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至1949年2月,中央军委以战车团为基础正式组建“战车师”,后改称“战车第一师”,下辖3个战车团及装甲、教导单位,装备坦克100余辆,首任师长由原四野44军副军长曾克林担任,政委为杨永松。
1950年11月,战车第一师改编为坦克第一师,隶属中央军委装甲兵。1951年3月,该师入朝参战,改编为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在朝鲜战场击毁敌军坦克6辆、击伤12辆,高炮营击落敌机24架,成为抗美援朝中装甲作战的重要力量。1953年回国后,驻防天津并多次调整隶属关系,逐步从单一兵种向合成化部队转型。1969年中苏边境局势紧张时,坦克一师作为北方防御的核心装甲力量,与苏军机械化部队形成对峙。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坦克一师所属130自行火箭炮营配属42军,在高平穿插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展现了多兵种协同能力。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该师转隶第24集团军。1998年,为适应“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方向,坦克一师更名为装甲第一师,编制调整为装甲团、自行火炮团、防空团等合成单位,并率先试点信息化装甲合成营,成为我军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标杆。
2011年,装甲第一师实施“师改旅”改革,拆分为装甲第一旅和机械化步兵第195旅,后者进驻朱日和演训基地,发展为著名的“蓝军旅”。2017年新一轮军改中,装甲第一旅与194旅合并组建机械化步兵旅,原坦克一师的历史编制正式撤销。
本次设计的坦克1师主要根据其1990年代状态,装备年限不超过1995年